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潜水指南又一起潜水事故,到底是为什么
TUhjnbcbe - 2020/12/4 18:00:00
早期白癜风治好的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zg/191119/7622763.html

感谢笔者潜民族-刘毅的授权转发文章“花落人亡,有香丘——广西潜水事故救援始末”,原文内容请下拉查看。

大家好,我是努力码字赚钱(省钱减肥)的潜哒哒。

对历史潜水事故,我们也有一些感受和反思,

下面我们展开来说,也欢迎大家加入Q群与我们交流。

-Begin-每逢意外潜水事故发生,在普通的新闻频道报道或一些潜水平台和潜店号的留言,出现了几种现象:1、普通群众:潜水高风险,不要玩,欺山莫欺水。2、普通休闲潜水员:什么原因造成的,他们的buddy呢,为什么在这么深的地方,是违规了吗?3、资深潜水员:什么原因造成的,他们的buddy呢,是违规操作造成吧,洞潜没证又不布线。4、专业教练:不要把潜水安全性做污名化,明明就是潜水员违规操作,以为自己潜过几百潜就不一样了。5、潜店:不信谣、不传谣,一切等正式通知。6、装备商:是用什么装备的,是不是装备出现问题呢?他们的潜伴为什么不在身边?7、现场的潜水员:不关我的事,当时场面很混乱,我们上水后才发现,我也只是做下好事,我真的尽力了。8、实际情况:非常规的潜水潜点、非专业的潜水员、非熟悉的潜水环境。有人牵头组织收费,现场管理混乱,非持证洞潜人员玩洞潜,没有做好潜水计划,潜水人员技术参差不一,大家大部分是互不相识,一起潜水的朋友丢失居然升水才知道,潜水安全应急意识缺乏。9、整个事件:只知道事情发生和目前情况,但是是否需要追究带队人员、同行人员,针对这些事件中的人是否有需要进行心理辅导,是否要吊销相关人员的证照,是否需要对相应的潜店和教练背景中记录安全事故的事件,领队人和潜水客人是否有在潜水前签订风险通知书和购买潜水/意外保险。-安全-安全从始至终都是大家的底层需求,从来都不需要被刻意提出来说“我要安全”。就跟买车一样,谁都选择安全的汽车,然后再是选牌子。问题是怎么让自己的每次潜水更安全?教学:按所学知识安全潜水、应急自救、建立潜水思维。潜水:找熟悉的buddy,潜符合自身能力的潜点,找具有资质和口碑好的潜店/教练/潜导。装备使用:自己的装备要会检查,寻找具有资质和口碑的潜店等,进行装备定期维护,租赁装备时要会检查装备状态。提高风险应对的措施:选择资质和口碑好的潜店、教练、潜导(能提供纯氧)、购买潜水保险并了解求助流程、了解当地和回医院的位置与联系方式。其实,以上说的大家都懂,但就是有人带着“蜜汁自信”和侥幸心理觉得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再加上网上*多信息,靠自己一个人怎么去查到真实的服务口碑、以往事故情况,包括店里的工作人员素质也是不得而知。(反正潜哒哒我遇过潜水行程被割韭菜,快艇上的钱被偷了,遇过被Xing骚扰,遇过被丢失独自升水,也遇过被借钱不还的...几万字都说不完)所以,大家要怎么去获得这些公平、公正、公开的信息呢?这就得提我们自家的“潜水指南MOREDIVE”平台了。-转发的原文如下-标题:花落人亡,有香丘——广西潜水事故救援始末11月15日,我到了南宁——难得的一次不是为潜水,而是为剧本到广西。然而到了晚上宵夜时,得到的广西本地消息仍然是关于潜水的,而且是坏消息:有潜水员在都安的桃花水母天窗失踪了。桃花水母是一种很罕见的淡水水母,长这样:很像桃花吧?所以叫桃花水母,小小的,一两厘米大,多的时候,很美丽。桃花水母是上古生物,对水质要求很高,所以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发现的不多,有人称之为“水中大熊猫。”年,潜水员在广西都安的架珠天窗发现了桃花水母,后来这天窗就被改名为:桃花水母天窗。

