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玻璃可以在自然界中存在多久什么时候玻璃的
TUhjnbcbe - 2024/12/25 16:39:00
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1222/s2uu5x3.html

综述

在我们阅读穿越小说,或者看穿越相关的电视剧的时候,那些来自现代社会的穿越人士除了背诵经典的唐诗宋词,以此作为彰显自己文采和文学素养的工具,还会给古代人带去一些现代工业。

比如说肥皂,这几乎是穿越剧情当中的必备“致富手段”,因为古时候没有肥皂制品,周朝时期的人们会用淘米水来洗头洗澡,到了秦汉,人们除了用淘米水以外,还会使用到皂角,即我国特有的树种之一,用它泡水可以清洁头发和衣服。

在后来,人们将豆子磨成粉状,制成细丸的形状,称之为“澡豆”,以此来洗澡,也就是说在很长时间里,古人都没有出现肥皂这样好用的洗涤用具,也难怪穿越者们会将其作为必备法宝了。

而除了肥皂之外,另外一个致富秘诀必然就是玻璃了。不同于现代随处可见的玻璃那么普及和廉价,古代的玻璃几乎是只有皇室或者是非常尊贵的贵族才能拥有的宝贝,甚至是一种门面,是评判一个家族是否“高人一等”的象征。

比如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就曾将这个现象写进了小说当中,因为家中将会来一位尊贵的客人,贾蓉便讨好王熙凤,想要借一个玻璃制品来提提自己的身份。

现在的我们必然不会再在意那些价格低廉的玻璃,只是有时候如果我们去海边玩耍,偶尔会捡到玻璃做成的漂流瓶,甚至有些科研人员潜水也会在海底发现很多的玻璃制品,除了这些,考古学家们还常常从古墓,或者是古代沉船中发现玻璃制品。

这些玻璃似乎并不会遭到岁月的侵蚀,哪怕过去了许久,也照样光彩照人,洗一洗再擦一擦,只要没破损得厉害,就能像刚开始那样,令人不禁感叹,看起来如此易碎的玻璃居然这样恒久。

玻璃的发展

第一个制造出来玻璃的人是古埃及人,距离现在年大概有多年的时间,那个时期的古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烧制出来的物质多来自于石英,被当时的他们叫做是“费昂斯”。

从考古学家们从年前的相关遗迹里发掘出来的古物我们就可以看出来,那个时候的人们所使用的“费昂斯”大多都是小玻璃珠。

我国西周遗址中发掘出来的人造彩色珠子也有点类似于费昂斯,但并不算是真正的玻璃,我国最早的玻璃可能是出现在春秋末期,也就是说我国的玻璃其实有大概多年的历史。

各个时期的玻璃都有着不同的名字,其中最常被用到的就是琉璃,而“玻璃”这个被现代所使用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并且不是称呼本土的玻璃制品,而是从西方进口的钠钙玻璃。

在很长一段时间,玻璃其实都属于是奢侈品,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直到年,有人研究出了如何制造出大块玻璃的方法,也因此,玻璃不再被人“捧到天上”,而是成为了人人都能使用的、漂亮又干净的生活用品。

一开始由于制造玻璃的原料中含有少部分的铁元素,从而导致玻璃呈绿色,这在好几百年都被人们以为这就是玻璃这种材质所具有的颜色,就像黄金、白银等金属材质一样,颜色是固定不变的。

一直到后来人们在制造玻璃的时候加入了其他元素,这才发现原来玻璃还可以变成黄色、紫色,而根据光学理论,黄色和紫色处在色环正对的位置,是互补色,互相混合时颜色会被抵消,从而成为白光。

在现代社会,通过在生产中加入物质的方式,我们就可以改变玻璃的成分,能制造出具有各种颜色,有着不同性能优点,以及用在不同方面的玻璃材质。

比如钢化玻璃,这种玻璃比普通玻璃的强度要大4到6倍,不像后者那样不小心一碰就会摔碎,而且比较抗震裂,哪怕是真的打碎了,钢化玻璃也不会有容易扎伤别人的尖利棱角,非常安全。

玻璃在自然中可以存在多久

玻璃具有极高的稳定性,这是因为它最主要的组成成分——SiO2(二氧化硅),而根据不同用途和性能的玻璃,所具有的其他元素也不尽相同。

其中二氧化硅的性质稳定不活跃,只与少数的物质发生反应,常常被用在化学实验中,盛放各种腐蚀性化学材料,但是二氧化硅会与氢氟酸发生反应,不能用来装氢氟酸这种化学物质。

