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剧组都爱“喊穷”,如《武林外传》、《太子妃升职记》之类的电视剧曾屡次因为“穷”而上热搜,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受欢迎。小成本而又高评价的电影中,仅耗资万的《不能没有你》确是可以占有一席之地。#安城叨书影#
在正文开始之前,先来看一组关于电影预算的数据,以便更好地认识“百万预算”对于电影行业的概念:《流浪地球》,耗资5.3亿;《我不是药神》,耗资万;《人在囧途》,耗资万……对于电影行业来说,少于千万即算得上“小成本制作”。
戴立忍的《不能没有你》则以一百万的预算,最终在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夺得了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年度台湾杰出电影以及观众票选最佳电影五个大奖;而后还被译为英语,传至海外。
影片讲述了一个在港边讨生活的穷苦男子,和他亲生却并不“合法”的七岁女儿之间,无法被分离的故事。为了争取女儿抚养权,他来回奔波,四处陈情,却一无所获。无助的他选择了抱着女儿,从台北天桥往下跳。
与以往台湾电影中浓重的艺术氛围不同,该片大胆地将艺术片与商业片融为一体,更注重于故事的表达。导演戴立忍把电影基调定为黑白,将一段清澈温暖的亲情缓缓道来,全方面展示属于小人物的简朴生活,却又在生活的苦难中,赋予他们不可抹灭的坚定和生命力,实在令人动容。
介乎商业与艺术片之间的新路
21世纪之初的台湾电影派别分明,要么就是大陆导演拍摄的,在台湾上映的商业片,要么就是一直陷在“艺术片”的困境之中的,台湾导演拍摄的“艺术片”。
而戴立忍走出了一条新路。
1、“成也萧何”,受台湾”新电影运动”影响,景深镜头的大量运用,使影片充满艺术气息;
台湾“新电影运动”受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新浪潮的直接影响,在题材、内容、结构、电影语言等方面都借鉴欧洲现代电影的理念和美学追求进行了现代性的探索。偏爱从现实生活中取材、突破传统的戏剧式结构、长镜头和景深镜头的大量运用等,都成为台湾“新电影”导演们的创作自觉。
《不能没有你》上映的年,是台湾“新电影运动”结束后的第22年。戴立忍仍然深受以杨德昌为代表的前辈的影响,在影片中表现出“有创作企图、有艺术倾向、有文化自觉”的特色。
在本片中,最具艺术气息的就是父亲李武雄的三次潜水场景。
第一次潜水时,他一跃跃入黑白色的深海中,只听得水流缓缓的流动声,看见细碎的气泡一股股往水面上冲;第二次潜水时,他仰头看见女儿一直趴在船头看着他,光线在海面上勾勒出她小小的影子;第三次潜水时,女儿已经被带走,他恍惚间又看到了那个趴在海面的影子,一时间分不清幻想与现实。
以潜水场景为代表的景深镜头还有很多,譬如父女俩骑车之时,被模糊掉的街景和车辆,又比如父亲抱着女儿上树摘芒果时,朦胧的树叶枝叶。而这些景深镜头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增添文艺气息,更能够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事物之间的实际联系,看到父女俩的温情只是暂时的,而分别的种子一直在暗中萌芽,从而保持事件在自然状态中拥有的多义性。
2、“败也萧何”,试图冲出艺术片的桎梏,在影片中利用“好莱坞手法”,照顾观众观感
我已经尽量在用好莱坞的方式来拍摄了,因为台湾地区的观众看好莱坞电影比较多,我当时就想说一定要用他们熟悉和接受的方式来拍,这样他们才不会感觉到闷。——戴立忍
由于“新电影运动”中,影片漫长而无声的镜头极多,暗含着导演的暗喻和象征,而又极具浓厚的思辨色彩和苦口婆心式的教化姿态,无疑与当代观众有着较深的隔膜,所以单纯的艺术片道路使行不通的。
因此戴立忍在影片中运用了一定的“好莱坞手法”,少用长镜头,多用分镜,尤其是在两个人物对话的时候。至于镜头,也都带着一定的导演的换位思考在里面。
