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西塞罗做人要恰当
TUhjnbcbe - 2025/3/12 16:57:00

老蝉按:在这个“每个人都能流行十五分钟”的碎片时代,有些人却注定希望是时代的潜水员。他们时刻与时代保持着必要的距离,只有在氧气耗尽前才浮出水面。

Sieg曾经是这样一个人,这是他在BBS时代的名字,那时,他在互联网上纵横捭阖,通吃文、理、艺术---写小说,写代码,搞设计,跨界融合,无所不能,也一无所能,最后果然沉了下去,再也没了动静。

近日,七格的《脑洞大开的哲学简史》(原名《哲学乘桴记》)正式上架,正是其十余年反思后的新作。惊喜之余,获得七格授权发布,以飨哲园读者。

七格按:十年之后,重新看自己年轻时写下的这些鲁莽文字,深愧当时年少气盛、张嘴就来。所以这次绝大多数哲学家,基本都是推倒重写了一遍。当年太无知,也太狂妄,好在现在有一次可以弥补的机会,让我不至于终生懊悔。

也许再过十年,回头再看这次所写内容,依旧会哑然失笑,想就这点水平,还好意思普及哲学,但那也是十年后的自我批评了吧,至少我现在是认真校订了每一篇,争取让每一个哲学家,归位到他们应有的位置,当然,这里面有我的哲学态度,这个态度是偏分析哲学的,偏数学物理的,尽管在校订时,我努力提醒自己,不要太偏,要兼顾一些,要懂得平衡的艺术。但后来也就放弃这打算了。我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愿望,那就首先满足一部分人的愿望,至少其中有我自己的愿望。反正天下和我哲学态度相左的学者多的是,有他们在,我再怎么偏激,到头来终究是能够中庸。

感谢编辑记得我曾写过这些文字,他说他想让读者接触一些不一样的知识。让这些哲学家在各种奇特的角度下被观察与评价,虽然这是对哲学史的一次扰动,但是,我要让哲学史能照进未来,就必须先点亮它的过去。

这些哲学家,他们有英雄有叛徒有君子有小人,可是在文字之外,他们将恢复他们在生活中的本来面目,不受任何后来者的评论影响,这是我对历史舞台最小心也是最大胆的一次处理方式:在时间长河里,任何过去的历史都是电影,任何历史中的人物都是演员,散场时,只请观众不要遗忘雨伞和皮包。

以下文字选自《脑洞大开的哲学简史》

第三十二天西塞罗

西塞罗(Cicero)

公元前年—公元前43年

古罗马的阿尔庇努姆

“做人要恰当。”

西塞罗的口才是无以伦比的,在他当上罗马执政官的那段时间,就曾凭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平息了一场民众和骑士互掐的剧场风波。那时候,骑士作为刚刚崛起可以和元老平起平坐的新贵族,特别需要获得人们的尊重。为照顾这种情绪,当时另一个罗马执政官规定,剧场里要专门设一些VIP座位,就安排在那些元老座位后面,大约有十四排,全部特供给骑士。在今天,我们可能已经习惯剧院头几排总被那些来路不明的头面人物霸占。但在那时的罗马,人们都还是愣头青,气不忿,想你骑士怎么着,不一样两根胳膊两条腿么,前几排被元老占了我们也就罢了,你们也挤过来压迫我们?一占还占十四排?敢情老百姓都被挤在最后几排,挤不下还只能买张挂票挂墙上看戏了?不行!所以当那个搞出这馊点子的执政官进入剧场时,人们集体发出嘘声。那些骑士起初倒也有风度,不拔剑也不杀人,只是一个劲鼓掌,想用掌声压过嘘声。当然,很快嘘声就又盖过了掌声。这样你来我往几番较量之后,结局自然就离要出人命不远了。

西塞罗也是厉害,把闹事的全部请到附近一座神庙前的草坪上,然后开始发表演说,试图平息纷争。他声音嘹亮,说话风趣,也许时不时还会来点段子。反正最后民众不仅被说得没了脾气,还返回剧院,和骑士比赛看谁鼓掌鼓得响。

西塞罗流传最广的散文,就是他的三论: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据说它们达到了古罗马散文的巅峰。前两篇可圈点的地方就不少,还时有金句。比如在第一篇里,他就写下:“青绿的苹果很难从树上摘下,熟透的苹果会自动跌到地上。人生像苹果一样,少年时的死亡,是受外力作用的结果。老年时的死亡是成熟后的自然现象。”这样平静勇敢地看待自己的衰老与死亡,还是很不错的,颇有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意境。可惜的是,行文至末,西塞罗还是软弱下来,去诉诸灵魂不死来完成论证。真是有些画蛇添足。

三篇之中,最让人看重的是最后一篇。因为只有这第三篇:论责任,擦到了人类文明的神经末梢。

在第三篇里,西塞罗详述了战争的责任。他借他人之口,说出“在法律上不是士兵的人,没有权利和敌人作战”,这话其实对一切游击战和国家恐怖主义行为,都是一个强有力的约束。虽然西塞罗并没有就此展开法理上更详细的论述,要扣点分,但那种罗马人作为强大帝国而有的自信心,却骄傲地展露无遗。这种精神我们的宋襄公也曾有过,可惜他兵败了,不幸成了千古嘲笑的对象。然而雅典海军却因秉持这样的精神,不肯暗中焚毁曾一起联手抵抗波斯的斯巴达舰队,收获了所有公民的点赞,哪怕从此他们陷入绵绵无绝的内战,也在所不惜。

西塞罗敢这么断言,是因为在他之前,毕达哥拉斯曾有过一个信念。毕达哥拉斯相信:带有秩序感的kosmos也就是宇宙,不仅仅维持着我们人类外部的运作,也一样会影响我们人类自身的运作。西塞罗继承了这种信念。在他看来,人类的灵魂和宇宙分享着相同的秩序感。因此,如果天体万物严格按照节律在运行,那么人类社会也应该严格按照法律来维持。显然,这是交感巫术的一种表达方式,和我们董仲舒那套天人感应说是非常接近的,之后西方政治哲学里还会出现天赋人权这样的概念,一样也是出自这个巫术传统。

但是,西塞罗说的这个交感是先天就完成的,之后就不必保持持续通信。这一点,让西塞罗避开了董仲舒遇到的困境,不至于时刻都要求从天上得到某种神启。

这种与生俱来的秩序感,希腊人称之为“尤拉西亚”(ενταξιαν)。相应的,每一个个体的道德,也会被这样的秩序感所约束:西塞罗要求一切德行都应该在秩序感引领下,看起来非常decorum。

decorum,拉丁文本意是指在言谈举止穿衣着装上面让人感觉得体。翻译界普遍认为这个词语特别棘手,怎么翻译都无法表达出拉丁文的原意,英文有的翻译作proper(适当的、正当的),也有的翻译作be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塞罗做人要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