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可喜可贺我国饱和潜水陆基载人500米实
TUhjnbcbe - 2023/1/28 21:55:00

8月31日,传来好消息。

中国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局长王雷,在交通运输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我国完成了首次米饱和潜水陆基载人实验,标志着中国成为仅有的几个具备米这一饱和潜水深度级别的国家。

所谓的路基载人实验,就是在陆地上模拟水下环境,潜水员们进入加压舱,通过在密闭的饱和潜水系统中注入氦氧混合气体,人为制造出一个和米水下压力相当的特定环境,也就是51个大气压。

9名饱和潜水员进入加压舱,在这样高压环境下,一共停留了个小时,完成了各项模拟实验项目后,安全减压出舱后,经过体检,所有潜水员各项生理心理指标健康稳定。

此次米饱和潜水陆基载人实验,从5月22日开始实施。5月27日舱内加压至米。6月3日加压至米,突破了米深度的大关。6月25日,潜水员安全出舱,意味着中国首次米饱和潜水陆基载人实验圆满完成。

51个大气压,给人体带来诸多挑战,例如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气体密度大对人体呼吸负担的影响,气体各组分对人体产生系列生理反应,大深度减压的安全可靠,以及长期高压环境带来的综合疲劳等等。所以试验是循序渐进开展的,每加压到一定深度就会停留一段时间,以便让让潜水员的身体适应当下的压力。在高压下,人体内的骨骼之间被压得很紧,所以普通的抬手动作,都会需要使出相当大的力气才行。

在长达7天的实验时间里,因为不允许电子设备进入高压环境,所以潜水员们日常靠看书和下棋打发时间。

这次的米深度,是在年完成饱和潜水.5米作业的基础上,经过了7年的艰辛攻关完成的。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饱和潜水技术的探索,年实现中国饱和潜水零的突破,下潜深度.5米,年下潜深度增至米。

饱和潜水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因为它能够让潜水员可以直接暴露在高压环境下,可以实现长时间、大深度的潜水作业,远比机械作业来的直接,更高效和更实用。所以它也是人类向海洋空间和生理极限挑战的前沿技术。这些年来,西方国家正在大力发展饱和潜水作业技术,并将其应用在水下大深度复杂环境下的搜救、打捞、安装、探查等作业。

其实饱和潜水技术已经在发挥过多次作用。例如,年10月,南海崖城一油气管道发生泄漏,上海打捞局紧急调遣“深潜号”前往,最终,利用饱和潜水技术,在米深的海底奋战14昼夜成功堵漏,恢复生产,保障了我国香港特别行*区的民生用气需求。

年1月,中国救捞成功应急处置了外籍油轮“桑吉”号的碰撞燃爆事故,尽最大努力地防治了碰撞导致的海洋环境污染事故,4名救援人员冒着巨大危险,登上“桑吉”轮搜寻失踪船员,成功取回船舶航行数据记录仪、搜寻带回两名遇难船员遗骸。

可以说,这2次救援,都充分展现了饱和潜水作为深水复杂作业技术的重要作用。

与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一样,饱和潜水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和航天出舱一样,饱和潜水需要完成机器人或者机械臂无法胜任的复杂作业任务,形成极限环境的终极处置能力。所以,饱和潜水技术并不简单,它涉及数学、物理、化学、潜水生理学等多学科交叉,工程化实践中又需要集成材料科学、结构设计,现代机械、电子电气、自动化控制、声学应用等多项技术。

目前世界饱和潜水陆基载人模拟实验排名前2位的分别是法国和美国。法国的氦氢氧混合气陆基载人实验深度记录米,美国氦氮氧混合气陆基载人实验深度美国米。我国是米,暂列第三位。但这也是具有战略意义一次实验成果,很值得骄傲和自豪。

另外,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局长王雷表示,下一步,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将择机进行米饱和潜水海试作业,也就是说会进入到真实的海水环境中进行实验,在这里我们要给这些勇敢的潜水员以及科研人员点一个大大的赞,同时祝愿未来的实验能够取得圆满的成功。

可以说,此次米饱和潜水陆基载人实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饱和潜水技术领域从跟跑实现并跑,自主掌握了大深度饱和潜水核心技术,大幅提升了大深度水下应急抢险救助能力,有助于搜救深海沉船沉物、处置深海敏感目标物、开发深海资源等活动,显著的提升了我国在海洋活动中的话语权。

1
查看完整版本: 可喜可贺我国饱和潜水陆基载人500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