譬如父女俩到户政司处理户口问题时,父亲与工作人员的对话时,就呈现出一种摇摇晃晃的第一人称视角。我们无法看到对话中的两人同时出现,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视觉上的乏味感,更添一种动态的观感,使读者更容易专注于影片本身,去体会情节的发展和人物之间的激烈冲突,去思考镜头之中对话的意义。
3、有机结合,用商业的方式讲述一个艰涩的题材
所谓“商业的方式”,指的就是“讲一个好故事”,而“艰涩的题材”,指的就是父女俩所面临的社会结构里的问题,也就是边缘人群的户口、上学问题。这样的设计就好似把一颗药裹上一层厚厚的糖衣,只要故事够好看,口感够好,内核里的东西,观众都愿意接受。
戴立忍在影片中运用了“追溯法”表现人物冲突。
所谓“追溯法”,指剧中某些情节早已发生了,而幕启之时正是结果展现之时,剧情发展达到高潮之时,而前因则通过剧中人物回溯的方式呈现出来。
在影片的最开始,电视台播报了一则父女俩跳桥的新闻,导演展现出父亲痛苦的呼号,一下子抓住观众的好奇心,仿佛剧情已到了矛盾激化的最高潮;再以平淡的叙述方式,将父女俩平时贫苦但温暖的生活状态铺陈开来,使人物形象逐渐骨肉丰满;随之呈现父女寻访的过程,展现出一个个矛盾形成的过程,补充观众认知中的空白,使之逐渐牵挂人物的走向;矛盾爆发之时,也是最多意外和转折出现之时。讲好一个故事的同时,他不放弃那一点对艺术的追求,于是有了这样一个结尾:父女两人分别三年后终于重逢,一个在船的这头,一个在岸的那头,一点点靠近。这是全剧最长的一个镜头,是一个艺术化又有力的收尾,兼顾了商业和艺术性。
镜头对焦于底层人民:即使生活贫穷困苦,但只要有一点光,他们仍然能展现出韧性的生命力
看完《不能没有你》像带着一个延迟炸弹回家,在你静下来的时候炸开,且余震不绝。这个事件绝对和你我有关。——柯一正(台湾导演)
1、父女之间,流淌着一种温暖干净的氛围,即使身处在脏乱差的环境中,两人也时常带着笑
这样的镜头出现过很多次:在无忧无虑的时候,父女俩相视一笑,一起踩在一个脚盆里,用脚洗着衣服;在奔波解决户口问题的时候,天上阳光正好,父亲笑着骑着电动车,女儿在后座活泼地指着路边地风车;在矛盾一直无法解决的时候,父亲焦急地打着电话,目光却一直看着店里吃面的女儿。
而这一切的一切,发生在他们贫苦困难的生活里,哪怕住的房子是政府的废弃仓库,随时可能会被收回;哪怕父亲一直处于失业状态,连潜水的工作都是无证上岗;哪怕打击一个接一个,他们仍然怀着希冀,不愿和对方分开。
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他们都能笑出来,只因为有着对方在身边。在这对父女之间,生活环境是否优越反而不是重点,这种纯真澄澈的亲情还在,还能对对方好,才是最重要的。
阿财帮父女俩想办法2、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好友阿财都在各方面给予他鼓励,友情的滋养支撑着父亲李武雄不至于绝望崩溃,而是努力生活。
在故事的开始,就是好友阿财帮忙瞒着李武雄的“无证”事实,李武雄才得以有份糊口的工作;而后,也是阿财出主意,让他去找已当上官了的小学同学林进益,寻找一条合法养育女儿的途径;也是他,在看见一群人对着电视中的李武雄指指点点时,愤怒地与他们打了起来。
这样的义气和不离不弃,无疑也是令人感动的。
要知道,李武雄和他的朋友阿财,都是属于台湾社会中的边缘人,是存在感薄弱的、时常被人忽略的不重要的存在。
但同样,他们也是“人”,这种“关怀”我不认为是“同病相怜”,我更觉得是一种“善良”。正因为见证着父女俩的人生,而更不忍心置身事外,因为作为李武雄的唯一朋友,他更应该担起责任。
讲述的绝不仅仅是亲情:以冷静笔调,再现苦难背后的推手
有很多人看过影片后不止是“泪流满面”,更是“义愤填膺”,认为这部影片是赤裸裸的现实主义,嘲讽当代台湾制度上的僵化,讽刺那些麻木的看客。而这确实也是导演戴立忍的用意之一。
影片通过人物冲突,指出了暗含在生活中的几种日常暴力:
婚外生女的母亲拥有私生女的抚养权,养育女儿七年的父亲却没有这项权利,这是法律上的暴力;体制内的人按照程序办事,脸上带着如沐春风的笑,但办事过于机械,这是程序上的暴力;旁观的人兴奋难言,看热闹不嫌事大,反而对身处苦难的人进行嘲讽,这是言语上的暴力。
除此之外,戴立忍还以另一种方式,展现社会对于以李武雄父女为代表的边缘人群的忽视。
