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去年17岁儿子意外自杀,父亲忍痛卧底约死
TUhjnbcbe - 2024/9/30 9:06:00
小孩白癜风好不好治 http://www.weidumeiye.com/m/

01

年5月11日下午,一辆白色汽艇在黄河中缓缓地徘徊着,船上载着几名壮年男子,他们不停地在水中打捞着。

在阳光的照耀下,他们身穿的鲜红色制服在泥黄色的河水中显得格外醒目,每个人的衣服上都印着“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的字样,而他们此时正在打捞一名落水的老人。

这些救援队成员当中有企业家、公务员、个体老板等,他们都是自愿加入救援队并多次参加重大而紧急的救援行动,时年44岁的建筑装饰公司老板徐世海就是其中的一员。

徐世海

打捞工作结束已是深夜11点,徐世海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位于郑州市区的家,他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便倒头就睡。

“咚、咚、咚……”一阵急促而响亮的敲门声响起,徐世海瞬时被惊醒,他侧过身,瞅了一眼摆在床头的闹钟,此时已是凌晨5点,窗外的天刚蒙蒙亮。

还没等徐世海起身,妻子就已经起床打开了房门,“有一个孩子从楼顶跳了下去,赶紧去看看,是不是你们家的孩子啊?”小区保安站在门外气喘吁吁地说道。

听罢,妻子赶紧随保安下楼察看,不一会儿,一个女人嚎啕的哭声从楼下传来,徐世海赶忙起身出门,只见妻子瘫坐在地上已经泣不成声。

一边是血肉模糊的尸体,一边是痛不欲生的妻子,见此情景,徐世海犹如晴天霹雳,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跳楼的孩子就是自己17岁的儿子徐浩宇(化名,以下相同)。

此刻,徐世海的天,塌了……

02

监控录像中显示,年5月12日凌晨两点多钟,徐浩宇穿着自己最喜欢的白色运动服走进了电梯,在电梯上升的过程中,他默默地看着电梯里的广告,并没有显出任何异常。

到达顶楼17层,徐浩宇走出电梯,爬了一圈楼梯后进入楼顶的平台,然后翻过防护栏,最终一跃而下,整个过程大约17分钟。

徐世海所住楼房的楼顶平台

徐世海一家住在郑州市的老城区,其住宅是这里少有的高层建筑,如果我们白天站到楼顶的平台上,就能看到对面住户饲养的一窝白鸽。

那么,在徐浩宇走入平台的那一刻,他到底看到了什么,且在他纵身一跳的时候,他的脑海里又在想些什么呢?

这一切,让作为父亲的徐世海无从而知,唯独儿子在临出家门之前写下的一张字条,让他感到深深的疑惑:儿子为什么会突然自杀?

为了找到儿子自杀的真相,徐世海带着疑问回忆起出事前一晚的情景,希望能从中寻得蛛丝马迹。

站在楼顶平台向远眺望

5月11日晚上11点,执行完打捞任务的徐世海回到家中,徐浩宇不仅洗了衣服、擦了地板,还给徐世海倒了一杯热水,并亲切地说道:“爸爸去黄河救援辛苦了!”然后,徐浩宇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直到第二天凌晨悲剧的发生。

徐浩宇在跳楼前一晚的状态并没有任何异常,可为什么会突然跳楼呢?思来想去,徐世海陷入迷茫,而徐浩宇所留下的那张字条又好像在向父母倾诉着什么。

字条:

爸,妈,对不起,我想去另外一个世界了。

03

徐浩宇,17岁,白白的皮肤,高高的个子,在旁人的眼里,他不仅举止大方、英俊帅气,还十分阳光开朗,特别喜欢说说笑笑,极讨他人喜欢。

徐浩宇生前的手工作品

每次户外游玩,徐浩宇都会主动帮助同伴拿行李;每当朋友们过生日的时候,他会亲手制作礼物,并称“买的礼物没有灵魂”;同学们的生活费花完了,他还会主动请客吃饭……

徐浩宇在世时画的抗“疫”一线医护人员肖像

除此之外,徐浩宇在体育和美术方面也极具天赋,他不仅在中招体育考试中获得满分,而且所画的漫画也惟妙惟肖,他希望将来报考服装设计专业和毕业后要当一名成功的自媒体人。

可是,也正是这么一个如此优秀的男孩儿却突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让所有人都大惑不解,而徐浩宇自杀的原因也由此显得扑朔迷离。

徐世海对儿子的死深感意外,风华正茂且衣食无忧的17岁少年,为什么会走上人生的绝路?徐世海暗自发誓,一定要找到儿子自杀的真正原因。

04

穷其所能,目的就是要揭开儿子自杀的真相,尽管徐世海翻遍了徐浩宇的遗物,但一时间却毫无收获。此时,徐世海就像悬浮的空气一样漂浮不定。

徐浩宇的房间里依然存放着他生前的物品

悲剧,看似毫无征兆,但又好像有迹可循。自徐浩宇去世之后,徐世海便独自住进了儿子的房间,直到看到儿子的日记时,徐世海才突然发现儿子早在一个月之前就产生了极端的想法。

