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是解甲归田开发北大荒的复转*人的苦难地,这里曾演奏出一曲波澜壮阔的北大荒人的颂歌,这里忠实地记录了解甲*人铸剑为犁屯垦戍边历程中浓重的一笔。
在北大荒的创业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他有一段家喻户晓的事迹被写入小说;编成话剧、电影;画成版画、连环画;并收入中小学语文课本。而本人的名字,除了身边工作的好友外,却鲜为人知。这位“知名度”与“知行度”相差悬殊的同志,就是雁窝岛草创时期,在“大酱缸”上潜水挂钩的拖拉机包车组长任增学。
年轻的复转*人任增学怀着对共和国的无比忠诚,在这里潜入刺骨的冰水里,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了一个伟大时代的乐章,激励着复转官兵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将亘古荒原建设成共和国的大粮仓。反映复转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的第一部电影《北大荒人》生活原型就取材于“潜水挂钩”纪念地。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农场和周边地区进行红色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
在八五三农场的场史中我们查阅到:任增学,男,年12月生,山东广饶人。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年8月从首都警卫师转业到北大荒工作。先后在八五○、八五二、八五三和红旗岭农场任拖拉机手、包车组长、机务副队长、队长、粮油厂厂长等职,年1月退休。他多次被农场评为先进个人,两次出席管理局、总局群英会,年被评为省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年9月28日逝世。
任增学,是年的转业*人,当时他在中央警卫师当战士,在王震将*的警卫班工作,因为聪明机灵被将*称作“小*子”。面临转业,当时他有三个选择,一是到警卫学校当教官;二是留到北京的重要机关当保卫干部;三是转业到北大荒种地。他自己报名来了八五三农场,学会了开拖拉机,当上了包车组长。
雁窝岛其实不是岛,它始称“燕儿窝”,因三面环水,一面临泽,没有固定河床的挠力河把河岸冲成陡壁,成群的小燕子在其上筑巢繁衍。当地人便叫它“燕儿窝”。周边的沼泽地被称为“大酱缸”,在交通不便的从前,一年四季,只有冬季结冰才能出入。小说《燕飞塞北》就取材于这里。
当年,日本关东*占领东北后,曾对这块肥得流油的黑土地垂涎欲滴,曾组织一支开拓团远征“雁窝岛”,刚进沼泽前边的几名队员就被这片“大酱缸”吞噬,惶惶而退。当年复转官兵来到这里时,两排l00多米的木椿还清晰可见。
年春天,王震部长亲自带领勘察队进入雁窝岛勘察并点燃了开荒的第一把火。总场决定把开发雁窝岛的任务交给三分场,在农场*委委员、三分场*委书记张汉荣的领导下,于年3月中旬在分场部成立了雁窝岛开荒队,任命王志敏同志为队长、李柏为副队长,全队共有37人。
三月下旬,八五三农场组建了由共产*员王志敏带领12人组成的“进岛先遣队”,冒着早春的冰雪闯进雁窝岛。他们在岛上伐木、割草,很快搭起几栋“马架子”作为开荒队的队部、仓库,以便迎接后续人马的到来。
3月30日,在分场副场长惠月明和队长王志敏同志的带领下,全队开进了雁窝岛。为了保证开荒所需给养的供应,八五三农场姜瑞元场长决定抢在开化前把物资运进雁窝岛,并把农垦局刚拨下来的6台崭新的拖拉机分给雁窝岛开荒先锋队。几千人的给养加上开荒的器具和油料,拖拉机队不分白天黑夜地抢运着。
据大和镇的老乡们介绍,北大荒完全解冻,最早也得到四月下旬,在荒草甸子上,由于覆盖着多年的落叶、草皮,解冻的时间还得晚一些。谁料想这一年春脖子短,“大酱缸”已经有了哗哗的流水声
出发的时候,天气很晴朗,到了下午,突然刮起了猛烈的北风,把地上的积雪卷到空中,向人们身上、脸上猛扑过来。一时天昏地暗,连那个当向导的老猎手也辨不清东西南北了,转了一个圈又转了一个圈,好不容易找到作为路标的一棵大树,才继续前进。
到了4月24日夜间,更是风雨交加,抢运物资的六台大型拖拉机,为了互相支援,几乎同时压碎冰层,陷进了‘大酱缸’。2米多高的大型拖拉机,只剩下不到半米的驾驶棚和排气管露在水面,情况十分危急!