李武雄父女在政府破旧的房子里住了七年,期间没有任何人发现那间破屋里住着人;台湾南部的高雄市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属于底层的劳动人民,他们生活困顿,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温饱,连低保也没有;媒体报导的时候的用语是“一个不明身份的男子挟持了一位小女孩”,看李武雄蓬头垢面,他们便不惜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人。
如果仅仅是描写父女温情和他们遭遇的苦难,显然不够打动人。只有让苦难背后的“吃人怪兽”露出锋利的牙齿,让观众看到那嘴角淌下的血渍,这样的观感才足够触目惊心。
观众靠着亲眼所看到的一个包装好了的故事,仿佛亲历了人物的苦难。而导演借李武雄喊出的那句“社会不公啊!”,则尖锐地将影片背负的沉重主题挑开了一角,剩下的联想和深入思考环节,交给了观众。
“电影真的能影响生活”
巴西电影《上帝之城》直接影响了《不能没有你》的创作。巴西总统深入到了电影里提到的贫民窟里,去解决里边存在的问题。那个时候,他真正意识到,原来电影真的能辐射到社会,影响到生活。
但他也许没想到,李武雄父女的经历,是对任何一个观影者都有启发的。
它告诉我们:平凡生活也有快乐,不必抱怨。
就像处于简朴平凡生活中的父女,他俩没有一人是抱怨着的,一直带着笑去迎接每一件事,迎接新一天。而正是因为他们的苦难,这样的乐观和韧性才更显得熠熠生辉。
我们见过不少满身负能量的人,不管大事小事,总爱把“好烦”挂在嘴上。念叨久了,不管这件事的解决是不是真的存在困难,他主观上都是消极处理的状态。
因此,当麻烦落到我们头上的时候,一定要压住抱怨的心情,心平气和地去处理矛盾。但同时,也要给自己做好心理疏导,负能量的疏导不一定要通过抱怨的方式,还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运动疏解等其他方式来完成。
它告诉我们,个体难以对抗时代的潮流,但随波逐流的同时可能会被时代的浪潮淹没。
我们很明显地看到,父亲李武雄并不知道要怎样按照社会的要求做,才能留住女儿。他的无助与惶恐,恰恰是个体在面对时代洪流时最为正常的反应。
我们还会面对很多时代的潮流,譬如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自媒体的兴起与纸媒的衰落等。若是随波逐流地顺应这股浪潮,很多职业很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而纸媒也会一直陷在传统的误区里,渐渐与读者拉开距离。
因此,我们必须在一个浪潮涌来之时,正视我们的恐慌与害怕,并敢于与这股浪潮做对抗。只有迎着风浪勇往直前,才能在对抗中一点点找到自己的位置,
它也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境,请珍惜身边美好的人事,并把它当作动力。
令父女俩沉下心来好好生活,并最终如愿以偿相见的,是那股“一定要见到对方”的执念,我们常常称之为“希望”。
我们也经常给自己奖赏,比如考完这场考试我就出去吃大餐,完成这个业绩就清空购物车。这样的行为可以叫做“奖励激励”,是一种正向的反馈机制。
正是因为生活中存在着这样的美好,我们目前所受的苦难就是有意义的。就像尼采所说的,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结语:
影片看到的始终是别人的人生,回到现实,我们终究会过上自己的人生。
你会不会想到这部影片的原始素材,那个“新闻事件”里的人究竟怎样了?你会不会想,假如自己遭遇了这些,会是怎样的感受?
世上确实没有感同身受,但影视、书籍等作品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更多的人能更容易地,理解到别人的不易,从而拥有同情心,拥有悲悯。
同时,它们也在以自己的方式,支撑着现实中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