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家视角基于保护健康和水环境的氯代烃 [复制链接]

1#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基于保护健康和水环境的氯代烃类污染场地地下水风险评估苏安琪1,2韩璐1晏井春1钱林波1欧阳达1,2陈梦舫1(1.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2.中国科学院大学)

摘要

以华北某市搬迁化工厂址氯代烃类污染场地为例,基于我国《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和美国RBCA(riskbasedcorrectiveaction)E导则开展场地地下水风险评估,提出基于风险的地下水修复策略。结果表明:地下水中氯代烃污染严重,多点位污染物风险和危害超过可接受水平。基于保护离场水环境的地下水修复目标值相比基于保护人体健康的地下水修复目标值更为保守,含水层水力传导系数对其影响最大,在指导修复时须引起重视。综合考虑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理念和经济成本,针对场地地下水污染高、中、低风险区域分别提出原位热处理、化学还原和自然衰减监测协同修复技术。

关键词:氯代烃污染;地下水;离场水环境;风险评估;敏感性分析

引言

氯代烃类污染物大多具有“三致”效应,其密度一般比水大,在水中溶解度小,常作为化工生产的原料、中间产物和有机溶剂[1]。氯代烃类的广泛应用使其不可避免地进入到地下水环境中,造成地下水质量每况愈下,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水环境安全。鉴于我国场地氯代烃污染的典型性和普遍性,亟待建立污染场地管理体系,控制和削减场地风险。

目前国内研究多集中于原场各暴露途径下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风险评估[2-],鲜有考虑污染地下水在离场暴露途径下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4]。鉴于此,本研究以华北平原某市搬迁化工污染场地为例,综合考虑原场和离场暴露途径,开展基于保护人体健康和离场水环境的场地地下水风险评价,制定相应的地下水修复目标值,分析关键参数的敏感性。并根据地下水污染风险等级划分修复区域,筛选经济有效的原位修复技术,旨在为该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场地概况

研究场地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占地面积为.5m2,历史上主要生产有机通用试剂,如氯仿、氯乙烯等多种化工产品,未来规划为居住用地。本研究主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