就是这次出事的地方:

一个重庆的女潜水员在这里不幸遇难。

根据内部官方通报,事情经过是这样:

广西南宁某潜水俱乐部一行5人,11月15日前往桃花水母天窗进行潜水,其中4人于12:05分下水,

12:23分,4人中有两人上岸,发现两名同伴未能上水,于是再次下水搜救;

13:00,3人上岸,一名潜水员(女性,重庆籍)未能找到。

14:00,电话报警。具体出事过程很简单,这个季节,桃花水母天窗能见度不好,休闲潜水员误入洞穴——不是有经验的潜水员,危险系数很大。接到报警,正在都安的蓝旗潜水开始行动。这次负责救援的,是业内顶尖高手:李旭东,我师父。一般潜水员都尊称为东sir。韩颋,我师兄,潜水员一般称他为“老猫”老猫上个月刚在都安创造了中国潜水员洞穴潜水的深度记录:米。当天晚上,接到报警的东sir和阿怪就进行了搜救:唯一生还的可能性,在洞穴里的气室。搜索气室的结果,没有。对洞穴潜水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所谓洞穴潜水救援,能够救出活人的,都是奇迹,绝大部分的洞穴潜水救援,其实就是搜寻并且打捞尸体——但是在高度危险的洞穴里,要完成这个任务,也是非常困难的。

第二天,在外地的老猫飞回广西,参与搜救。

以下的棕色文字,直接来自老猫,得到老猫授权发布:

“在15日晚搜索气室无果之后,这次行动其实就已经不再是救援了。但众所周知的原因,对于失踪潜水员和环境而言,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时间依然是很重要的因素。我们对该天窗非常熟悉:地形复杂,整体呈沙漏形,上半部有很多屋檐、裂缝和几十个支洞,下半部的底在到米之间。一开始提出的方案就是洞穴潜水员组队在上半部分包括所有支洞做地毯式排查,同时尽快调来专业ROV(水下遥控机器人)在底部区域搜寻,找到后潜水员可实施打捞。到18日为止,70米以上区域,以及东南方向支洞90米以上区域已经全部完成搜索。但是因各种原因,事故方教练联系的ROV到19日傍晚才到达。ROV到达后很给力,当天晚上就找到目标。“从15日晚到19日晚,东sir和老猫他们连续搜索了四天,但是大深度潜水,每天能够进行的次数有限,老猫他们搜索了所有90米以上的区域,没有能够找到失踪潜水员——这个时候,应该称为遇难了。19日晚,rov——潜水机器人到达,经过潜水机器人的连续搜索,在水下米处,发现了死者。(最后潜水救援死者的实际深度是米)。密闭空间米的打捞,在全世界的潜水界,都是难度极大的。当年两个芬兰潜水员在挪威遇难,深度米,全世界顶级潜水专家(包括后来在泰国救出13个棒球少年的英国顶级洞潜高手)都放弃了救援,因为觉得在米深的洞穴里去捞尸,难度太大,且没有意义,就像没有人会去给珠峰顶上的登山遇难者收尸一样。后来,几个芬兰潜水员在米的洞穴深处捞起了同胞的遗体,成为了潜水界的壮举,并且被拍成了纪录片,我之前介绍过:

潜向未知(修订版)

这次的遗体打捞,在洞穴内,米深,和那次世界潜水界的壮举相差无几,所以,毫不意外,打捞还是不打捞,怎么打捞,成为了一个问题。老猫说:“当晚在法医在场的情况下大家讨论了打捞方案,因姿态、地形、重量和机械手等因素的限制,ROV操作工程师表示无把握可成功打捞。同时因为深度和时间原因,需要在大深度进行穿刺作业,ROV没可能完成穿刺。”简单说,有人认为,用潜水员去打捞,风险太大,建议用rov,就是潜水机器人去打捞。你想象中的潜水机器人,也许是这样:但是实际上,这次的(其实不只是这次,目前所有的)潜水机器人,长这样:水下这样:能潜水,具有水下声纳,能把水下影像传输到水面,但是其它的,别想了。(类似这样的潜水机器人,我有两台,不过没有这次参与搜救的机器人高级,简单说我的没有声纳。但样子大同小异,之前在广西的“魔*之眼”做水下直播,机器人缠绕到了水下的石笋,我在完成了一天的两次大深度潜水后,不得不下到70米捞上来。这是我这辈子最冷的记忆,比南极还冷……)

