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0年,24岁女大学生刘安因极限运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从高空一跃而下,从悬崖之底竭力向上,高速行驶在障碍间,紧张、刺激,凭借着“作死”般的体验,极限运动吸引了世界上一大批爱好者。

极限运动,顾名思义,挑战极限的运动,它崇尚将人放置在极限条件上,逼迫人发挥极限的反应,去适应极限情况,兼顾刺激与挑战。

也正因这种特殊性,极限运动在国外率先发展,而国内到今天,还是很多人难以接受这种“作死”的运动,因此,当一名花样年华的大学生因极限运动而丧生时,人们更加痛心疾首。

年,大四学生刘安在湖南天门山翼装飞行尝试“过天门”时,不幸遇难。

翼装飞行,是人类从飞鼠身上得来的灵感,进而发展出的极限运动。

飞鼠身上有一层飞膜,在不张开时,它们与普通松鼠无异,若需要在空中滞留时,飞鼠会展开四肢间相互连接的飞膜,凭借在离开树枝时的助力,不但可以在空中止住重力影响下的下坠,还可以向前滑翔。

根据飞鼠这一特质,人们发明了翼装服,一开始造价昂贵,翼装服最早被用于军事侦察和空降训练以及特种作战。

后来,翼装服工艺娴熟造价降低以后,流入民用市场,人们开发其滑翔功能,发明了自飞机或是高空跳落,借助翼装空中飞行的极限运动。

翼装飞行极具挑战性,也极具危险性,如果是在高空飞行,感受在天空飞行的快感还好,但这一运动的“极限”体现在从高空俯冲向下,以高速在近地面滑行,亦或者像刘安一样,挑战在低空穿过奇特的地理构造。

湖南天门山,以其独特的宛若门户的构造而得名,加之常年云雾缭绕,映衬的“门”像是在云海浮沉,进而有名“天门”。

因其独特的含义,全国不少翼装飞行爱好者都以“穿天门”为荣,但天门山周围群山包裹,穿越天门山对挑战者要求很高。

年,人类第一次翼装飞行通过天门山的记录,由美国冒险运动家完成,证明天门山的“天门洞”是可由人类完成穿行的,此后,“穿天门”成为中外著名翼装飞行“打卡圣地”。

刘安的技术上是有欠缺的,但她成功尝试过三次,且出事的这一趟有更加熟练的人陪同,至于心态就更加没有问题。

刘安从小家庭优渥,家里对她的培养也十分注重,落落大方,性格外向,很少出现“怯场”,再加上她从小喜欢运动,心态十分阳光,根本不可能是临场的问题。

并且刘安对这场挑战是有信心的,不仅仅是因为她试跳三次成功,而是她接触极限运动时间不断,见惯了极限运动的大风大浪。

刘安接触极限运动是18岁那年,刚刚成年的她迷上了滑雪,而且是滑雪中最具挑战的单板滑雪。

常规的滑雪通常是一脚一板,双手各持一杆,滑法灵活多变,但一般手脚不协调的人,因为长长的滑雪杆和双脚各自被扣在板上,滑起来极其不适应,恨不得四肢都用上。

单板滑雪一般没有这种苦恼,取消了双杆和一个板,但难度大大增加,双脚被固定在一个板上,没有辅助的减速装置,一切只能靠身体力量滑行,并且单板滑雪的极限运动不止是增加障碍那么简单。

单板滑雪极限运动爱好者的场地,从来不在人工的雪场,而是找未开发过的山滑“野雪”。

“野雪”没有人工勘探,谁也不能确定雪况,哪里是坑,哪里是石头,一切都是未知数,再加上未开发的雪场人迹罕至,一应设施都没有,一旦发生意外,救援不当十有八九。

这便是极限运动的常态,危险、刺激,要求爱好者一刻都不能放松神经。

很多人都不明白,大好的生命,为何一定要在危险边缘游走,何况中国很多年前就有言“君子不立于围墙之地”。

可中国一样有“置之死地而后生”。

极限运动中的滑翔,听耳边风声呼啸,感受因为失重,身体不由自主的血脉喷张;攀岩则是一步一征服,征服峭壁,征服自己的肉身;高速运动,是在高度紧张中体会接连不断躲避成功的成就感……

近些年有人提出“向死而生”,寓意将每一天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度过,珍惜生命,看似与极限运动相悖,但何尝不是另一种诠释法?

