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闽南,骄阳似火。某处水域内,一名老兵正带领“蛙人”队伍展开水下突击战术训练,面对陌生水域、浑浊水质和星罗棋布的障碍物,老兵指挥有素、沉着应对,带领队伍顺利排障通行。
这名老兵便是第73集团*某旅二级*士长王延龙。从事潜水专业22年来,王延龙既当教练员,又当潜水员,个人潜水时间长达余小时,并熟练掌握4类潜水装具和3种水下投送装备的操作与使用。在旅队,他是当之无愧的“蛙王”。
1、志坚行苦,初露锋芒
年,还是上等兵的王延龙,就因为综合表现突出、*事素质过硬,被破格推荐参加旅队“蛙人”集训。第一次潜水,面对水下的陌生环境,王延龙表现出了极度的不适应:黑暗、寒冷、恐惧……
但这并没有阻挡王延龙前进的步伐。为了克服自身对于深水的恐惧,他进行了不断尝试。时值冬日,湖水冰凉,王延龙每天在水下训练的时间不低于8小时,除了反复地训练潜水动作外,他还会定时记录自己的训练心得。
宝剑锋从磨砺出。集训队结业考核中,王延龙以优异的成绩荣获“全优学员”表彰。自此,王延龙的潜水生涯就此开启。
2、主动请缨,老兵未老
年全*特种兵比武,王延龙受命担任潜水教员一职。备战比武期间,随着训练难度的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参赛人员被淘汰,人才急缺的问题逐渐突显。
正当领导一筹莫展之时,王延龙主动请缨,自荐参赛。此时的王延龙已是35岁的年龄,同时因为常年潜水积攒了不少的身体伤病,领导起初并没同意。但在王延龙的一再请求下,领导最终同意让这名老兵上阵。
赛前准备阶段,由于比武场环境、气候、海水浮力、潮汐时间等都与之前的训练场地大有不同,官兵的训练质效并不明显,成绩也不容乐观。为此,王延龙白天带训参训,晚上带队研究适合新环境的训练方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短时间的精细钻研,王延龙终于摸索出一整套适合当前水域的水下编队方法,最终带领队伍拿下了此次海上比武课目的第一名。
3、授人以鱼,精益求精
现如今,王延龙在旅队主要担任“蛙人”教员的岗位,自任教以来已累计培养潜水骨干近千余人。在队员们眼中,王延龙是个少言寡语的人,可是一到了训练场,就会变得絮叨不断。
“能在岸上解决的问题,一定不要带到水下。”为了践行自己的教学标准,每一次队员下水前,王延龙都会进行再三叮嘱:“气瓶压力是否正常,供气调节是否均匀,浮力背心是否到位……”
除此之外,王延龙还会对每一名潜水员的下水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供气装置、携潜装备、附属器材,每一个细枝末节的小问题都难逃王延龙的“火眼金睛”。任教以来,王延龙带领“蛙人”队伍实现了零事故的安全保障。
入伍23年来,王延龙在数十项重大演训中表现突出,先后获得“优秀士兵”“优秀教员”、全*“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等诸多表彰,并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荣立个人“二等功”。
回顾自己的潜水生涯,他说:“岗位在变化、职责在升华。但于我而言,*旅生涯干好潜水这一件事,已然足够。”
文
廖晓彬郑声文
图
郑凌谦唐立
来源:枕戈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