而更重要的是,要对尸体进行穿刺。

潜水员都知道,水的深度每增加10米,气压增加一个大气压,米深度的气压,是15个大气压,如果直接将遗体带上水面,气压从15个大气压变成一个大气压,遗体内的空腔,例如胃部,以及女性的子宫,气体体积会膨胀15倍,通常情况下,遗体会直接爆炸……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对遗体的有关部位进行穿刺,用锐器刺穿相关部位,在上升过程中,膨胀的气体从穿刺位置排出,保持遗体的完整。

而这,是潜水机器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能由潜水员来完成。

“关于这个深度打捞的安全问题,成了一个争论点。其实安全问题永远是相对的,可能我下米比你下50米要安全得多。只要方法得宜,能力经验具备,大深度一样可以安全地工作,相反的话游泳也会出事故。

“实际上我们现场团队中有3名教练具备米+的能力和经验。我自己-米的洞穴或天窗工作潜水不下20次。严肃的团队,对风险的评估和把控是第一要素,我们不会拿自己的安全开玩笑。前天做了一潜米BT18分钟,昨天一潜米BT23分钟完成既定任务,都是在我们正常的潜水作业能力和经验范围内,并没什么大不了。“但两次潜水最大的问题都来自于场外的不断干扰,所以希望大家把专业问题留给真正的专业人士来判断和处理。但也要提防遇到伪专家被蒙蔽,有些人是夏虫不可语冰,有些人则是别有用心。往往没有真本事的人,搞事情的本事最大。”“当晚在法医在场的情况下大家讨论了打捞方案:因姿态、地形、重量和机械手等因素的限制,ROV操作工程师表示无把握可成功打捞。同时因为深度和时间原因,需要在大深度进行穿刺作业,ROV没可能完成穿刺。最终决定:由ROV配合停在目标附近做灯光指示,由潜水员制定方案沿ROV线缆找到目标进行打捞。”简单说,作为创造了中国洞穴潜水深度记录的潜水员,老猫认为自己去下潜并且打捞遗体是最佳选择,而有些人,处于种种原因,认为这件事不可由老猫来完成,种种阻拦。但是最后还是达成共识:rov进行照明灯光支援,潜水员进行打捞。19日夜间达成的共识,第二天,又有了变化。

“20日,潜水员到场后,ROV操作员表示:存在漏电风险,无法按原计划配合,ROV开机时,水下及水面都不能有潜水员。“

(这是我无法理解的事情,要是rov能漏电造成危险,我觉得它最好的功能是用来电鱼而不是搜救。而事实证明,在此后的行动中,rov被缠住,潜水员去解开的时候,全程开机也没有人担心会漏电。)

这是我的rov,我从来没有担心过它会水下漏电

“最终协调结果是:潜水员将下降绳与ROV线缆做软连接,ROV再次找到目标后,用小扣连接锁定后关机,再由潜水员沿下降绳和线缆尝试找到目标并带回。

“但等我到达下降绳底部后,发现线缆未拉紧并松脱了50多米,在米到米区间上下来回沿线缆游了十分钟后仍未到达尾端,决定放弃并安全减压上升。

“上水后大家沟通,因能见度不佳和地形较复杂,且目标平行位移大于之前推测,难度大于预估,一致同意第二天双方必须通力合作才能成功实施方案。

“计划在21日上午由第一组潜水员配合ROV在摄像头开机的情况下收紧线缆并与下降绳做好软连接,以避免线缆扯动ROV影响目标位置状态,然后下午由第二组实施打捞,中间几个小时尽量给线缆搅动的浮尘留下沉淀的时间。

21日,又有了新的变化:

“21日上午,第一组潜水员到达现场后告知我们:ROV在没有通知家属没有得到现场指挥同意的情况下突然决定尝试强行打捞。

我们表示特别不解的是:ROV有无打捞把握?过程中存在很大的跌落丢失风险,怎么办?不做穿刺,目标上升过程中很可能会严重受损,怎么办?

