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战争进行到一九一七年,作为协约国集团物资供应基地的美国直接对德宣战,自然要对大战的局势发生相当的影响。在*治上,美国一直以“和平主义”国家的面目出现,威尔逊玩弄了不少和平的花招,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它的宣战,进一步掩饰了协约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许多原来宣布“中立”的国家受美国影响的国家,也纷纷参加到协约国方面对德宣战,进而扩大了协约国的阵营。
在*事上,凡尔登战役之后德国虽然在战略上失去了主动,但仍有相当兵力。双方又经过一年多的战争,人力、物力消耗很大。在这样情况下,美国的参战进一步打击了德奥集团,使整个*事形势向着有利于协约国方面转变。海*方面,美国派出了鱼雷艇前往英国,协同英国舰队在欧洲海面作战。一九一七年六月五日,三十四艘美国驱逐舰从昆斯敦出发参与大西洋上的反潜艇战。稍后,又有六艘战斗舰加入北海方面的英国海*,另有三艘开赴爱尔兰沿海。
美国在布勒斯特、直布罗陀、亚速尔群岛等地,都建立了专用的海*基地,以供美国的巡洋舰、潜水艇及其它舰船使用。至于陆*,宣战时美国只有三十万人。为了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一九一七年五月十八日实行了义务兵役制,逐步动员了二百七十五万人加入正规*。除义务兵外,在国民警卫队、海*和海*陆战队中还有志愿人员。到大战结束时,美国陆*差不多达到四百七十五万人。由于*队急剧增加,派往欧洲的人员也就源源不绝。从一九一七年五月二十八日由潘兴将*带领两千名士兵赴法起,陆续派往前线的部队达两百万人。美*到达欧洲,一部分直接担当攻击德*的任务,一部分负责后方勤务,替出英法*队以加强前沿阵地。
在财*和*需供应方面,美国的参战给协约国集团带来了更大的好处。参战前,美国垄断资本财团虽与协约国集团大做*火买卖,但贷款总额只有二十亿美元;当它公开宣战后,完全中止了对德奥的*火供应,对协约国集团的增援则有增无减。整个大战期间,美国供应给协约国集团的*火和各种物资,以及直接贷款,总额将近一百亿美元。美国在整个战时的支出,包括给协约国集团的贷款在内,共三百五十四亿一千三百万美元。
随着战火的蔓延,还有一些国家相继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早些时候,葡萄牙由于借给英国两万枝步枪,在一九一六年二月,英国又因海运力量不足,唆使葡萄牙没收了被扣留在里斯本和其他港口的七十二条德国船,德国以此为借口,于三月九日向葡萄牙宣战。巴西长期供给协约国以原料和食品,它的船只在大西洋上遭到德国的袭击。一九一七年十月二十六日,巴西也对德宣战。
位于东南亚的暹罗(今泰国),战争开始时害怕成为帝国主义列强扩张的对象,发表了中立宣言。后因中国于三月十四日与德绝交,它考虑保持中立会对本国*治处境产生消极影响,于是在一九一七年五月发表了加入协约国的宣言,七月二十二日向德奥宣战。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本是英国的殖民地和附属国,也追随英国先后投入对德奥的战争。利比里亚由于美国的强迫,也在一九一七年八月四日对德宣战。此外,还有古巴、巴拿马、汉志、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国也都被卷进了战争的漩涡。
日本独霸中国的狂妄野心
战前,中国早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俄、英、法、德、日、美等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和宰割。大战一爆发,其他帝国主义国家都忙于在欧洲战场的争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推行其独占中国、称霸远东的*策。日本大限重信内阁就曾供认,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日本实现其侵华野心“是千载难逢的良机”,鼓吹“应该确立日本在东亚的权利”。