同时,除了玻璃的化学物质比较稳定以外,其实还因为它的结构也比较稳定,内部有着“硅氧四面体”这种构造单元,由中间的一个硅和与它相连接的四个氧形成了四面体结构。

也正是这种较为稳定牢固的构造单元,我们才能得到一个非常稳定、难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玻璃,而且表面还无比光滑,不管在里面装上什么都不会泄露。

然而玻璃虽然比较稳定,却依然会和少数的元素发生化学反应,比如它主要的成分就是酸性氧化物,一旦将其放在故意“针对”它的强碱环境下,玻璃当然无法坚持太久,可能没过多长时间就会因为被腐蚀而被损毁。

也因此,如果在玻璃保存完好,没有遭到碰撞,并且非强碱环境的前提下,玻璃甚至可以在自然中完好地存在百万年以上的时间。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从多年前的古埃及遗迹中发现玻璃珠子,也可以在距今多年的古罗马遗迹里发现至今完好无损的玻璃瓶。

但是这是在种种的前提之下所做出的假设,尽管自然环境下绝大多数也不会存在强碱环境,可玻璃依然很有可能在自然中被打破其稳定的结构,这并不是指从化学层面上,而是——物理。

自然环境中的玻璃

事实上,相信几乎所有的人们都能够知道,除了少数比如钢化玻璃等经过了专门处理的玻璃以外,绝大多数的玻璃都是易碎的。

这其实是因为玻璃是一种无定形体,如果是从微观结构来看,它内部的原子排列却十分不规则,是杂乱而无序的,看起来与玻璃坚硬的表面所呈现出来的固体不一样,反而像是液体。

年我国汪卫华院士认为,其实玻璃可能就是一种液体,只是它并不像普通液体中的原子运动速度那么快,而是十分缓慢,但依旧在运动中。

他表示,如果举例子来形容玻璃与普通液体中原子的运动区别,那么就相当于是地球上的蜗牛移速,与超过火箭的速度。

因此,玻璃的元素分子结构并不如固体那么密集而牢固,硬度也较弱,如果玻璃与分子结构更加密集的物质发生碰撞,那么玻璃就会破碎。

在自然界中,其实高分子结构的力量有很多,比如能够在长时间的侵蚀下改变地形的风力,比如具有强大冲击力度的水流等等,而在这些力量的影响下,玻璃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碎片被磨平了棱角,变得光滑,慢慢变成更小的沙石,最后消失。

但可以想象,这种影响必然是非常缓慢且持久的,或许要经过上百万年的时间。

除此之外,玻璃并无法被降解,因为没有一种微生物或者什么能够消化玻璃,它也不像是木头一样可以进行氧化反应,慢慢降解在自然里。

而且玻璃还没有熔点,在超过℃的高温下只会软化,成为粘稠的液态,但是它不会蒸发,也就不会消失。而当它冷却,原本是液态形状的玻璃就会定型,就像是有些人会回收玻璃,从而将废弃的玻璃经过加工重新做成新的玻璃制品。

或许除了漫长的等待以外,只有通过地球的板块运动,将这些玻璃深埋地下,在各种地质活动下被不断挤压、碾磨,直到彻底被分解。

虽然塑料也属于是难以被降解的物质,但是它并不像玻璃那样稳定和无害,塑料燃烧会释放出有毒气体,比如甲苯,严重的话会导致人类失明。

同时如果塑料被埋在农田里,它不仅会影响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还会使得不小心误食塑料的动物死亡。

在海洋中,由于人类不加节制地在里面丢弃塑料制品,已经有许多海洋环境受到了污染,并且经常会有海龟、海鸟等生物将漂浮在海中的塑料袋误认为是水母等食物,从而吞下塑料袋,造成消化不良,导致器官衰竭而死亡。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按照目前的趋势,或许在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就会超过海洋生物的数量了。

结论

玻璃比起塑料而言,无疑是比较无害且安全的材料,它在大自然里虽然不会被降解,存在的时间很长,但是危害极小,可能最大的威胁就是可能会划破不小心碰到它棱角的动物。

然而随着时间的变化,风力和水流等等外物的侵蚀,再锋锐的玻璃碎片也会慢慢变得圆滑,成为圆润的如同石头一样的形状,不再伤害动物们。事实上,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回收利用玻璃,非常符合当今社会提倡的可循环利用的绿色理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玻璃可以在自然界中存在多久什么时候玻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