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帮助奋斗者号从万米海底浮上来什么秘
TUhjnbcbe - 2025/3/29 17:22:00
05:30

新华网北京4月28日电(记者袁晗刘厦)“在年轻的时候,能够遇到一个大事情,并参与进来,成为我们国家历史进程的创造者和见证者,这一点对我来说是特别骄傲的。”青年科学家严开祺很激动地说。

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米。作为“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结构系统的副主任设计师,科研之路如漫漫深海,青年科学家严开祺是如何踏上深潜材料的研发征途,并勇往直“潜”的?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新华网记者第一时间独家采访了他。

深潜之旅的初心

年,严开祺成为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材料化学专业一名大学生,四年后凭借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至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谈到硕士专业的选择,严开祺坦言空心玻璃微球力学性能研究在当时并不是一个热门的专业方向,难度极大,但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这个方向既有基础研究又有产业化,而且是跟国际最顶尖的团队在赛跑,我想去做这样的挑战。”

勇闯科研“无人区”

马里亚纳海沟,是已知的海洋最深处。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米。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潜水器第一次把3名国人送达地球的“第四极”,而“奋斗者”号也是人类历史上第四台抵达“挑战者深渊”的载人深潜器,更是其中能力最强、技术最先进的一台。

“奋斗者”号下潜的马里亚纳海沟一万米处,水压超过兆帕,相当于一个成年人背着1万辆1.5吨重的小汽车。”严开祺介绍。深潜器想要通过母船的拉力或者自身的动力实现上浮,宛如愚公移山。只有依靠一种又轻又抗压的材料产生浮力,才有可能在深潜器完成水下作业抛载之后,实现无动力上浮。这种技术被视为深潜器六大关键技术之一,实现该技术所用的材料为固体浮力材料,由空心玻璃微球加上树脂基材通过混合和热固化形成,其中空心玻璃微球既是产生浮力的关键又是抵抗万米海深高压的关键。

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被布放至马里亚纳海沟,向“挑战者深渊”的万米海深冲击。不仅仅是大众,科研人员也同样紧绷着神经

1
查看完整版本: 帮助奋斗者号从万米海底浮上来什么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