日本在中国山东采取*事行动之后,胃口越来越大,侵略野心暴露无遗。一九一五年一月十八日,大限重信*府以关东*和驻山东日*为后盾,蛮横地向中国北洋*阀袁世凯*府提出了旨在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该要求全文共五号:前四号包括德国在山东所掠夺的权利的移让,并要求日本在山东的新权利,日本在南满洲的和东蒙的土地租借权或所有权、居住权、工商经营权、建筑铁路或开采矿山的独占权,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沿海港湾、岛屿概不让予第三国等条款;第五号所列款项则要求攫取统治中国的*治、财*、警察、*事大权,并欲攫取湖北、江西和广东之间的重要铁路建筑权。
日本*府深知这一举动事先不能让其它列强知道,也不能让中国人民知道,因此一方面要求袁世凯*府严守秘密,声称如果泄漏出去,将更进一步索取赔偿;一方面要求袁*府从速答复,不得延缓,为的是怕英、法、俄等国知道而节外生枝,打破它独占中国的计划。日本*府利用袁世凯称帝心切,向袁暗示:若开诚交涉,则日本希望贵大总统再高升一步。意即允许袁世凯登上皇帝宝座。由于二十一条实在太苛刻,袁*府怕遭到中国人民的反对和其他列强的要挟,没敢马上答应。
二月二日,袁世凯派亲日分子陆征祥、曹汝霖、陆宗舆与日本公使日置益进行谈判,于五月一日搞了一个对二十一条的修正案提交日本,为日方所拒绝。日本*府恐久拖生变,于是一面向中国东北、山东、津沽一带增派陆海*相威胁;一面于五月七日向袁世凯*府发出最后通牒,限四十八小时内答复,否则“帝国*府将执行必要之手段”。袁世凯卖国*府不敢抵抗,于五月九日议决除二十一条中的部分条款“容日后协商”外,基本上承认日本最后通牒的要求。
“二十一条”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全国舆论鼎沸,学生罢课,商人罢市。部分留日爱国学生也罢学归国。人民群众公议五月九日这一天为“国耻纪念日”。全国各地立刻掀起了抵制日货、反对卖国的浪潮。就是当时的十九省督*也联名通电反对,主张与日本“决一死战”。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以及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使得经过那时卖国头子袁世凯签了字的对日屈服投降的条约二十一条,不得不宣告无效。”
“二十一条”未经当时中国国会通过,在法律上应属无效。但日本*府后来却常常威胁中国*府,强制执行它的无理要求。
中国北洋*阀*府在参战问题上的矛盾和派系斗争
早在一九一四年大战爆发不久,英、法、俄等国企图限制日本在远东和亚洲的扩张,曾诱劝中国参战。中国北洋*阀袁世凯*府在日本对德宣战后,也曾表示准备对德宣战,收回青岛,并将此意图向日本作了试探,遭到日本的拒绝。大限重信*府当时估计协约国必胜,害怕中国参战后与日本取得战胜国的同等地位,不利于它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因而极力阻止中国参战。当时袁世凯急谋复辟,充当日本的儿皇帝,当然唯日本主子之命是从,不愿因参战问题得罪日本。加上当时中国人民反对参战的声浪很高,孙中山先生也曾多次声明反对参战,力主严守中立。这些都不能不使袁世凯有所顾忌。因此,中国参战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一九一六年三月二十三日,当丁八十示天“洪完皇帝”的大卖国贼袁世凯在举国一致的反对下,不得不宜布取消帘制,于头月六日病死。黎元洪继任总统,冯国璋任副总统。段祺瑞仍任内阁总理,掌握实权。
中国参战问题,在北洋*阀内部展开了长期争论,反映了各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在华权益的相互角逐。当时中国北洋*阀*府内部在参战问题上有所谓“府院之争”。以日本走狗段祺瑞为头子的所谓“国务院派”,图谋借参战之机,扩充势力,镇压人民革命运动,要求从速参战。站在亲美派黎元洪一边的所谓“总统府派”,认为参战会使段祺瑞获得借款、护*的机会,从而构成对自己的威胁;同时也考虑到美国想抑制日本扩张的态度,这一派人希望中国暂缓参战。“府院之争”集中反映了日美矛盾。一九一七年二月,美国对德绝交后,邀同中国等中立国*府一致行动。这时,渴望利用中国人力、物力的英、法、俄等国也都一齐鼓动中国参战。二月九日。中国*府对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提出抗议,声称如抗议无效,便要与德国绝交。然而这时美国对中国参战问题的态度又突然变卦,声称美国不愿看到中国对德宣战。其主要原因是它考虑到中国一旦参战,会给日本带来极大好处,而不利于美国控制中国。
