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孩子们在户外玩耍时发生意外伤害的新闻总是接踵而至。
6月24日,江西抚州八名小学生下河游泳,不久后,两人溺亡两人失踪。第二天,打捞结果出来,四人全部溺水而死。
5月26日,福建三个小孩在小区景观池玩耍,结果喷泉漏电,当场触电身亡。▼
孩子的安全问题,真的是马虎不得。夏天带娃出门溜达,不该玩的地方别由着孩子瞎玩,有些隐患你可能想都想不到。
喷泉触电/冲伤
广场、公园的喷泉中布满了电线、彩灯,要是安装不到位,检查不及时,喷泉就可能有漏电的隐患。此外,有些露天喷泉水压大、水花高,冲击力很强,孩子如果站在喷水口上玩,很容易被冲伤!
往年,孩子在喷泉口玩耍,被冲到空中,甚至冲破肠壁的一些新闻也真是吓人。▼
也许你会怀疑,广场上看上去挺优美的喷泉,杀伤力真有这么大?
之前央视就曾做过一个实验,把一个10斤重的西瓜放在喷泉口,喷泉一喷,西瓜被冲了3米高。▼
现场实验员称,喷泉的水流是通过潜水泵高压输送上来的,一个直径5厘米,喷水高度达到50米的喷水口,开启后不到3秒钟,哪怕斤重的大人也会被轻松冲起。
爸妈们带娃出门溜达一定要看好孩子,不要让孩子进喷泉池里或者把手伸进去嬉水玩耍,远离喷泉的出水口。
地灯烫伤
地灯在城市里可谓无处不在,小区、公园、广场……大人们很少会注意到它们。但孩子们就特别容易被地上这些闪亮亮的灯光吸引。用脚踩一踩,伸手摸一摸,意外往往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有些地灯因为材质的原因温度极高,宝宝特别容易被烫伤。▼
之前央视也报道过这样的新闻,一个孩子被地灯烫伤,手上的水泡最大有弹珠大小。事后,公园的管理人员实地测量了地灯温度,发现地灯在十分钟内就能达到60到80度。
有的地灯温度甚至能达到将近度,可以在上面煎鸡蛋,烤肉片!与其说是地灯,还不如叫地炉!▼
所以,家长们晚上带娃去公园广场散步溜达,闪闪亮的地灯可得格外留心了。别光顾着低头玩手机,看着点娃哈。
要是娃一不小心已经烫伤了怎么?慌张没有用,记住4个字——冲、脱、盖、送。
第一,冲。一旦烫伤了,要用凉水冲20到30分钟,帮助烫伤的部分彻底降温,但是不要用冰块。
第二,脱。把烫到部分的衣服脱开,或者剪开。
第三,盖。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棉布盖在伤口上。
第四,送。觉得孩子伤情很严重,医院!
PS:千万不要强行扒开衣物,以免弄破水泡。要在伤处尚未肿胀前把镯子、手表、鞋子或其它紧身衣物去除,以防止肢体肿胀后无法去除,而造成血运不畅,出现更严重的损伤。
当然了,看好娃提前预防还是最关键,万一烫伤了,孩子痛苦,家长焦心啊。
溺水
夏天天热,游泳馆、水上乐园,成了亲子游玩的好去处。不过令人揪心的是,孩子溺水身亡的新闻一到暑假又多起来了。
加之很多人不懂得正确的急救知识,哪怕发现孩子溺水,也白白耽误了抢救生命的*金时间。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孩子溺水后,工作人员用“倒挂”急救的新闻,挺难受的。▼
“倒挂控水法”的不靠谱,糕妈之前就唠叨过不少次。溺水是气管进水,肌肉痉挛,窒息缺氧引起心脏骤停,不是单纯肚子里进了水。背着孩子来回跑动控水,反而会耽误孩子的抢救时间。▼
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发现宝宝溺水后,我们要大声呼救让更多人参与急救,并迅速把他从水里带出来。马上检查宝宝还有没有呼吸和心跳。如果已经没有了呼吸和心跳,就要立即做心肺复苏术(CPR)。
心肺复苏术
●步骤1
开放气道(压额头,抬高宝宝下巴)。如发现有异物,用手指清出。
●步骤2
用嘴严密罩住宝宝口鼻,深度人工呼吸5次(每次1秒)。每次吹气应能看到宝宝胸部隆起。
●步骤3
宝宝<1岁:用2根手指(另一只手也可辅助)放在宝宝乳头连线下方的胸骨处,往下按压约4厘米。每次按压后,让胸部恢复到正常位置。
宝宝>1岁:改用一只手的根部放在宝宝胸骨下半部,另一只手放在前一只手上面。按压深度加深到约5厘米。
频率为每分钟至少次,共按压30次。
●步骤4
之后按照2次人工呼吸+30次胸外按压的组合进行心肺复苏。
还有一点要特别提醒家长的是,溺水过后,有些孩子看似没事,但是即使是少量的水进入肺部,也会引起肺水肿,可能孩子过四五个小时以后,又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我们叫“二次溺水”)。所以,如果孩子溺水,抢救后恢复了意识,医院检查。
今天的文章是不是有点低气压,带娃出去溜达一圈都这么危险?爸妈们也不要压力太大哈,带娃在外面玩,多留点心就好了。
不能碰不能玩的地方多提醒下孩子,在孩子游泳、玩水、到处跑的时候,和宝宝形影不离,风险会大大降低。
另外,急救知识每个家长都要学起来,不只是看过就算了。可以拿玩偶练个手,这样危险发生时,才能真正用起来。为了孩子,为了家人,学会急救很重要哈!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