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艘装载国产化科考装备的载人深潜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号”科考船,在福建完成所有增改建项目,于昨天上午顺利出坞,正式鸣笛启航。
总台央视记者杨理天:随着一声鸣笛,“探索二号”船缓缓驶离马尾船厂码头,作为我国首艘可以装载万米级载人潜水器的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号”只用了18个月,就完成了全部改造工作,起航奔赴三亚。
年12月,“探索二号”船在福建马尾船厂进行适应性改造,包括船舶改建、潜水器收放系统、CTD吊机、折臂吊、绞车系统研制等。
改造后的船舶总长87.2米,型宽18.8米,型深7.4米,最高航速14.2节,满载排水量吨,配置两台全回转舵桨和两台艏侧推,采用全电力推进,DP2级动力定位能力可以有效配合潜水器下潜的位置,及时做出定位的调整变化。续航力大于海里,自持力(中途不补给的情况下,连续在海上活动的最长时间)不低于75天,可同时搭载60名科考队员开展海试任务。
“探索二号”船不仅可以支撑深海、深渊无人智能装备进行各项海试任务,同时还可搭载万米载人深潜器“奋斗者”号和米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近期,两台潜水器将与船舶完成适配工作,达到融为一体的联合作业能力。
“探索二号”技术升级助力深海科考
“探索二号”船在建造初期是一艘工程船,经过改造后,“探索二号”不仅保留了原有工程船的优势,还增加了深海科考作业的能力。那么“探索二号”都有哪些“硬核”的科技实力?
“探索二号”船建造初期是一艘工程船,由于载重吨位大、操作性能好、推进与定位能力强,特别适合改造成为科考船。“探索二号”船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电力推进系统和定位系统,为科学实验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自动巡航功能。
“探索二号”能搭载包括万米潜水器在内的科考设备,探测深度不小于米,这也是全球目前最大作业水深的作业型载人深潜科考装备。另外,“探索二号”配备全海深地质绞车和CTD绞车,并且设置了多个科学实验室,使其具备综合科学考察功能。
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探索二号”船项目经理吴兰飞:总共新增了三层甲板,房间住舱增加了,包括这些实验室。地质实验室是离后甲板最近的,样品取上来,不是通过这个通道,是后面还有一个门,专门为它开了一个门。所有样品抬进来比较方便,距离更短。
走进“探索二号”船的住舱,装修风格明亮,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探索二号”船拥有大小两个餐厅,可以同时容纳60人用餐,为了给科考队员提供种类丰富的一日三餐,船上专门配备了一个“煎炒厨房”和一个“面点厨房”。
改造后的“探索二号”船在甲板承载、实验室面积、储存能力、居住舱室舒适度等方面都更加符合远洋科考的能力和要求。
中国船舶集团所副所长叶聪:新的实验室漂亮多了,也宽敞多了,更方便我们作业,从一条单纯的工程船变成了科考船了,我们在水下的作业能力更强。
延展阅读:
米!“海斗一号”全海深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
历经40余天,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于6月8日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载誉归来。
“海斗一号”此次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了首次万米海试与试验性应用任务,最大下潜深度米,刷新我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同时填补了我国万米作业型无人潜水器的空白。
本航次中,“海斗一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实现了4次万米下潜,在高精度深度探测、机械手作业、声学探测与定位、高清视频传输等方面创造了我国潜水器领域多项第一。
作为集探测与作业于一体的万米深潜装备,“海斗一号”在国内首次利用全海深高精度声学定位技术和机载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完成了对“挑战者深渊”最深区域的巡航探测与高精度深度测量,获取了一系列数据资料。
同时,借助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海深机械手,“海斗一号”多次开展了深渊海底样品抓取、沉积物取样、标志物布放、水样采集等万米深渊坐底作业,并利用高清摄像系统获取了不同作业点的影像资料,为深入研究探索深渊地质环境特点和生物演化机制提供了宝贵素材。
“海斗一号”是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立项支持项目,由沈阳自动化所联合国内十余家优势单位共同研制。自年7月项目启动后,“海斗一号”历经两年半的关键技术攻关与测试验证,于年完成实验室总装联调、水池试验、千岛湖湖试和南海米阶段性海试。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海斗一号”研发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于4月23日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奔赴马里亚纳海沟,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了海试和试验性应用任务。
“海斗一号”的成功研制、海试与试验性应用,是我国海洋技术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为我国深渊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也标志着我国无人潜水器技术跨入了一个可覆盖全海深探测与作业的新时代。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网
流程编辑: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