最后*局作为现场指挥与机器人公司再次进行沟通后,现场人员表示愿意全力配合潜水员实施打捞。

我们到现场后,ROV操作员提出:现在目标侧躺在很平缓的坡上,可用ROV先将目标提升到到米,再由潜水员下去穿刺并带回。

但是如果启动动力进行悬浮,对潜水员风险大。关闭动力的话是依靠线缆和ROV的自然重量稳定,反而增加了潜水员的工作难度。此潜的关键不在这点深度变化而在于如何快速找到目标。提升需要冒跌落的风险,也会改变目标位置,增加不可控因素。

最后决定:继续按昨日既定的方案实施。

除了最终深度超过预想,除了能见度真的很差,除了目标实际侧挂在超过70度的陡峭坡上,以致不得不水下临时改变打捞程序,其它都一切顺利,在米将目标固定于下降绳并实施穿刺作业,并最终打捞上岸。”

至此,15日溺亡的重庆女潜水员,在21日,终于被打捞上岸。

一条生命的逝去,绝对是令人哀伤的事情,关于事故本身,肯定有需要总结检讨的地方:例如女潜水员本身的资质是否适合进行这样的潜水,潜水俱乐部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而这次打捞的过程,也同样有许多的经验和教训需要总结。

老猫在事后,有这样的总结:

“一是关于ROV:充分证明了在大深度环境下用ROV搜索的优势应用。但是也要承认它在复杂地形下和打捞行动中的限制。实际上最后我在下潜至米时割断了缠住ROV线缆的虾笼尼龙绳,ROV在空机返回到60米时仍然线缆打结搞了很久才脱困,如果真的强行打捞目标,后果很难预测。”

(这一点我深有同感,我在恶魔之眼的水下直播,以及龙城水下考古、太平湖拍摄等等多次潜水探索中,多次使用rov,它本身的线缆会成为最大的牵制,在复杂地形中,会成为极大的累赘。)

“第二点,如果行动涉及多方配合,成败最重要取决于各方是否目标一致互相信任。本来可以是一次完美的人机配合行动,可惜还是留下些遗憾。

三、慢慢提升到水面过程,充分验证了在某些大深度情况下,水下穿刺的必要性。”

简单说,机器只能是人的辅助,在复杂的水下洞穴环境里,唯一能依靠的,只能是有经验的潜水员本身。

潜水员也是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我们不是救援队,只是一支专业潜水团队去做了一件公益的事。

对我个人来说,一是不论如何事情发生在了都安,二是刚好引起了一些个人感触,所以希望能帮上忙尽快尽好的带她回来,减少家人的痛苦。

我们的能力早就远远超过了这个深度,也根本不需要通过这次的事情来证明什么。但显然有些人不这么想,从19日晚直到昨晚,我们一直不断面临来自各渠道的压力、干扰、阻挠和谣诼,被人为制造了很多困难和矛盾。

这位或这些,在背后搞*的人,我不想说什么人在做天在看的话,反正恶人是不信*神的。但是做公益最需要德才兼备,两样都不沾的人,大家以后跟他们打交道的时候也需要好好想想,做这些事的初衷是什么。”

死者已矣,重庆的美女,牺牲在水底桃花盛开的地方,花落人亡两不知。

然而,我们还是相信,天尽头,有香丘。

生者还需继续,还望大家放开眼前,放眼我们热爱的浩渺海洋。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

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转发原文结束-

////////////

#潜水指南MOREDIVE#时刻为你安全导航潜域评测、潜店探店、潜水教练卡三类活动持续征稿中,小伙伴可以多方面推荐,不过请留给我们充足的时间进行筛选和了解考察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潜水指南又一起潜水事故,到底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