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部战区海军某防险救生支队组织潜水员在南海某海域进行大深度潜水训练。针对大深度潜水训练难度大、危险系数等特点,训练制定了针对性措施和方案,有效提升潜水员水下技战术水平。
01:13南海某海域,参训潜水员对潜水装具进行气密性检查。大深度潜水训练时,潜水员要承受水流和暗涌的冲击,大多数情况下都要借助潜水吊笼下潜,并与水面随时保持联络畅通,持续报告在水下的状态和感觉。
连接装备接头、水下行走、探摸搜寻这些在陆地上轻松就能完成的动作,在水下却异常艰难,会耗费潜水员大量的体力和精力。下潜容易上浮难,由于海水压力作用,潜水员身体内充满压缩气体,上浮速度过快就会在体内形成气泡阻塞,造成减压病甚至危及生命。上浮到一定深度后需要停留减压,通常下潜深度越深,减压所需时间越长,出水后还要立即进入加压舱进行水面减压,身体无异常后才能出舱。此次大深度潜水训练,在水下设置模拟失事潜艇对接装置等险难情节,潜水员身体机能和水下技能得到摔打锻炼。(总台央视记者林琳李一鸣姜佳佳)
(编辑金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