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自古以来就孕育了无尽的宝藏,海底世界也藏有大量的秘密。由此吸引了大批的人员前仆后继的去往探寻,揭开海洋的神秘面纱。
新华社5月13日宣称,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南海深部计划”指导专家组组长汪品先院士,将搭载由我国研发制造的米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下潜到我国南海海域进行科考工作。
从13日8时10分到16时40分,科考时间长达8个多小时,科考人员在海底进行了观察研究和采样工作,最大下潜深度米。在汪品先院士科考介绍出来之后,就说在下潜之中获得了重大发现。载人深潜器在抵达海底之时,发现了以管状蠕虫和贻贝为主体的冷泉生物群,还有其它的特殊生物群体,堪称西沙深海的‘冷水珊瑚林’,具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
汪品先院士还骄傲宣称,20多年以来,汪品先院士曾在南海进行了4次的国际前沿研究工作,但搭乘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载人深潜器,这还是第一次。汪品先院士衷心的为我国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感到骄傲,并称这趟旅程犹如仙境,而且在海底发现的“冷水珊瑚林”是此次科考的重大发现。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是我国第二台潜水器,是国家计划的重大研制任务,研制时突破了国外封锁的多项技术,诸如大浮力材料、低噪声深海推力器等一系列深潜器的关键技术。加上此次下潜任务,“深海勇士”号已经成功完成了67次下潜任务。
除了这次考察之外,“深海勇士”号还在海底带回来一宝贝。4月20日,“深海勇士号”在我国海域进行深海考古调查工作,于4月23日在海底带回来了第一个文物标本,这是一个深藏海底的陶罐,也由此揭开了我国深海考古的新篇章,从此我国深海考古能在海底获得更多的数据资料的和文物宝贝。
汪品先院士以82岁之高龄,仍然冲在科考研究的第一线,只为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这种执着的研究精神令人佩服不已。也正是有了许多拥有汪品先院士这种执着探索精神的科学家,中国的科学技术才能快速发展,他们是我国的国之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