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海里真的有只怪物,一直在吞噬太平洋
TUhjnbcbe - 2020/11/25 0:12:00
本文转自网络,版权由原作者所有年11月24日深夜,所罗门布卡岛附近洋面,由阿里·伯克上校率领的美国国海*第23驱逐舰中队与香川清登大佐指挥的日本海*布卡岛输送部队展开激战,双方舰队都拥有5艘驱逐舰,实力对比并不悬殊,加上战斗模式是日*的传统强项——水面夜战,这样一来似乎日*又将取得一场完胜。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当战斗于25日凌晨结束的时候,虽然结果是夸张的3:0,但吃到完败苦果的却是日*。此战中,美*凭借正确的战术和新式驱逐舰的优异表现,一举击沉了日*“大波”号、“卷波”号、“夕雾”号3艘驱逐舰,己方则无一损失,这场战斗被日后的史学家称之为“圣乔治角海战”。值得一提的是,于本次海战中取得重大战果的美国国海*第23驱逐舰中队所辖的5艘驱逐舰全部为本文要介绍的“弗莱彻”级驱逐舰。反复博弈中艰难登场年秋,美国海*开始着手设计新一代(第五代)舰队型驱逐舰,在此之前,美国海*以年8月开工建造的“班布里奇”号驱逐舰为起点,已经先后设计建造了四代驱逐舰(相关内容参加本菜头条号原创文章《美国海*舰队型驱逐舰杂谈》)。在设计过程中,美国海*总委员会针对第四代驱逐舰的代表——“本森”级驱逐舰在建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问题即为舰体尺寸过大,在战斗中容易被敌舰炮火击中)而力主新一代舰队型驱逐舰必须走小型化、轻型化的路线。基于此,海*总委员会于年10月向相关方面发出了著名的“舰队型驱逐舰六问”,核心即为如何在小尺寸、轻型化的舰体上建造一级性能均衡的驱逐舰。实际上,这六个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美国海*总委员会对第五代舰队型驱逐舰的总体设想与大致要求。

第四代驱逐舰的典型代表——“本森”级

年10月16日,美国海*总委员会举行第五代舰队型驱逐舰设计思想听证会。会上,来自海*各部门的代表齐聚一堂,针对先前的“舰队型驱逐舰六问”中的问题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意见,经过讨论最终达成了如下共识。关于武器配置方面,第五代舰队型驱逐舰必须达到配备5门新式高平两用炮,搭载12条鱼雷及28枚深水炸弹的水准;航速方面,为了能够胜任航母护航任务,必须达到38节的最高航速;稳定性方面,由于“西姆斯”级驱逐舰在不到吨的舰体上配置了过重的上层建筑,导致必须在舰底配置压载铅块来提高稳定性,新一代舰队型驱逐舰如要解决此问题就必须选用大尺寸及重吨位舰型。这些共识加在一起,实际上已经把海*总委员会小尺寸轻型化的想法划上了句点,但总委员会显然不会就这样轻易放弃。听证会举行的次日(即10月17日),总委员会正式发布了“驱逐舰”的规格要求,具体内容如下:1、排水量不超过吨(还是小型化的路子),最大航速不低于36节,续航力要求为海里/12节;2、装备至少4门毫米高平两用炮,2座5联装鱼雷发射管,4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同时搭载28枚深水炸弹;3、稳定性问题必须得以解决,同时船体结构要进行加强,必须在恶劣海况下具备高速航行能力。以上述要求为基准,海*总委员会还提出了三项设计建议案:一号案以“本森”级为蓝本,对其进行改良以加强反潜能力;二号案为新设计案,装备4门毫米高平两用炮,同时加强了反潜与鱼雷攻击能力;三号案同样为新设计案,也装备4门毫米高平两用炮,但在炮塔布置方面比较灵活,包括统一的双联装方式及单装与双联装的混装方式。

总委员会是美国海*的咨询机构,通常由即将离任的将官组成,对美国海*的各方面都能施加影响

同年11月,美国海*修造局依据三项设计建议案拿出了6份设计草案,这6份草案全部由“西姆斯”级驱逐舰的设计案发展而来,不同之处在于1,2,5,6号设计案较“西姆斯”级扩大了舰体宽度,增加了稳定性,同时在炮塔的配置上,各方案也不尽相同。对于这6份方案,海*总委员会均不满意,他们认为草案中的设计在增加吨位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实质上的战力提升。虽然修造局全力解释造成吨位增加的各种原因(包括船体结构改进,重新设计动力舱段导致吨位增加等),但这6份设计案的前景依旧不被看好。