这时,日本*府则考虑到,英、法、俄等国的极力怂恿,中国参战势难制止,于是积极为它自己的利益开展活动,频频与各帝国主义国家订立侵华秘约。英国承认战后允许日本收领太平洋赤道以北的德占各岛屿,承受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二月二十日,日本又与俄国订立了共同操纵远东的合同(早在一九一六年,日俄两国就已缔结过旨在宰割中国,控制远东的盟约)。三月一日,又与法、意订立了类似的秘约。至此,日本在中国和远东的权益,已经获得了英、法、俄、意等国的默许,有了稳固的基础。这时,日本*府认为中国参战问题,对它来说时机已经成熟,因此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极力怂恿中国参战。日本*府这样做,还有它的另一个如意算盘:中国一旦参战,势必向日本借款,这样就可以进一步从财*经济上卡中国的脖子,受它的控制,以强力夺取在中国的特权。所谓“西原借款”,便是其中一例。当时,日本给段祺瑞*府以一亿四千、五百万日元(另有武器借款三千二百万日元)的巨额贷款,换取在中国东北三省的新特权。
主子的怂恿,奴才唯命是听。段祺瑞内阁于一九一七年三月三日通过了对德绝交的决议案。但黎元洪考虑到自身利益和美国态度,便以国会尚未通过为由,拒绝在电稿上签字。为此,段祺瑞愤而出走天津。这时副总统冯国璋出面调停,黎表示了不干涉对德外交之后,段祺瑞于三月六日以胜利者姿态返京。第三天,他将对德绝交的议案和中国希望的具体条件,秘密通知了日本。十一日,德国对中国二月九日抗议的复照到京,表示不能取消无限制潜艇战。于是,对德绝交的决议,经国会通过,黎元洪签署,于三月十四日公诸于世。
继绝交而来的是宣战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府院之争”仍在继续。日本为扶植地位不稳固的段祺瑞集团,把原为德帝走狗的张勋拉到自己一边以对付黎元洪。当时张勋在徐州组织了一个督*团,与段祺瑞秘密勾结,向国会施加压力。段祺瑞借督*团名义,呈请解散国会。以国会维持权力的黎元洪则先发制人,免除段祺瑞国务总理职务。段祺瑞只得再次出走天津。
这时,各省*阀乘机割据,以纷纷宣布独立相威胁。黎元洪束手无策,只得求救于清朝的孤臣孽子张勋。张勋随即“应召”进京,于七月一日拥戴被辛亥革命撵下台的宣统皇帝溥仪,导演了一场复辟丑剧。段祺瑞利用张勋赶走了黎元洪,旋又在日本主子的经济、*事支持下,于七月十二日带兵进京,挫败了张勋,再度获得*权。八月一日,冯国璋代理大总统。这时,参战问题的障碍已被扫除,段祺瑞*府于八月十四日正式宣布对德奥作战。
参战的消息一传出,孙中山先生立即向段祺瑞*府和怂恿中国参战的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抗议。在全中国也立即掀起了一场反战抗议运动,遭到段祺瑞*府的严酷镇压。
中国人民在战争期间遭受的苦难和牺牲
协约国帝国主义强盗把中国绑上他们的战车之后,更加紧了对中国的掠夺和宰割。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急谋独吞中国。
日本*府继与英、法、俄、意四国订立密约之后,觉得在中国和远东,能与之相抗衡的就只剩下美国了。于是派石井菊次郎赴美与美国国务卿蓝辛谈判,于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七日,日美发表共同宣言,声称美国*府承认日本*府在中国有“特殊利益”。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石井-蓝辛协定》。这个协定表明了日美在争夺中国权益问题上的矛盾和勾结。
中国参战,从中得到好处的只有段祺瑞*阀集团。段祺瑞在宣战后,立即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以“参战”名义组织*队,由他直接指挥,并从主子那里得到精良武器。段组织“参战”的*队,根本就无意赴欧作战,而是打算利用这个*队实现“武力统一中国”。日本*府在数月之内,又先后给段祺瑞*府贷款达三千四百五十余万日元。它以此为交换条件,取得在中国修筑、经营铁路,开发森林矿藏,指挥中国*队的特权。段祺瑞依靠日本帝国主义的财*、*事援助,巩固了自己的实力地位,进一步把中国推向南北分裂和内战连绵的深渊。