人活一世不过体验,有人穷困一样大手大脚,有人富贵一样勤俭节约,无非是自己选择的体验方法。

极限爱好者,在险象环生中,体验肾上腺素狂飙,高度集中的精神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还活着,每一次挑战既是对自然的体验与征服,也是对自己承受能力的挑战,这未尝不是一种积极的活法。

正像刘安发布视频中所说的那样:“我为自己而活,我不后悔我的选择,我会坚持我选择的路。”

因此,刘安逐渐迷恋上了极限运动。

不过,单板滑雪季节局限性太大,她很快又选择了水肺潜水。

水肺潜水,听上去很高大上,实际上只是与自由潜水做出区别,两者最大的差异,就是自由潜水不背氧气瓶。

背氧气瓶潜水听起来也不危险,可暗藏的危险一点也不小,首先就是多负载了一个氧气瓶的重量,其次就是下潜高度更深,一旦发生意外,不仅要解决更大的压强,还要解决额外的负重。

刘安天赋相当不错,只用了两年多,不但完成了水肺潜水资格证,还一并获得了自由潜水和冲浪的考核认证。

和水打腻了交道,刘安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空中项目,这一年,可以称得上刘安迷上极限运动以后最安全的一年。

即便刘安家境殷实,空中项目依旧是不太能消受得起的,并且出于对空中项目比水中项目危险系数更高的考虑,刘安解除的第一个空中项目是风洞。

风洞是在室内模拟高空气流的项目,超强的风力自“洞”而出,将人吹浮在半空中,体验在高空运动的感觉。

刘安在风洞上没有忘记惦念的极限项目,在学习风洞时,顺便锻炼了跳伞等空中项目的技巧。

在拿了一个全国风洞竞标赛得奖后,刘安对难起波澜的风洞失去了兴趣,走向了她一生最后一项极限运动——翼装飞行。

翼装飞行有多刺激?仅无动力翼装飞行在进入理想飞行状态后,时速就能达到公里每小时,滑降比方面,每下降一米,向前前进3米。

速度本就可以带给人快感,翼装飞行双方向的速度,简直给了人双重快感,本身刘安是选择跳伞的,但风洞的前辈们极力向她推荐了这个翻倍快乐的项目。

她在前辈的带领下,只体验了一次就深深迷上了这项运动,天际穿行,自由“翱翔”,本就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心愿,刘安不能再满意这项运动。

年5月,24岁的刘安即将大学毕业。

此时疫情正在好转,在家待了几个月的刘安,再也耐不住无聊,抓住毕业前最清闲的几个月,跑到天门山参加翼装飞行的活动。

自打年美国冒险家完成“穿天门”挑战后,每年天门山都会有翼装飞行的活动举行。

年,国际有名极限运动赞助商红牛,就曾在天门山举行过一次翼装飞行比赛。

刘安当然也想得一次奖,在全世界极限运动爱好者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本身就是极其“极限”的事。

5月12日,这是翼装飞行爱好者蒋某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日子。

蒋某是刘安的好友,也是国内翼装飞行爱好者,飞行经验0多次,是圈里有名的“大神”。

他受刘安的邀请,在她穿行“天门”时,为她保驾护航,以及近距离拍照记录,前几天,他们一连尝试了好几次拟“穿门”定点降落,刘安虽然只有多次飞行经验,但无一例外都成功了。