徐浩宇生前的日记

17岁少年的只言片语透露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纠结与痛苦,徐浩宇在日记中表达出非常想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的想法,但又无法从游戏的泥潭中摆脱出来,他的内心始终处在挣扎的边缘。

不停地自我斗争,不断地自我谴责,徐浩宇试图改变自己,但却又无法自拔,难道徐浩宇的轻生真的跟游戏有关吗?直到一部日本小说的出现,才让徐世海发现了端倪。

徐浩宇生前所阅读过的小说

在徐世海的记忆中,儿子曾经说过,《三日间的幸福》这部日本小说是讲授绘画技巧的,但当徐世海第一次翻看书中内容时才恍然发现,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厌世少年卖掉剩余寿命的故事,而徐浩宇也将小说里的一句话写进了遗书:“对我来说,去憧憬一个虚无缥缈的未来,不过是一个再天真不过的想法。”

《三日间的幸福》的出现,让徐世海反复思索着,尽管书中的文字流露着厌世的悲观情绪,但也很难相信,仅凭一部小说,就能让一个17岁的中学生产生轻生的念头。

05

有时,当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寻找真相的时候,答案或许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有时我们不经意间的一次发现,反而恰恰使我们渐渐步入真相的大门。

打开儿子的手机,徐世海发现几乎所有的APP都已被卸载了,而唯独留下一个搜索引擎。

当搜索引擎被打开的一瞬间,一部动漫作品的名字映射在徐世海的视网膜上,而这部动漫正是徐浩宇生前的浏览记录。

经过了解,《东京食尸鬼》这部动漫作品早已被列入动漫“黑名单”,而它也恰恰是出自日本,其内容是格外血腥与残忍。

然而,在徐世海以往的观念里,儿子喜欢的动漫无非就是普通的动画片而已,可如今当自己亲眼目睹这些惨不忍睹的内容时,他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哪怕是成年人看了这些内容都会胆战心惊,更何况一个17岁的少年。

一向阳光开朗的儿子怎么会喜欢看这些动漫,徐世海百思不得其解,他强忍着看完几集,愤怒之火瞬间在胸腔里点燃,他立即在朋友圈里发出了让家长们提高警惕的信息。

游戏、日本小说、日本动漫,这些都是儿子生前所热衷的东西,徐世海锁定了这些目标,并继续对其做着进一步的了解。

徐世海发现,儿子所喜欢的游戏、日本动漫都传递着“想要改写命运,就得让生命重新来过”的扭曲思想,而儿子生前所阅读的日本小说里也有着各种变态的心理描写,这让徐世海感到极度不适。

日记、游戏、小说、动漫,凌乱的线索无形中连成了一条清晰的线,而这条线均指向了一个隐秘、黑暗且让人不寒而栗的空间——徐浩宇生前所加入的聊天群。

06

徐浩宇生前曾加入过各种游戏和动漫的社交聊天群,而这些聊天群则是徐世海不曾了解的一个陌生世界。

根据观察,即使这些聊天群以游戏和动漫为主题,但也不乏有死亡的话题,其内容灰暗,语言蛊惑,聊天对话充满着对生命的漠视。

徐世海

越是接近黑暗的地方,越能让徐世海接近儿子死亡的真相。为了寻找答案,徐世海潜入了这些聊天群,以及其它类似的聊天群——约死群。

就这样,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混进了一些平均年纪在15岁至25岁的青少年聊天群,而群里的很多内容都是关于死亡的话题,这让徐世海不寒而栗。

一张张死亡的图片、一幅幅轻生的场景,各种鼓励“放弃生命”的思想,无数个幸灾乐祸的点赞,甚至有人相约自杀,负能量和消极思想充斥着这些聊天群,徐世海推断,儿子就是深受其害。

群里的每一句对话,每一张照片,都是那么触目惊心,让人难以置信,而这些内容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而言,无疑具有强烈的煽动和蛊惑作用。

在约死群里,有的孩子曾说过“我活够了”的言语,也有的孩子表达了“只有死才能解脱”的思想,甚至还有人散布如何“自我毁灭”的方法,更令人感到恐惧的是,有的孩子竟然说道:“我走了,你们来不来?”

让徐世海不解的是,这些衣食无忧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如此漠视生命,而自己的儿子之所以年纪轻轻就深陷沮丧之谷并最终走上极端之路,正是因为被这些消极的情绪所煽动。

为了能更加接近真相,为了能挽救那些被蛊惑的孩子,徐世海决定:哪怕再伤心,也要卧底约死群救人。

07

在约死群里卧底的时间越长,徐世海就越发觉得,每个青少年背后都隐藏着不同的困扰,而这些也正是他们深陷约死群的主要原因。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隐秘的角落,情感落空、沉溺网游、考试失利、家庭矛盾、校园欺凌、被骗裸贷、创业失败,这些问题给群里的年轻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他们无法摆脱或解决这些重重矛盾,长久以来造成精神上出现了抑郁,并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生活也不再抱有希望。

