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桂芳:珍视民间不信任的价值
作者:宋桂芳8月17日,昆明市公安局与昆明市检察院联合在昆明市公安局召开有关“发烧死”的调查发布会,称王树坤致死原因是重症肺炎导致呼吸衰竭死亡(今日本报A13版)。显然,这算是一个“权威”的结论。可是,不出意料,络舆论还是很不满意。这未免让官方有一点委屈与牢骚:我们为什么老是不被信任?这样的例子已经不新鲜。比如杭州马芳芳事件中,多少人在问“关键的29秒视频哪里去了”?我在想,即便这关键的29秒视频清晰无误地呈现在公众眼前,我们肯定还会找到另外的细节,提出另外的疑问。这种质疑,是对权力不信任的一种惯性。它早在周老虎事件上就有了启蒙,然后在邓玉娇案、河南灵宝王帅案、杭州飙车案等公共事件上迂回成长。有人说这是官民互动中的隔膜,有人说这是*府信用堪虞的表现。总之,就是彼此瞧着不顺眼。按照这个逻辑,这些不信任是恶意的,是破坏的,是敌视性的。也正基于这种“共识”,不少地方*府在处理公共事件的时候,都忧心忡忡地认定它属于“一小撮不明真相的群众”所为。及至后来,我们发现这种不信任具有典型的四个特征:一是有理有节,尽管有情绪化表现,却更重视实证与理性;二是这种不信任不具破坏性与煽动性,就事论事,有时反倒能为职能部门提供思路与参考;三是怀疑本身也具有批判精神,既批判公权作为,也批判怀疑本身;四是不信任并不是个别人的反应,而是成长起来的公民社会的群体表达,是知情权与监督权的一种诉求。不久前,众声喧哗的张礼礤事件终因新华社的一篇专访戛然而止,专家忙不迭地替友脸红,反思这种不信任的“可笑”与“荒唐”,进而反思友的集体性怀疑与批判精神,叫嚣着等待相信张礼礤即为胡斌替身的人们道歉。我却在想,大家为什么要怀疑呢?怀疑本身增进还是破坏了公共利益?怀疑错误的代价比事实错漏的代价还大吗?如果没有民间的怀疑,事发后各人自扫门前雪,七十码会不会就此绝尘而去?民间的错误质疑与职能部门的荒唐言行,究竟哪个更值得反思?有一个常识需要我们记取:有思考才有怀疑,有责任才会去怀疑,有利益关联才值得怀疑。只要是善意的,民众对*府的不信任并不可怕,更不可笑。这不是需要宽容的事情,而是应被尊重和保护的权利。按照契约理论,公众与*府间关系是基于行*权的运行而达成的*治委托代理关系。公众是行*权委托人,*府是行*权代理人。权力的运行可能会逐利,可能会寻租,可能会懈惰,所以,需要一种合理的不信任来约束权力、规范权力。事实也是如此,新闻发言人制度、络发言人实践,某种意义上说,不是被谣言逼出来的,而是被沟通不善后被放大的不信任感催生出来的。因为不信任,所以才要赢得民众的信任,构建对话平台,透明行*作为,扩大公民参与,以此达成*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但是,任何一项制度都无法抵达完美,而民众的智慧与能力又在不断进步着,因此,不信任必然是普遍的。它不是无端怀疑,也不是恶意诽谤,而是民智民情对公权效率与公平的一种促进,是和谐社会的正常状态。珍视怀疑或不信任的价值,是社会了不起的一个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