总场为此专门成立了“救车委员会”,八五三农场副场长王云仙、吴信达(农机科副科长)、张汉荣和惠月明等领导都亲临现场担任指挥。
大家开了一个“诸葛亮会”,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措施。垦荒队员先用原木垫在机车下面防止下陷,扎了许多木排准备铺在拉车的线路上。又从里外的友谊农场拉来了绞盘机。他们把这几吨重的整机拆成零件,一点一点运进雁窝岛,在岗地上重新装配起来。
米长的钢缆重达0多斤,几十人排成一队从齐腰深的泥水中齐步前进扛了进去,绞盘机重新安装好了。但是,第一次拉车失败了,就连考的最近,陷的最浅的拖拉机都没有拉出来。
大家立刻查找了原因,原来是用7吨的绞盘机拉11吨的拖拉机不但拉不动机车,反而打坏了绞盘机的几个齿轮。
没过几天,铁道兵农垦局的领导派专车从密山送来了一台30吨的大型卷扬机。等把它全部拆卸完毕,拉进岛去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上旬了。
卷扬机一安装好,才半天的功夫就拉出一台K95。
当拉第二台时,新的困难出现了。斯大林80号拖拉机重达14吨,陷得很深,车头扎进泥浆里连排气管都淹没了,拖拉机的牵引钩也埋没在冰水以下的泥浆里。怎样才能将钢丝绳挂在陷在泥中的拖拉机上?大家陷入沉思中…..
北大荒的5月,还是冰水刺骨。刺骨的西北风肆虐地横行着,人们一边丝丝哈哈地搓着手,一边蹦跳着驱寒,更有烟民点着一根烟,似乎要用这微弱的热量来驱走严寒。冷风吹拂着一身汗水的垦荒队员们,有些人不由自主地打着寒战。谁下水去钢丝绳挂在拖拉机的牵引钩上哪?
就在这时,原首都警卫师的转业战士、共产*员、包车组长任增学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毅然脱下棉衣,喝了半碗酒,一个猛子潜入了满是冰碴的泥水中,大家都紧张地注视着带着冰碴的水面。过了一会,他钻了上来,二话没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扎了进去。
等他第二次探出头来,已是满脸污泥,嘴唇发紫。大家叫他休息,他也顾不上,同志们要替换他,他也不让,只是将同志们送到嘴边的一碗白酒喝了两大口,然后再一次钻进冰水里。等他第三次摇摇晃晃地浮出水面时已经是面无血色,牙齿也冻得直打架,他只说了一句“挂上了,同志们可以拉车了!”就晕倒在同志们的怀里……
接着,在车守松、代泽车、梁友、任光明、杨民主、王周才、张起玉等机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6台拖拉机全部被拉了出来,开进了雁窝岛。
在当时没有任何潜水设备的情况下,一个肉体之躯不停地在冰水中作业,除了爱国、爱*、爱人民的精神支撑外,最大的物质支撑也只能是那喝一口就能憋出汗的60度白酒。当人们用崇敬的目光看着任增学,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时,他却对此事看得很淡然。他笑着说:“我不做,肯定还有人做。”
复转官兵潜水挂钩、战胜“大酱缸”、开发雁窝岛的英雄事迹很快流传开来,先后被绘成连环画、写成小说、编成戏剧、拍成电影而为全国人民所知。
年10月1日国庆节时,正式宣布了八五三农场四分场在雁窝岛成立,张金海同志被任命为四分场场长兼*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