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奋斗者号凯旋,67岁的科学家,完成极南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误区 http://www.znlvye.com/xtbb/bbzz/m/3366.html

世界各国一直在深海领域进行探测,人类的认知也随之突破。随着我国“奋斗者”号的归来,刷新了多个历史记录。我国也再次用实力证明了国家的科技实力。目前。“奋斗者”一行人员已经平安抵达三亚。

一、“奋斗者号”简介

“奋斗者号”是年开始立项的,目的在于建设综合强国,弘扬科学精神。该项目是我国深海领域截止目前投入的最大项目,它为其他深海探测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也是我国在深海科研领域管理模式的创新开端。

“奋斗者”号名字的来历也很有趣,跟以往起名的方式不同,当时是在网络上开始征名,网友们纷纷开始提出自己的意见。有近十万的网友给出自己的命名并展开激烈讨论,最后筛选出热度最高的十个名称。

在年6月19日,正式命名为”奋斗者号“。因为”奋斗者号“更贴切我国现在的时代精神,充分体现我国科技团队的奋斗精神、不畏艰险的精神,充分刻画出我国载人深潜团队的伟大形象。所以,“奋斗者号”高票胜出。

“奋斗者”号在此次深海探测中也有不少收获,比如科学家拍摄到了海底生物以及一些样本,科学家可以继续进行深入研究。而且科学家还发现即使在深海地区也能看到塑料垃圾,这种情况不免让人担心。深海区域是绝对没有人类的生活痕迹,但是塑料垃圾的数量一旦增多,那么深海区域的生物将逐渐消失。生态系统也将失去平衡,难道,这是大自然向人类的报复么?

二、下潜动态

“奋斗者号”的外观颜色很鲜艳,船身以绿色为主,顶部以橘色为主。船身的绿色是为了在深潜的过程中可以更快地定位出它的水下坐标,在深潜浮出水面以后,顶部的橘色也更便于陆上检测人员第一时间发现踪迹。

年10月27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突破一万米,达到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记录。同年11月10日,再次于海底成功坐底米,再次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米是什么数据呢?用一组举例来说明。普通人在不佩戴任何潜水装备的情况时,10米就是人体的极限。法国有一名训练多年的专业潜水员,创造米的纪录。米就是等同于头非洲大象同时踩在你的后背上。这种程度光是想象都难以实现吧。

马里亚纳海沟,几乎没有任何食物资源。它是全球最深的海沟,水压高、周遭黑暗、含氧量低、如此恶劣的环境,也是很多国家挑战研究它的原因。海沟的最深处大概为米,比珠穆朗玛峰的海拔还要高出很多。此次“奋斗者”号不仅突破我国的历史记录,而且在世界范围也是第一次同时将3人载入如此深的深度。

说起此次深潜团队,一共由17名科技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参加。在本次航行中,有8人是首次参加万米深度的下潜。其中要着重说明一下67岁的科学家王建成,已经是高龄状态,却还能参与如此高强度的探测工作,除了身体上可以坚持,更是他对科技的信仰坚持。他依然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本该退休的年纪还在散发着自己的光亮,真让人敬佩。

为了“奋斗者”号成功返航,还有两只母船为“奋斗者”保驾护航。分别为“探索一号”(支持船),“探索二号”(保障船)。而且为了更多展现“奋斗者”号探索的海底世界,“沧海”号——全球独家深海着陆器,可以实时记录深海中“奋斗者”得一举一动。

所以幕后的科研团队也能更好地研究深海中的种种迹象,为下次的出行再做准备。此次“奋斗者”成功返航,充分说明这些年我国在深海探测中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三、我国载人潜水器历程

我国首次成功研发的载人潜水器是在年,当时的科技发展还不是十分成熟,所以只是潜水艇的规格。但是当时下潜深度就可以达到米,掀开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篇章,具有里程碑意义。

年7月,由我国首次自主设计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研制成功,它可以达到水下米。年10月3日我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研制成功,用名字来寄予希望。

它可以在水下深潜米,国产化率为95%,历时8年完成交付。年11月30日,“深海勇士”正式完成验收。年11月10日,就是此次的“奋斗者”号再次创造我国的深潜历史记录。

四、生物多样性

这一路的历程都是在不断突破极限,那么我们一直深潜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因为海洋面积占地球面积的71%,我们还有很大一部分的能源待开采,所以如果人类可以将海洋资源也完全地利用起来,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世界多种能源紧缺的情况。

其次我们之前着力研究太空和月球,对于深海的探索还有很多的未知领域。而对海洋的探索也是我们成为综合实力强国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最后,“蛟龙”号之前的记录为下潜米,其对应的海洋面积是全球海洋面积的99、8%,剩下的0、2%,这对于研究地球板块运动等问题也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人类未来的发展之路,到底何去何从,与所有的生物都密不可分。

五、总结

世界各国从本质上说就是命运的共同体,这两年的全球疫情爆发更是证明这一点,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世界变化中独善其身。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除了做好本国科技领域的探索,协力去攻克世界难题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同时也向科学家们致敬,他们的工作伟大又深沉。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科学技术被突破,我国的综合实力也一定会越来越强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