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东师自然地理学练习题二
TUhjnbcbe - 2023/5/28 21:12:00

一、名词解释

1、潮汐:海水周期性的涨退现象称为潮汐,,它包括海面周期性的垂直涨退和海水周期性水平流动。

2、水量平衡: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

3、渗出型水分: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形低洼处,在地下水埋浅的条件下,因蒸发作用强烈,地下水可通过毛细作用升至地表,地下水和土体中的可溶性盐分亦随水分移动并迁至土壤表层。

4、离子交换作用:土壤胶体上吸附离子可以与液相介质中带有同种电荷的离子进行交换的作用,称为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

5、群丛:植物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在主要种类,特别是优势种的组成上相同,外貌结构上一致,并与生境构成一定相互关系的一些植物群落的联合。

6、植被型:植物群落分类的高级单位。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相近并对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的群系或群系组联合为植被型。

二、判断题

(错)1、河流年径流量Cv值越大,对水资源利用越有利。

(对)2、热盐环流是密度流的一种。

(错)3、南半球中高纬海区为气旋型环流。

(错)4、当河流月平均水量占全年水量的比例小于8%时,属于枯水期。

(对)5、水循环的基本动力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对)6、潜水和承压水均为饱水带中的重力水。

(错)7、胡敏酸是一种腐殖质,呈弱酸性,它的盐类不溶于水。

(错)8、土体中的铁结核、钙结核、碎瓷片等称为土壤新生体。

(错)9、土壤中盐基离子越多,其阳离子交换量越大。

(对)10、珊瑚礁和红树林沼泽是热带和亚热带水域中非常重要而富于特色的浅水海洋生态系统。

(错)11、海洋中的初级生产者是占优势的浮游动物。

(对)12、离岸海洋中生产力最高的位于上涌带。

三、选择题

1、反映河流断面多年平均来水情况的指标是(C)。

A、径流模数B、径流总量C、正常年径流量D、洪峰流量

2、属于结合水的是(D)。

A、毛管水B、潜水C、承压水D、薄膜水

3、厚层黑钙土,在我国土壤发生学分类系统中是(C)一级的土壤名称。

A、亚类B、土属C、土D、变种

4、Ah–Bk–Ck是(C)的土体构型。

A、黑土B、褐土C、栗钙土D、黑钙土

5、由阳离子交换作用所实现的成土过程是(B)。

A、盐化过程B、碱化过程C、钙化过程D、粘化过程

6、温带半湿润草甸草原地带内的风沙土,在稳定发育的情况下可形成(B)。

A、黑土B、黑钙土C、栗钙土棕钙土

7、鲸与藤壶之间的关系是(D)。

A、寄生B、偏利共生C、原始合作D、附生

8、以对水分为主导,将陆生植物划分的生态类型是(B)。

A、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B、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

C、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荫性植物D、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间性植物

9、仅生活在非洲热带区的特有植物是(C)。

A、大花草B、巨魔芋C、百岁兰D、棕榈

10、陆地生物区系区中最大的一个区是(A)。

A、全北区B、非洲热带区C、新热带区D、澳大利亚区

四、简答题

1、水循环包括哪几种类型?通常接水循环的不同途径与规模,将全球的水循环区分为大循环与小循环。

发生于全球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由于广及全球,故名大循环,又称外循环。发生于海洋与大气之间.或陆地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小循环又称内部循环,前者又可称为海洋小循环.后者称陆地小循环。

2、潜水有何特征?第一、由于潜水面上没有稳定的隔水层,潜水面通过包气带中的孔隙与大气相连通,潜水面上任一点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所以潜水面不承受静水压力。而且一般情况下,潜水分布区与补给区基本一致。第二、潜水含水层通过包气带与地表水及大气圈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深受外界气象、水文因素的影响,动态变化比较大,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丰水季节潜水补给充足,贮量增加,潜水面上升,厚度增大,埋深交钱,水质冲淡,矿化度降低;枯水季节,补给量减少,潜水位下降,埋深加大,水中含盐量浓度增大,矿化度提高。

3、影响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是什么?有何地理分布规律?土壤交换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土壤中胶体物质的数量和种类以及土壤反应。

4、土壤活性酸度与潜在酸度关系如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植物对高温有哪些适应特征?

植物体上密生绒毛、鳞片,或植物体呈白色,可以过滤、反射一部分光线,降低植物的体温,厚的木栓层能隔绝热传导;叶面与光线平行排列可减少光的吸收面积等;通过蒸腾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之免受过热的伤害。

6、岛屿生物组成有哪些主要特征?

岛屿上生物总数比大陆上少;较大的岛屿比较小的岛屿种类多样性高;生物移入的高速度和消亡的高速度;寒冷限制和减少了岛屿上脊椎动物的组成;生物对岛屿环境的适应有许多形式。

五、论述题

1、元素的地质循环在土壤形成中有何意义?

气候因素与地表岩石通过物质能量交换最初引起岩石的物理风化而变为成土母质。土壤的母质较之岩石具有更大的比表面,显示了透水、通气的物理性状,为母质化学风化创造了条件。

随着化学风化过程的进行,原来封闭和固定在岩石矿物中的化学元素被释放到母质中。并且所释放的元素在母质中呈分散状态,并遭受降水的淋溶。虽然,在矿物分解过程中也形成次生粘土矿物,并对某些元素具有吸附作用,但这种吸附并非对亲生性元素的选择性吸收,而且在淋溶作用下最终仍被淋失。矿物分解释放的元素通过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在重力等因素的作用下,从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迁移,最终流入海洋。这些元素,通过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过程转化为海洋沉积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海底沉积物形成沉积岩,元素重新被固定于岩石之中。只有地壳运动抬升,海底沉积岩重新上升为陆地岩石,才有可能在气候的作用下再度风化,各种化学元素重被释放。这种过程被称之为元素的地质循环过程,由于该循环周期漫长,故称元素的地质大循环过程。元素的地质循环过程为绿色植物在母质上的着生创造了条件。

2、试述温带落叶阔叶林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优势树种是冬季落叶的阳性阔叶树种,四季分明;叶片较宽而薄,雨热同季;通常无茸毛,呈鲜绿色,冬季落叶;群落外貌季相变化明显;树干和树皮都有厚的皮层保护,芽有芽鳞;乔木的种子或果实具翅,适应于风力传播。绝大数树木的是风媒传粉;稠密灌丛,林下光线充足;灌木多刺,防草食动物啃食;林下有早春花植物,早春林下光线充足;

动物的适应。冬季,大量的食虫鸟、猛禽和水域鸟类迁徙到较温暖的气候区越冬;有冬眠现象;草食为生的大型哺乳类全年活动,当覆雪之上的草被吃光后,能掘开不太厚的雪被寻找食物,当积雪过厚时,它们则会迁移到雪少的地方去;地栖哺乳动物中有许多过着穴居生活。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师自然地理学练习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