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昨日的深圳风急雨骤,深圳湾上一片雾霭沉沉,而当记者在风雨中穿过迷雾,来到蛇口邮轮码头的岸桥边上,视线中赫然出现两个庞大的“海上巨兽”,它们安静地停泊在港口中,如同沉睡的鲸。
这是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和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用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而“深海一号”上搭载的,正是大名鼎鼎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这些堪称海洋上的国之重器。据悉“天鲲”“蛟龙”这次现身深圳,是为了出席10月15日至18日在深圳举办的“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以下简称海博会)。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纳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轩慧
国之重器深海蛟龙
昨日,“深海一号”船顺利完成年度南海专项设备海试第一航段,靠泊深圳参加海博会。当天下午,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登上了“深海一号”,与国之重器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深海一号”是我国首艘按照绿色化、信息化、模块化、便捷化、舒适化和国际化原则自主设计建造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用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船长90.2米,型宽16.8米,续航力超过海里,具有全球无限航区航行能力。“蛟龙号”维护保养机库在该船的尾部,该船不仅可为“蛟龙号”深潜作业提供合适的水下、水面支持,还具备数据、样品的现场处理和分析能力,还可以在室内完成维护维修工作。
国际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邬长斌介绍,除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海一号”还可同时搭载“海龙”系列无人缆控潜水器和“潜龙”系列无人无缆潜水器,具备“三龙”系列潜水器同船作业能力,可充分发挥其在深海科学考察、海底资源勘查、深海生物基因研究领域独特技术优势。
在“深海一号”上,记者看到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年国家“”计划设立专项,启动了“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历时7年。“蛟龙号”的研制突破了大深度、远距离、多制式、高速率水声通信技术,攻克了深海复杂环境下的精准操控、精确定位与精细作业关键技术,解决了深海复杂环境下的控制与作业难题,其悬停定位功能为国际大深度载人潜水器首创。
邬长斌告诉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蛟龙号的研制与应用,增强了我国研制深海装备的信心和决心,开辟了载人深潜深渊科学研究新领域,推动了深海浮力材料、推进器等的产业化发展,为我国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蛟龙号”已完成陆上技术升级工作,即将搭乘专属新母船“深海一号”开展后续海上试验。“深海一号”在完成南海专项设备海试后将正式进入业务化应用,这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天鲲号”挖掘能力亚洲第一
“天鲲号”到达深圳的时间比“深海一号”早了1天,10月12日,这艘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就抵达了深圳蛇口邮轮母港CR2码头。
“天鲲号”是我国首艘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款绿色环保、髙效智能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其输送系统能力世界第一,挖掘能力亚洲第一,适应恶劣海况能力全球最强。
“天鲲号”的挖掘能力有多强?“天鲲号”党支部书记霍宗杰是这样告诉记者的:“40分钟就能挖出一个一米深的足球场。”据霍宗杰介绍,“天鲲号”自年12月11日开工建造,融合了当前世界最新科技,是国家工信部立项的科研项目,为双桨、双转动导流管、全电力驱动的自航绞吸挖泥船,全船布置、柔性钢桩台车系统等技术国际先进,三缆定位系统、航行视线问题解决等技术国际领先。
“天鲲号”装备了亚洲最强大的挖掘系统、最大功率的输送系统,绞刀功率千瓦,配置通用、黏土、挖岩及重型挖岩4种不同类型的绞刀,不仅可以疏浚黏土、密实砂质土、砾石、珊瑚礁,还可以开挖单侧抗压强度50兆帕以内的中弱风化岩石。泥泵输送功率达到千瓦,为目前世界上最高功率配置,最大排泥距离米,泥泵远程输送能力居世界首位。
“天鲲号”装配了当前国际最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并具有全球无限航区的航行能力和装驳功能,可实现自动挖泥、监控及无人操控,将极大提高作业效率,适用于沿海及深远海港口航道疏浚等工程。
据了解,“天鲲号”在深圳期间将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登船“零距离”接触这艘“国之重器”,届时还将在船上开展科普宣教活动。10月18日下午,海博会还将举行“天鲲号”启航仪式,“天鲲号”将从深圳出发奔赴钦州,投身到钦州港东航道扩建工程一期工程中。
“蛟龙号”威水史
年7月,“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创造了下潜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也创造了当时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一举使我国成为继美、俄、法、日后第五个拥有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实现了我国载人深潜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年至年,蛟龙号先后在我国南海、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区开展了应用下潜,作业覆盖海山、冷泉、热液、洋中脊、海沟、海盆等典型海底区域,深海科技成果丰硕,获取了海量珍贵视像数据资料和高精度定位的地质与生物等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