对“弗莱彻”级设计产生了较大影响的“西姆斯”级

不过,就在此时,“弗莱彻”级驱逐舰发展中最重要的转变出现了,相关设计人员向海*总委员会出示了一份非正式设计案。这份脱胎于第2号设计草案的非正式案与前六份不同,采用了平甲板设计,能够在不增加过多重量的情况下提供足够的船体强度。这份方案最后被海*正式接纳,作为第7号设计草案备用。11月24日,美国海*修造局依据7号设计草案又追加提出4份平甲板型设计草案,这4份设计草案全部是大排水量(其中10号案设计排水量达到吨),轻防护,单装炮塔,重雷装设计案。到了这个地步,加上英国海*已于二战爆发后宣布不遵守战前所有条约的限制。因此美国海*彻底将小型化方案抛之脑后,开始以吨的平台进行设计,此时的设计案已经较最初的6份草案大不相同,新设计案的排水量达到了吨,全长超过米,设计航速38节,装备有5门毫米高平两用炮,1门28毫米防空机关炮,4挺高射机枪及28枚深水炸弹,所有关键部位均由STS防破片装甲钢加以保护。年1月27日,美国海*部长正式批准了此设计案,一代名舰——“弗莱彻”级由此诞生。至年9月9日,美国海*先后向包括巴斯钢铁公司,波士顿海*船厂在内的12家造船企业下达了总计艘的庞大订单。日*偷袭珍珠港后,又追加56艘的订单,使得本级舰的建造总数达到了空前的艘。这艘驱逐舰构成了美国海*新一代驱逐舰中的核心力量,成为盟*强大海上战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巴斯钢铁厂建造的”尼古拉斯“号及”奥班农“号,”弗莱彻”级总计共建造了艘

总体性能建造完成时的“弗莱彻”级驱逐舰全长采用了平甲板型线型,混合骨架结构,干舷较高。同时大量采用了电焊工艺并减轻了上层结构的重量(如采用铝制舰桥),降低了重心。为了加强船体结构强度,主舷侧面不再加开舷窗,并特别加强了舰首部分。全舰长.76米,宽12.1米,长宽比约为9.3,满载状态下吃水为4.12米;标准排水量吨。值得一提的是,“弗莱彻”级上诸如舰桥,主炮炮塔,主炮射击控制塔等关键部位,都加装了7-13毫米厚的STS防破片装甲钢加以保护。

“弗莱彻”级线图

“弗莱彻”级驱逐舰(初期型)的动力舱段占据了将近一半的长度。它们把舰体分隔为前后两部分。舰体前部设有编号为2、3、4的三层甲板,其与主甲板一起将舰前部分为了上下四层区域,设置有各种功能舱室。而由于主甲板由舰艏向舰尾倾斜,因此舰体后部仅有两层甲板。在主甲板之上,从舰桥附近向后延伸到3号炮塔处设有长方形甲板舱,在甲板舱前方顶部则设有双层舰桥。“弗莱彻”级之后的大型驱逐舰的内部结构,都以此布局为蓝本,仅做少量变动。动力系统“弗莱彻”级驱逐舰的主动力系统由高性能蒸汽轮机与重油焚烧锅炉组成,非常可靠。4台巴伯考克·威尔考克斯公司生产的M型单烟道重油焚烧锅炉(分布在2个独立的舱室内)可以为蒸汽轮机提供每平方厘米43.3公斤(压力值),最高温度度的饱和蒸汽,其性能堪称是当时世界各国舰用重油锅炉中的佼佼者。轮机则采用了2台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高性能蒸汽轮机,同样分布在2个独立的机舱内,轮机输出总功率为马力,机组通过齿轮减速装置与主轴相联,带动2个直径为3.66米的三叶青铜螺旋桨推动*舰前进,一台电动舵用来控制*舰的航向(这是本级舰的一大设计缺陷,单舵的舵效不如双舵,此后的驱逐舰再未采用此种设计)。本级舰最大设计航速37.8节,公试时最大航速35.1节,续航力为海里/15节,全舰载重油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弗莱彻”级采用了锅炉舱与轮机舱交错布置技术,使得全舰主动力系统的安全系数上升。在战斗中即使单个锅炉舱或轮机舱被敌舰命中,也不会导致全舰丧失航行能力。武器系统为了综合考察,我们把全舰火力系统分为主炮系统、鱼雷武器系统、中近程防空武器系统及反潜武器系统四个部分,以求能作出全面的评估。主炮方面采用了Mk12型高平两用炮,该炮在设计时充分吸收了Mk9型毫米51倍径普通舰炮及Mk10型毫米25倍径高射炮的优点,是美国海*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实装的中性能最好且通用程度最高的高平两用炮。5门本型炮分装在5座Mk30型全封闭炮塔内,按前2中1后2的方式延舰体中心线布置。炮塔的旋回及火炮俯仰均由电动装置控制(紧急情况下也可转为人工控制),旋回速度(28.8度/秒)和火炮俯(仰速度15度/秒)在美国海*各型战舰中首屈一指,极大地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对空作战效能。本型炮单炮(不含炮塔)重1.81吨,身管长4.米,身管寿命发;膛压公斤/平方厘米,膛线46条;初速米/秒,单炮战斗射速15发/分(单位时间内投射弹药数量压倒了装备6门舰炮的日系驱逐舰),最大射程米,最大射高米。单炮设计携弹量发,拥有较强的持续作战能力。配用的弹种有重穿甲弹(弹重25千克)、高爆弹(弹重24.5千克)、高射弹(弹重25千克)、照明弹等。年后,又新增了配备近炸无线电引信的新式高射弹(弹重25千克),使得本炮的防空效能提高了3倍以上。对Mk12型高平两用炮进行射击控制的是一套Mk37型射击控制系统,一套完整的Mk37型系统由射击控制塔、Mk6型稳定仪和Mk1A型机械式弹道计算机组成,可以对抗各种海上目标及时速在千米/时以上的空中目标,堪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性能最好的射击控制装置之一。