在这种悲观情绪的笼罩下,约死群无疑是这些青少年轻生的幕后推手,而群里的一些人以泯灭人性的言语鼓动这些孩子们以极端的方式躲避父母,逃避现实,并最终走向绝路。

对于这些思想尚未成熟、极易被误导的孩子而言,结束生命被误解为可以终止痛苦,但实际上,这就是居心不良之人的欺骗言论。

徐世海

震惊之后,徐世海以未成年的身份在约死群里潜伏着,每逢遇到情绪消极、言语极端且有轻生念头的孩子,他都会耐心开导,想尽一切办法挽救这一个个迷茫而脆弱的年轻生命。

有一天,徐世海在群里遇到了一位抑郁且有极端思想的女孩儿。在私聊中获得女孩儿的信任之后,徐世海收到了她“手臂上有密密麻麻的划痕”的照片。

经过徐世海的多次耐心劝说,女孩儿放弃了轻生的念头,从而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而这名女孩儿后来也被父母送到上海,接受正规的心理治疗。

经过了解,约死群里有精神抑郁倾向的孩子中最小的12岁,最大的25岁,大多数都集中在17—19岁,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都在念高中,他们之前往往都非常懂事和善解人意,对自己的要求极高,但由于无人倾诉,或者倾诉后得不到理解,他们习惯性地将心事埋藏在心底,久而久之造成精神上出现了问题。

08

自儿子去世后不久,徐世海就卧底在各个约死群里,而深夜11点则是群聊最活跃的时间段。

徐世海紧紧盯着屏幕上出现的每一条信息,可是,年轻人的网络世界对于中年的他来说,是一片未曾踏足的领域。

吐槽、聊歌、玩游戏,徐世海很难插上话,但他又怕因为“潜水”太久而被遗忘,于是他就时不时地发一些红包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一旦有人发出“想死”的信息,他就立刻采取行动——加好友私聊,尽最大努力劝解和疏导。

有一次,当一个孩子在群里发布厌世的言语后,紧接着有几十条怂恿信息冒出,见状后,徐世海力争劝阻,但没想到被群主踢出了群聊。

徐世海想尽一切办法挽救孩子们的生命,但聊天群里却总是有人怂恿孩子走上绝路,忍无可忍的徐世海在群里公开谴责对方,结果换来的往往是连续被踢。

据徐世海回忆,他先后被踢过6次,而每次被踢之后,他就申请新的号码,或者找熟人借号,重新入群。也就从这时起,徐世海意识到,如果想要挽救更多的孩子,就要讲究策略和不断地学习。

徐世海身旁的黑板上留着儿子徐浩宇生前画下的父亲

徐世海每天阅读有关青少年心理的书籍,浏览年轻人的朋友圈,上网学习网络用语,但凡跟年轻人有关的新鲜事物,他都会在第一时间里学习掌握。

准备越充分,应对也就越自如,只要看到轻生言论,徐世海就立刻启动救人模式。

一天夜里,一个男孩儿发出了“再见”的信息后便爬上了楼顶。为了挽救这个男孩儿,徐世海苦口婆心与男孩儿聊了5个小时,直到凌晨4点,男孩儿回复“要出早操了,我已想通,放心”的信息之后,徐世海才长舒了一口气。

群里的消极厌世思想,就像隐秘的黑洞,在不断地侵蚀着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在约死群里卧底越久,徐世海越感到后怕。

徐世海

走路时攥着手机;睡觉时枕边放着手机;开车时收到消息,就立即靠边停车;即使入睡,只要手机一响,也要忍着困意在黑暗中回复……

尽管徐世海用尽全力地劝解着,但由于不良的情绪积压太久,一些厌世少年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被彻底说服,他们就像一个装满汽油的油桶,一旦遭遇火星就会立即引燃。

每逢遇到这样的情况,徐世海都会循序渐进地走进对方的内心,甚至直接告诉自己的真实身份,并站在一个失去儿子的父亲的角度上苦口相劝着每一个抑郁且想要轻生的孩子。

09

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研究总结出,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不和谐的家庭关系、父母过于苛责和严厉、学习和考试压力过大、被外界欺凌等因素,是青少年产生不良情绪和走向轻生道路的主要原因。

表面上,这些孩子只是因为各种失和现象才导致产生了厌世的消极情绪,但只要我们以冷静的思维去理性分析,才能真正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以及它背后始终存在的一个残酷事实——青少年自杀事件频频发生。

联合国儿基会和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全世界12亿10岁至19岁的青少年中,约20%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每7个孩子之中就有一个罹患心理疾病,每10个孩子之中就有一个罹患重度抑郁,而关于这些孩子的报告中显示,他们时常感到孤独、困惑、沮丧、痛苦,并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原有的兴趣。

由此,自杀则成为全球青少年的第二大死因,在全球每11分钟就有一个孩子自我结束生命,而在世界的近个国家之中,日本的青少年自杀事件明显呈上升趋势。

据媒体报道,年1月至10月期间,日本就有名青少年死于自杀,其所占比例最高的就是高中生,而这一数据也为历史新高。

虽然如今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家庭幸福的指数也逐年上升,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教育界乃至社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去年17岁儿子意外自杀,父亲忍痛卧底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