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该船被誉为中国潜艇救护神,我军可对海
TUhjnbcbe - 2024/12/31 18:24:00

不同于水面战舰,在受到攻击时舰员还能弃船跳海赢得一线生机,潜艇如果沉没艇员的生存希望往往非常渺茫,因此潜艇救援一项是世界性难题,怎么营救沉入海底数百米的潜艇向来是各国海军的一大重难点。

长兴岛号救生船和潜艇演练

近日,军网报道了长兴岛号远洋打捞救生船的事迹,该船排水量1万多吨,年5月入列北海舰队,被誉为潜艇“救护神”。常年担负着援潜、救生、探摸、打捞的特殊使命,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4次。

其中提到,在一次三级援潜演练中,潜艇在释放失事浮标时,未能将对接平台与救生钟相连的引缆带出水面,时任潜水长李树立即穿戴装具,第一个下水...,最终牵出引揽顺利完成救援。文中提到的救生钟,是一种舰艇救援设备,由救援船携带和释放,在操作员的操作下和失事潜艇对接,艇员进入其中,被救援船牵引出水从而逃生。

操纵机动型救生钟准备对接

年8月,进行了模拟米饱和潜水实验。实验于8月18日开始,21日上午加压至米,潜水员生理心理和设备状况良好;21日下午加压至米,在此深度停留49小时;23日上午潜水员按计划进行巡潜作业,最大深度达米,23日晚开始减压,9月6日潜水员安全出舱。米模拟巡潜深度、米氦氧饱和模拟潜水实验的成功,打破了日本米的巡潜深度,创造了亚洲纪录。

以上所说的米指的是模拟舱饱和下潜深度,米指的是巡潜深度,也就是潜水员出舱作业的最大深度。模拟毕竟是模拟,和实际操作有巨大出入,年1月6日,北海舰队某救生支队在某海域成功完成了潜水装置米饱和潜水,和.2米的巡潜深度试验。标志着中国从此拥有了在多米深海进行潜艇救援的能力,着实不易。

进行水下焊接训练

近年来,最惨痛的案例当属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年8月12日11点多“库尔斯克号”在巴伦支海参与演习时发射鱼雷失败自爆,引起连环爆炸和大火,最终沉没。由于时间耽误过久,最终艇上全部遇难,包括11名舰队高级将领。

年8月13日4点多,俄舰声呐就发现了沉没在巴伦支海海底米处的“库尔斯克号”,并用浮标对沉没位置做了标识。如此时紧急救援完全没问题,该艇采用双壳体,体量又如此庞大,即便沉入海底,其艇内氧气也足够维持三五日,然而,俄军缺乏相应援救设备,一筹莫展。两天后俄电视台首次对外报道,外界才知晓此事。

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艇首惨状

8月17日载着英国LR5救生艇的保障船驶往失事海域,8月20日俄军同意挪威潜水员乘坐LR5救生艇下潜,但经过潜水员最终确认此时艇员已全部身亡。从失事到潜水员下潜营救,整整过去了8天,若能早点救援相信会有部分人员生还,时效性是潜艇救援的第一要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也曾发生两次重大潜艇事故。年,那时中国只有8艘潜艇,12月1日号潜艇正在进行演练,下午1时40分,潜艇上浮时与“衡阳”号护卫舰舰艏碰撞,艇桥被撕开,霎时海水涌入…,仅3分钟便渐渐沉入40米的海底,因技术落后,海况复杂,三天后才重新测定到潜艇位置,丧失了第一救援时间,包括艇长在内的24名官兵全部遇难。

年,号“明”级潜艇正在充电,却不知进气阀因故障并未打开,柴油机开始大量吸走潜艇内部氧气,不到两分钟,艇内氧气消耗殆尽,此时舱盖因气压顶着无法从里打开,艇上70多名官兵最终全部窒息身亡。

1
查看完整版本: 该船被誉为中国潜艇救护神,我军可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