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患白癜风的原因 https://m.39.net/pf/a_11031975.html今天聊一聊为什么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身为HR的你却越来越招不到人?
这个事情太简单的,这就和网络美女越来越多,你却还只能保持单身是一个道理。
原因很简单:
1、美女越来越多,但看不上你
2、你看不上看上你的那几个
3、美女虽然越来越多,但是美女能找对象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以前只能在你们村里矮子中拔将军,现在能去大海里捞鱼。那你这个矮将军当然就更困难了是不是?
言归正传,招聘也是一个道理。
人力资源的供给包括社会供给与内部供给。外招就是社会供给,而社会供给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是1、总量数量
2、就业偏好
3、经济因素
4、市场发展
5、岗位数量
简单的来说,20年前为什么不感觉用工慌?因为20年前有多少企业?大多数也就是国企或者刚开始冒头的民企比如已经成立30年的椰树椰汁。企业就这么多,大家就奔着这几条路去,不是务工南下打工就是去当地的企业做工,还有一些年轻人找了个刚开始成立没多久的民企成为最早一代的”打工职业经理人“---比如我本人。20年前的爸爸妈妈们都根本没听过”跳槽“这个词语,感觉”换工作“必须是”工作调动“才可以。裸辞也根本不存在。所以怎么可能会有用工慌?
如今的年代为什么有用工慌?
年应届生万,其中万是大学生。但是就业偏好及就业前景与过去再也不一样了。
以下以我自己个人身边接触的大学毕业生、大专毕业生为例:
10%的人或好看又美丽,或能说会道或懂专业知识的选择去做了网红,万一火了就能直接被MCN机构签下
10%的人选择了与朋友、家人共同创业,包括但不限于的有去做了某宝与PDD的带货主播,每天轮流直播,每个人平均每天直播8-10小时,虽然辛苦点,但收益也不比打工人差。另外有一些家庭条件很不错的,甚至年纪轻轻就花了十来万去考了个潜水教练或滑雪教练证。
约5%左右的家庭条件非常好的95接近00的一小波人,至今没有工作过(汗),一直处于吃喝玩乐中,父母亲大多数只有45岁左右,正当壮年,在杭州、上海、深圳等地做生意,孩子们有些从国外读书回来去了家族厂里有些就直接没有工作做一些投资。
10%左右的勤奋的孩子成绩好考到国外继续深造,也有一些在国内的家庭压力不大,也没有就业焦虑的也并没有选择就业,而是去选择了读硕士甚至考虑博士。(我亲侄女98年的就是如此,梦想是去做老师,现在一直还在读书)
10%左右的家庭条件一般,有些可能是农村读上来的、非常优秀的孩子没有去国外读书的选择去大厂,即使可能会有风险,但是不少孩子都很有拼劲,不但去了一线城市收入50万起,也思考好了未来可以回家乡省份的二线买房落户,至少在年轻的时候努一下力,改变阶级。
10%左右的非常自律又早已定好目标,成绩非常好,可能还会有些资源的人都选项了去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例如教师等。毕竟收入虽然不高但是可以有北京、上海等的户口还能让孩子上学的问题得到解决。
去掉以上的55%的社会供给,留给中小企业的普通大学生不多了,仅剩45%。
这群人又不想创业又没有非常好的成绩,可能是个渣本也可能是个大专。家庭条件不好不坏,目标感也不是那么清晰,知道自己进不了大厂但也想着能有个好出路,于是开始挑挑拣拣。今天看这家公司给的钱多,明天看那家公司有宵夜补助。
在这其中也有优秀的人才,约占10%,虽然没有考上最好的、也没有能力考研读博,更没有钱出国深造。但这群人也是非常有想法的,这样的一群人在校招的时候就已经盯上了雇主品牌好、企业文化吸引人的行业龙头型民企或外企。
最终,留给大家的人真的不多了啊,算算只剩下了35%。
SO,接下来就是各路仙家各展其威的时候了。
社会供给总量是我们HR无法改变的,这是时代的进步造就。但我们能改变的是”加强我们自己的吸引力“
一、同样的中小企业,他们为什么来你们这不去隔壁老王家?-----雇主品牌你们做了吗?
二、同样拿差不多的钱,他们为什么不愿意接受?------激励机制到位了吗?
三、招聘过程中,让候选人感受到他想了解的信息了吗?----让候选人感知企业的优势
总而言之,招聘真的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