潜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在时代里失落的人 [复制链接]

1#
北京专治湿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405/8814564.html

我们说,陈春成的故事里,主人公一直在“躲”:躲到石头里(《竹峰寺》),潜水艇里(《夜晚的潜水艇》),书里(《红楼梦弥撒》),音乐里(《音乐家》)。现在,让我们抛开故事,在艺术心理学的深度上,重新理解这个“躲”吧。由此,我们才能理解陈春成的小说美学是如何发生的。

人为什么要躲?因为害怕身处的环境。躲,就是从一个不安全的环境,转移到一个安全的环境。

我甚至害怕阅读陈春成的小说。就像电影《莫扎特传》里,萨列里捧起莫扎特的乐谱夹,精美绝伦的音乐片段轰然倾泻在他脑际,在陈春成的小说里,能看到天赋的才华如何放射光芒,刺破我等庸人浑浑噩噩的文学之梦。看过他的文字,便无法容忍寻常文章的粗粝;读过他的小说,便再也无法坦然去做那堆叠文字的勾当。

曾推荐一个朋友看《夜晚的潜水艇》那篇,她看完后恍神半天,说:“我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每晚睡前也都给自己编个故事……”久未有这种文章,且读且珍惜。好事多磨,希望此后一切顺利,定会大卖。

初读陈春成,我惊讶于他竟有这么奇妙的混搭能力:汪曾祺式的古典故园与博尔赫斯式的现代迷宫拆散重组,变成了他笔下的废园。后来才知道,他雅好古文,痴迷过博尔赫斯,也曾像临帖一样抄写汪曾祺的作品……但不管所来何处,他对潮流与现实的有意背离,他安定、持重的语言风度,一字一句用小杆秤量出的准确性,都让人觉得清隽、安宁。

曾在冬天雨夜走路,见到楝树的果上挂着雨滴,晕染闪亮在*色路灯光下。被这种脆弱而极致的美丽击中,却张口结舌,无法表达,徘徊四顾,茫然无助,有想哭的冲动。看陈春成的小说,就是这种感觉。

我不懂音乐,但是陈春成的小说按照时间排布,像一首交响乐,每一篇就是一个乐章,或是调色盘,每一篇就是一种颜色。从中真能看出某种乐感和色感的有机组合(不知道编辑为什么不按照时间顺序)。我只能粗略地说出我的感觉,期待有更专业的音乐术语表述。

这本书由9个故事组成,最好的一篇是《夜晚的潜水艇》,一开始我还以为博尔赫斯是个真人真事,还习惯性的拿手机去查,然后发现不是的,这只是作者的想象,故事很短,但寓意很深。

故事内容纷繁复杂,有奇幻有想象有历史有苏联背景,但是又有一种相同的氛围贯穿其中,作者像是某个神秘而沉默的导游,领着我看遍了鲜少有人问津的美景,那恣肆而令人叫绝的想象力如同鲜明的导游旗,让我放心地随着他在故事里越走越深,却猝然发现原来美景从不曾在场,导游不知何时消失了,故事的真正开始发生在结束后,故事不在场,只有一种怀旧的执念的持久凝视,陈透纳的火焰在很早就熄灭了,老屋在很早就消失了,在梦中遇到的老人原来是老去的自己,从此清醒是休息,夜晚是偿还。

陈透纳的人生,完全符合托马斯·艾略特说过的一句话:这就是世界结束的方式,并非一声巨响,而是一阵呜咽。陈透纳既是俗人,呜咽的方式就没什么特别。一个功成名就,老到都可以出版回忆录的人,写了封遗书,说明他一生的梦是十六岁的海与潜水艇。这样迫切地给人生写注释的行为,看起来,多少有些矫情。当然,做为小说中的人物,他可以这么做。

作为陈春成的忠实读者,我真愿把这本带给我安宁的集子推荐给我的朋友们。虽然我很难给这本书贴上一个准确的标签:严格来说,它们既不是充满戏剧冲突、以情节取胜的城市故事,也不能简单概括成书写乡村生活经验的“乡土文学”;我也很不愿意给作者一个“90后新生代作家”、“年最具潜力的青年作家”这样的“定位”:显然代际并不足以标识陈春成的特点,而潜力这件事,更有待时间的检验。

想象力和胡思乱想的唯一区别是,想象力是把太极的招式都熟记再全部忘掉然后打出来的拳,靠的是天赋+后期训练+不断提高的审美、眼界+musclememory。看似信马由缰,其实都在控制之中,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收放自如。最重要的是能激发他人的想象和共感。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学生时候的《小石潭记》给我的印象最深,静谧空灵,自由飘逸,广袤通透,日光清清淡淡的洒下来,影子的绰约风姿投射到岸边沉默不语的石头上,看《竹峰寺》的时候,脑子里总不自觉的浮现这几句话,寻找到一处属于自己的角落,给我的安全感是难以言喻的,它带我走进一处无人之路,抬头环顾,茂盛但不显杂乱的两边草丛,缀着星星点点的花,被偶来的秋风吹散,再聚成一团,热闹且亲密,能侧耳听到汩汩涌动的溪流,却不见其蜿蜒至何处,不远处一定就在不远处。

陈春成老师轻描淡写,举重若轻的,带人走进他的世界,展示其轻掷出的石子,在自我的河流中擦出的水花,带着难以察觉的温情,一笔一划,耐心的凝视观察着一切,从容笃定,不乏盎然趣味,形神俱佳,赋予事物的听觉味觉嗅觉,闭上眼睛,如身临其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