左为封闭炮塔样式的Mk12型高平两用炮,右为Mk37型射击控制系统

除舰炮武器外,弗莱彻”级驱逐舰还沿舰体中心线布置了两座五联装鱼雷发射管,每座携带鱼雷5条,无备雷。其中,位于前烟囱与后烟囱之间的是Mk14型,位于后烟囱之后的则为带防护罩的Mk15型。Mk14/15型鱼雷发射管均发射Mk15型热动力鱼雷,该型鱼雷长7.3米,口径毫米,全重.7公斤,战斗部装千克高爆炸药,航速45节,射程为米/26.5节、米/37.5节、米/45节。与日本帝国海*装备的九三式氧气鱼雷相比,Mk15型热动力鱼雷在射程、最高航速、攻击力等方面均逊于对手,但稳定性方面较日本产品要强,*舰被命中后产生鱼雷殉爆的可能性也相对要小很多。

Mk14/15型鱼雷发射管与Mk15型热动力鱼雷

拥有较强的防空火力是美系驱逐舰的一大特点,除了前述的高平两用炮外,“弗莱彻”级驱逐舰还配备有相对完善的中近程防空武器系统。最早完工的三艘“弗莱彻”级在后部上层结构上均安装有一座四联装Mk1型28毫米75倍径防空机关炮。这种绰号为“芝加哥钢琴”的防空机关炮是40年代初美国海*各型战舰的标准近程防空武器,负责5km距离内的防空任务。单看理论数据,性能尚可。但是在实战中,此炮因射击时震动过大且容易卡壳导致火力不连贯而被证明为不能够应对高强度的空袭。因此后续舰只一律将其更换为可靠有效且火力强劲的40毫米56倍径博福斯高射机关炮。

绰号为“芝加哥钢琴”的Mk1型防空机关炮并不是一款出色的对空武器

博福斯高射机关炮由7人炮组操作,使用4发漏夹供弹,射击时可连续装入漏夹以保证火力持续。该信炮单炮(不含炮塔)重0.吨,身管长2.25米;初速米/秒,最大射速发/分;最大射程米,最大射高米;俯仰角-5度到+90度,俯仰速度55度/秒。博福斯高射机关炮最初由福特公司生产的Mk49型射击控制装置引导,后又更换为性能更加出色的Mk51型射击控制装置。

博福斯高射机关炮,右为驱逐舰上常见的双联装型号

“弗莱彻”级驱逐舰装备的另一种中近程防空武器是20毫米70倍径厄利孔高射机关炮。此炮由3-4名炮手操作,使用60发弹鼓供弹。单炮(不含炮塔)重0.吨,身管长1.4米;初速米/秒,最大射速发/分;最大射程米,最大射高米;仰角度-5度到+87度。作为“弗莱彻”级驱逐舰最后一道防空屏障的厄利孔高射机关炮操作简单,甚至经过训练的非专业炮手(如海*陆战队员)都可以轻松操作,是一种可靠有效的近程防空武器。由博福斯高射机关炮,厄利孔高射机关炮及Mk12型高平两用炮组成的防空火力系统使得“弗莱彻”级驱逐舰具备了远中近程防空火力相衔接,高中低空全火力覆盖的对空作战能力。