帝国主义的驱使,*阀*府的卖国,使中国人民遭受了苦难和牺牲。中国为协约国集团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和人力。中国向欧洲战场派去了红十字医疗队。在美、英*队中,都招募有中国人替他们当炮灰。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当时的北洋*阀*府不顾中国人民死活,把数十万青壮年出卖给帝国主义国家去当劳工。据当时某些材料的估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仅运往俄国的中国劳工就不下二十万,其中在俄国欧洲地区的中国劳工就有约十万人。在法国北部、在英国、在加拿大等国的国土上,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都留下了中国劳工的足迹和血汗。
早在一九一五年,当帝国主义战争打得正激烈的时候,协约国集团各国都感到缺乏劳力,这些国家的资本家为了获取廉价的劳力,要求中国*府给他们以自由招募劳工的权利,以补充他们在前方、后方劳力的不足。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的卖国*府同意把自己的人民运往外国。因此,在中国对德奥宣战前,已开始有成批成批的劳工海运出国。宣战以后,中国劳工更是源源不断外运。这些劳工从事掘土、伐木、采煤、筑路、凿石、开矿、挖战壕、搞运输、抬担架等各种苦役差使。什么地方最困难,什么地方就有中国劳工。他们过着非常困苦、悲惨的生活;命运全掌握在工头和宪兵手里。在出国前,资本家许诺的工作、工资和生活条件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他们一到外国,就发现是受了骗。
俄国在中国东北农村“招工”的人员,一手拿着蒸笼,一手拿着厚实的棉衣服和毛皮靴,对农民们说,你们去那里以后,将吃到这种蒸笼蒸的白馒头,穿这样的棉衣服和毛皮靴,还可以拿到一大笔工资。于是,饥寒交迫的淳朴农民便上了这帮拐骗者的圈套,跟着奸诈的工头,大量涌向俄国。在国外的华工,他们既不能返回祖国,又无处申诉,更无权要求改善生活,因为他们是*种人,是被买来的商品和奴隶啊!他们被工头、宪兵任意鞭打、枪杀,长期囚禁在沼泽、森林地带,挨冻受饿。有的病倒了,谁也不管他们的死活。中国北洋*阀*府对华工们的悲惨处接不闻不问。中国劳工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活、工作和死亡着。他们感到再也不会有什么希望了,再也不能看到故乡的太阳和亲人了。直到大战结束后,除数万名华工从苏联返回祖国外,协约国集团各国,仍极力阻挠华工归国。
送往英国当水手的中国海员,有很大一部分死于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的沙漠中为英国修建*事工程的中国劳工,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据当时人们反映:“就是最能吃苦耐劳的人也受不了。”他们只得抛弃一切,逃到伊朗,再逃到南高加索,流入俄国。
总结
在俄国的华工人数最多,他们在摩尔曼斯克铁路工程、在沿海地区的港口、西伯利亚的森林、乌拉尔铁矿、顿巴斯煤矿等地干最笨重的体力活,受到最残酷、最野蛮的压迫和剥削。后来,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成千上万的华工,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自动走出破烂的工棚,同俄国工农携起手来,拿起武器向反动势力开火。
他们成立了“中国国际支队”等许多连、营、团革命武装组织,加入苏联红*,和苏联士兵并肩战斗。其中由任夫成领导的乌拉尔中国团,包清山中国营,孙福元中国营等,在当时颇负盛名。他们受到列宁的关怀,有些人还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这些由中国劳工组成的革命武装,在俄国革命战争的所有战线上都经受了艰苦的考验,忠诚地捍卫了列宁的旗帜,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为列宁创建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权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可贵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