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和宇宙一样,充满着许多未解之谜,为了触及到那些还未开发过的处女地,人类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但海洋和宇宙又不太一样,因为即便是没能彻底地摸清海洋规律,那浩瀚无垠的海平面依然能为人类带来运输便利。但是海洋实在是太大了,它可以成为人类贸易沟通的平台,也可以成为猖獗海盗的棋子,所以很多国家都在自己的海域设立了相应的海上交通安全法,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自然对海上运输也是非常依赖的。
据央广网消息,我国在原有的《海上交通安全法》的基础上定下了新规矩,双喜临门的是,我国国产的新概念潜水器也完成了在南海海试的成功验收。
“新规矩”新在哪里
我国的海上交通安全法的首次颁布是在年,海安法颁布的出发点就是要通过构建起更加安全的海上管理体系、保障船舶的航海安全以及维持海上资源运输的通畅,最终达到稳固我国海洋合法权益、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目的。海安法的实行确实也让我国的海上利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但是与时俱进也是必须的。随着国际贸易来往的越发频繁,原来的海安法也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为了扩大海安法的覆盖范围、提升海安法的管束能力,我国对海安法进行了全面修订。也就是说在海安法颁布了38年后,中国在原有海安法的基础上,进行查漏补缺,同时立下一系列新规矩。
《新海上交通安全法》共有10个章节,条法文条款,此次更新的方向主要是针对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方面,分别是事前的制度防范、事中的加强监管,以及事后的应急处理。而针对这三个方面的修订内容则体现在优化海上的交通条件、规范海上交通行为规则等。落实下来的话将具体表现在海上交通责任的追究,同时对海上交通船只的登记、检验,船只的航行安全以及船员的安全保障、海洋交通道路的防污染治理可以说是度全方位的修订强化。
新海安颁布之后将会可预见地为我国切实履行国际海事公约义务起到不可忽视地作用。同时为了保证新海法的贯彻落实,我国还配套颁布了四个规定、一个办法。
新概念潜水器完成海试验收
为了能够更深入地探索海底世界地奥秘,我国在研发潜水器上可没少花功夫。浙江大学陈鹰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水下直升机”的概念,这个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在新概念里,这款潜水器不仅能够长期停留在海底工作,同时能够完成自由掌控起降、定时定点悬停、全方位转向以及贴地航行等传统AUV难以完成的任务。概念提出后,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多个高等院校及科学机构参与研制。
近期,已经完成交付的首个水下直升机在我国南海海域迎来了它的首次海试,海试期间成功自主下潜到海底米的深度,并且成功完成了各项概念内的各项功能验收,虽然此次海试过程中依然出现了水下停机坪布放难度大的问题,这依然能够充分证明水下直升机技术的可行性,并且也为后续改进水下直升机技术提供了更加明朗的方向。
中国各项科技领域不断突破国际桎梏
科技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美国之所以那么强大,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扎实的经济基础以及强大的军事能力,更离不开他们多方面的科技领先。而中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始终将自主科技研发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因为技术可以从别的国家买到,但核心如果自己不掌握在手,那么永远都没有主动权。
可以说水下直升机海试验收的成功也代表着我国潜航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对我国科研团队进一步开拓海底领域价值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不仅在海底事业上中国科技有所突破,在航空领域中国同样在不断进步,例如一直为人们所熟知的大型科技波音系列,在技术上一直是被美国等航空科技大国所垄断的。但是近年来,我国的航空事业也在大步向前,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打飞机与宽体客机也接连不断地问世,相信等到技术醇熟以后,中国的航空领域也能彻底摆脱欧美国家的桎梏,让中国制造遍布世界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