中近程防空武器经典组合40毫米(左)+20毫米(右)

由于美国海*的通用型驱逐舰肩负的一项重要使命是攻击敌方潜艇并防卫敌方潜艇对本方舰队及运输船队的进攻。因此美国海*的各型驱逐舰均装备了密集的反潜武器并辅以优良的探测设备以形成有效的反潜网来保护已方舰队。依据当时的技术条件,“弗莱彻”级驱逐舰的反潜武器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位于舰尾的两具Mk3型深弹投放导轨,二是位于舰体后部两侧的6具Mk6型抛射机(又称K炮)。全舰共搭载56发深水炸弹,包括Mk6型和Mk9型二种。搜索潜艇的声纳装置则为“QC”型舰用声纳。得益于良好的声纳设备与可靠稳定的反潜武器系统,“弗莱彻”级驱逐舰显示出了出色的反潜能力,相较于反潜能力贫弱的日本驱逐舰,其表现堪称完美。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共击沉了20艘日本潜水艇,自身无一艘被日潜水艇击沉。

国海*驱逐舰的反潜装备,左为深弹滑轨,右为K炮

雷达系统拥有出色的雷达系统是美系驱逐舰的突出特点,也是美*于太平洋战争中后期扭转夜间海上战斗不利局面的利器。得益于强大的科技和工业实力,完工时的“弗莱彻”级和其它级别的美国驱逐舰一样,都配备了相对完善的雷达系统,大体上分为对空警戒搜索雷达、对海搜索雷达及火控雷达三大类。“弗莱彻”级装备的SC型对空搜索警戒雷达是美国海*第二代对空搜索雷达,由通用电气公司负责生产,装备于各型水面舰艇上,为舰队防空提供保证。早期的“弗莱彻”级驱逐舰装备的是SC-1型,最大对空探测距离为.7公里(对飞行高度米的轰炸机),测距精度90米,测角精度5度,主控台上集成有15英寸PPI平示显示器与5英寸A型示波器,操作使用均十分方便。由于拥有比日*先进很多的对空搜索警戒雷达,加之*舰装备雷达的时间远早于日*,因而在历次海空战中,美国舰队均能够在日空袭编队进入目视范围之前就将其发现,并提前作出拦截部署。随着战争向前推移,这一优势更加明显化,凭借性能优异的雷达,猛烈的防空炮火及合理配置的战斗机,美特混舰队的对空防卫堪称固若金汤。

桅杆顶端配置的正是SC-1型雷达

除了拥有出色的对空搜索警戒雷达外,“弗莱彻”型驱逐舰还装备有性能优异的SG型水面搜索雷达。该型雷达是美国海*装备的第一种微波水面搜索雷达(波长10厘米),由雷声公司负责生产。全套设备由发射机、接收机、供电设备、弧型天线、主控台(集成有9英寸PPI平示显示器与5英寸A型示波器)等部分组成。最大探测距离为41km(对大型水面舰)及30km(对小型水面舰),测距精度米,测角精度2度。同时“SG”型雷达还能捕获对空搜索警戒雷达所遗漏的低空飞行的敌机,加装B型遥测显示器后甚至具备在狭窄水道中进行导航的能力,堪称是真正的一机多用。太平洋战争中后期,尤其是在夜晚和恶劣天气时,美国人的“电子力”则完全压倒了日本人的“目力”,这其中SG型水面搜索雷达功不可没。

