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06092.html「本文来源:中国工业报」
无人无缆潜水器,又称水下机器人,是本世纪以来国际海洋工程领域发展的尖端技术之一,也是智能技术在海洋应用的典型体现。9月23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无人无缆潜水器组网作业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举行绩效评估会,我国已实现大规模、多类型、无人无缆潜水器组网观测与探测应用。项目负责人、浙江大学教授徐文表示,当今动态海洋环境的研究已从大尺度、慢变过程发展到对中小尺度、快变过程的观察。区域环境的动态变化对特殊气候形成、灾害条件产生、生物习性变迁以及实时战区警戒等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要满足区域性、多变性、实时性环境观测要求,需要具备宽覆盖、人机交互与快变跟踪能力,利用不同类型、不同能力的潜水器构成移动观测网络。据了解,历时近四年,在深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支持下,项目完成了“探索”自主式潜水器、“海翼0”与“海燕0”水下滑翔、“海鳐”“蓝鲸”与“黑珍珠”波浪滑翔机的定型、改装,制造了50台套平台系统。工作水深跨越至0米,使我国海洋移动组网技术从理论仿真研究进入成规模试验乃至应用示范阶段。年以来,项目累计完成了近四个月的海上试验,参与组网观测与探测应用的潜水器平台种类和数量规模创国内外纪录。徐文说,用于组网的水声通信机、水声传感器等重要水下装备实现了从试验样机到成熟产品的转变,进一步夯实了我国高端海洋装备自主产业化能力。据了解,该项目隶属于“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依托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天津大学、中科院深海所、中科院南海所、浙江大学、中船七一五所、中船七一O所、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等共同承担。(李子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