到了12日这天,他们整合了前两日的路线,制定了一套最新且最安全的方案,按照方案,刘安将绕山飞行,下降到合适高度后尝试“穿门”,最后降落在山脚停车场。

一大早,他们按照正轨流程与景区、飞机运输公司签署了免责协议,这是常例,但奇怪的是,蒋某和刘安闲聊时,刘安突然提到,自己去年10月签署过一份器官捐献书。

蒋某当时没有在意,笑骂刘安想太早,刘安则说起了自己好友离世的事情,极限运动危险,她想周到一点。

蒋某以为是刘安有些紧张,就赶紧安慰了她,刘安很快恢复了正常,和蒋某坐飞机飞上了米的高空。

到达指定位置后,刘安果断跃出舱外,蒋某间隔几秒后,也从舱里跳出。

大概自舱门跳落19秒后,蒋某察觉刘安出现偏离路线的迹象,蒋某立刻通过对讲机提醒刘安。

刘安听到了蒋某的回答,平静地回头,看了一眼蒋某和摄影机,却毫无更改路线的迹象。

蒋某心里一顿,有了不好的预感,他一边冲着对讲说话,一边冲着刘安打手势,让她达到合适位置后打开降落伞。

刘安回过头,没有再回复蒋某,蒋某想追,但两人已经拉开了距离,而且刘安的速度并不是一个安全的飞行速度!

仅是一会儿功夫,蒋某的视野中就失去了刘安的身影,蒋某意识到不对,他心里还抱有一丝侥幸,他顾不上拍摄,调整飞行姿态,全速向降落点飞去。

落地,蒋某没有看到刘安的身影,他找到工作人员反复确认,才发现刘安一直没有落地。

他赶紧联系组委会,上报刘安飞行过程中出现意外。

蒋某开始打刘安的电话,奇怪的是刘安始终不接电话。

通过GPS查找,刘安的位置竟然在她的住处,蒋某赶到住处,惊讶地发现,刘安上飞机前,并没有携带手机和GPS。

刘安有一个习惯,飞行前一切东西都自己整理,即使是降落伞也是自己叠好装进背包,因此没有人知道,刘安没有携带这两样最关键的东西。

上报了所有情况后,组委后立刻联系了救援队,多艘直升机和无人机开始了地毯式搜索。

天门山翼装飞行活动不是没有发生过意外,年,就有一位选手失误落入森林,救援队对搜寻活动并不陌生。

但天门山天气多变,突然下起了下雨,直升机和无人机搜寻无果的情况下,只能派遣10名救援队员深入森林寻找。

天门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体陡峭,山路又崎岖难走,加上小雨,道路湿滑,救援队员一个不小心就会滑倒,并顺着一路滑向有落差的小“悬崖”,差一点出现新的意外。

救援工作异常困难,即使后面又增加了十队救援队,搜救5天依旧无果。

5月18日,当地一户村民进山时发现了刘安。

救援队赶到时,发现刘安死亡多时,且情况非常不好——刘安的降落伞一个也没有打开,米的高度直坠而下。

刘安以这样的方式离去,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情。

在所有人看来,这应该是危险系数较低的一次活动,选择的是有较长反应时间的高空翼装飞行,并不是天门山更危险的低空无动力飞行,刘安次飞行经验,即便完成不了,也应该完成开伞避险。

世人对她的死因,众说纷纭。

有人从蒋某录制的刘安反应、捐献协议、忘带联络设施和没有开伞等情况中拼凑出一个自杀的猜测,但没有任何根据,她大好年华,开朗活泼,长得还漂亮,又热衷那么多极限项目,没理由轻易选择这种方式。

人们更倾向于去相信,一开始偏离路线的刘安,在尝试调整时,不小心遭遇了突发的风,在风的作用下,刘安没有机会反应就晕了过去,亦或者风造成了突然加速,高速使得刘安晕厥,总之,人们宁愿相信刘安只是失去了求生的机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