SG型对海搜索雷达,扭转美*夜战颓势的”功臣“

火控雷达则用于控制舰炮射击,“弗莱彻”级于Mk37型射击控制系统顶部配置有Mk4型火控雷达,战争后期更换为Mk12及Mk22型火控雷达。

加装了Mk12及Mk22型火控雷达的Mk37型射击控制系统

服役期改装“弗莱彻”级驱逐舰在整个服役期间进行了多次强化改中。本文将按时间顺序着重对太平洋战争期间的改装情况做简要介绍。年度战时改装主要针对防空火力强化方面,经过4月及12月的二次防空火力强化工程,“弗莱彻”级驱逐舰的中近程防空武器数量提升为:4门博福斯高射机关炮和7-8门厄利孔高射机关炮,本级舰前三艘装备的Mk1型射机关炮也被替换为博福斯机关炮。与此同时,“弗莱彻”级驱逐舰的舰桥也开始有了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战时铝材供应紧张,因此不得不将此前的铝制舰桥变为钢制舰桥。不过,此举同样带来了增重54吨的棘手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4号炮位的炮座及主炮射击控制塔的高度均被降低。另外,还将舰桥的外形由弧形改为了更轻便更容易制造的方型。-44年度的战时改装除了继续强化防空武器的数量(多数“弗莱彻”级驱逐舰的中近程防空武器变更为10门博福斯高射机关炮及7门厄利孔高射机关炮)外,还增设了划时代的战斗部门(CIC),该部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才出现的部门,是*舰的作战心脏,用以进行中心协调,起到情报交换所的作用。为了使战斗情报中心顺利运作,“弗莱彻”级驱逐舰还在桅杆上加装了很多小型无线电通信天线。与此同时,对空搜索雷达和火控雷达也进行了升级,前者更换为SC-2型,进一步提升了对空探测能力,后者则升级为Mk12/22型,提升了测距精度。由于日*已经在实战中开始使用机载雷达,为了应对这一威胁,“弗莱彻”级驱逐舰于年9月又针对性地安装电子对抗与支援天线。

接受改装后德”尼古拉斯“号,黑框处为SC-2型雷达,*框处是SG型雷达,蓝框处为火控雷达

战争末期的最后改装主要是为了对抗日益增大的自杀飞机的威胁,共有53艘“弗莱彻”级驱逐舰接受了防空强化改装工事。这次改装,不但涉及到单纯的增加防空武器数量,同时还更换了防空武器的型号和新的射击控制系统。这些改装虽然进一步提升了*舰的防空能力,但其也为*舰增重不少。经过此次改装,*舰的最高航速下降到32-33节。席卷太平洋“弗莱彻”级驱逐舰中第一艘舰于中途岛海战期间正式加入美国海*,具有非凡的纪念意义并由此揭开了本级舰于太平洋战争中辉煌历程的序幕。“弗莱彻”级驱逐舰的首秀之地是瓜达尔卡纳尔岛附近海域,此后又参与了所罗门群岛、封锁拉包尔、进攻中太平洋、攻占菲律宾、硫*岛战役、冲绳战役等重大作战行动,航迹从南太平洋一路延伸至日本本土。“弗莱彻”级于太平洋战争期间的出色表现与重大牺牲为世人所公认,共有19艘本级舰战沉,14艘受伤,6艘被授予总统集体荣誉奖,18艘本级舰的全体船员被授予海*集体荣誉奖。另外,第23驱逐舰中队及TG77.4.3编队也因在战斗中的突出表现被授予了总统集体荣誉奖。年8月,本级舰中的“尼古拉斯”号受命引导美*舰队进入东京湾,这份至高的荣誉是对“弗莱彻”级驱逐舰英勇奋战的最高褒奖,可谓实至名归。

先导舰“尼古拉斯”号进入东京湾,经过艰苦的奋战,美系驱逐舰成为了太平洋上的赢家

大战结束后,“弗莱彻”级并没有很快从美国海*中退役,而是接受了一系列现代化改装并承担了很多试验任务。与此同时,为了对抗崛起的前苏联,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为数不少的“弗莱彻”级驱逐舰被转售或转赠给美国的盟友,在某些国家,本级舰的服役时间甚至超过了40年。结语:均衡实用的优秀舰型作为经典的美系驱逐舰,“弗莱彻”级与同时期的日系驱逐舰相比,没有凶猛的鱼雷武器,甚至在舰炮武器系统上也不占据绝对优势,可以说在对海战力方面并不优于,甚至不如日本方面的同类舰艇。但是,太平洋战争自战争爆发的第一天起,传统意义上的战列线舰队决战已然无法决定对战双方最终的胜负,战争的模式已经变为海空立体战。这一变化深深地影响了驱逐舰这一舰种,单纯偏重于水面雷击的传统型驱逐舰已经无法有效适应战场环境。性能更均衡,通用性更强成了实战要求,从这一点上看,注重实用性的美国人显然比他们的对手做的更好。“弗莱彻”级作为美系驱逐舰的代表,世界各国海*公认的第一流的舰队型驱逐舰,其既没有变态的雷击能力、也没有堆砌的兵装,甚至没有耀眼的纸面数据,但凭借突出的防空武器系统,优异的反潜武器系统及出色的电子设备,更加能够适应战争形势的变化。这其中所折射出的均衡实用的造舰思想也成了美系造舰哲学的精髓所在,一直延续至今。

《巅峰战舰》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里真的有只怪物,一直在吞噬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