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推这本:
然后这个系列就先到此为止,明天会做个目录方便大家查询。
书一开始就先讨论了青春期的特质:有假想观众,夸大自己的感觉,认为自己/自己的感觉、经历是独一无二的,peerspressure~追求同类的认同感。而网络、社交媒体则越发放大了这种感觉,所以作者认为没有事先约定rules就给手机就像直接给了青少年一颗炸弹,随时会伤害teens自己和别人。
假想观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现实生活中别人对你的注意力是这样的:
注意到你的人和注意并关心你的人以及注意并持续关心你的人,三个交集其实只有中间那个小三角那么多,但是在青春期孩子心目中,这些人是这样的交集:
也就是他会认为所有人都会注意到他,关心他,并且持续谈论他的一切。
假想观众本来是一件很中性的事,在某种程度上模拟了社交情景、活动,让青少年为如何展示自己、和别人互动做好准备。但网络、社交媒体把假想观众变成了现实,这就牵涉到几个问题:助长自恋,虚假的展示自我、因为overshare带来的安全问题以及更容易陷入比较带来的焦虑。
如果青少年过于在意别人的点赞、评论、回复和转发,他可能陷入对自我形象的过分关心中,而忘了世界很大,自己只是其中一渺小的微尘。忘了这点就会更容易stuck在现时当下的烦恼中,把一些小高潮小失落看得太重,深陷情绪波动中,变得易怒、脆弱。同时由于过分追求别人的认可,可能会太在意跟别人的即时互动而隐藏真正的完整的自己,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越是只贡献onlygoodbits,就越缺乏对生活的真实感,同时也越担心被别人发现真相而遭抛弃。另一面是,因为人人都只贡献onlygoodbits,也更容易导致每个人对自己生活的不满,好像别人的生活里都只有欢笑和鲜花,自己却陷在只有自己知道的愁云惨雾中。
为什么现在青少年动不动就抑郁,也许这也是一个原因。
同时网络、社交媒体的特性又让假想观众变成真的。试想没有网络、社交媒体之前,青少年的自恋状态除了几个近身的亲朋好友之外,多半还是只能存在在他的假想中,杀伤力并不大,毕竟青少年的自恋、尽情夸张表演也是人生必经的一部分,大家看看就习惯了。但现在因为网络、社交媒体的传播性,青少年头脑一发热自恋post出去,就留下了电子脚印,比周围人亲眼目睹容易立此存照多了。可能他自己已经moveon了,各位看客还在网上一遍遍地重复欣赏,想后悔已来不及。
所以作者提出必须教会青春期孩子在发帖的时候thinkbeforepost。最好不要发即时贴,而是每天关机之前再编辑发帖,甚至第二天早上头脑清醒了再发。说实话,我也觉得发即时贴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尤其如果你的受众里有很多未知的潜水看客。我就曾经有一次看到一个未曾谋面的朋友发了一组等着看烟花的照片,然后就发现我正好在她身边。试想如果我是某个追踪她好久意图不轨的人呢?而我自己也有几次经历,因为写blog分享比较多,竟然在某些场合碰到了综合几个要点而认出我来的“粉丝”。这都让我经常会思考一下howmuchistoomuch的问题。
尤其电子脚印的问题,如果私密设置不当,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前生后世完全暴露在陌生人的注视下。一个人如果留了意要hack你,完全可以通过你的一些基本信息查在网上找到不少线索并以此来制造“巧合”“惊喜”。书里就举了一个类似的恋童癖的事情。
所以,家长在给手机之前一定要跟teens好好探讨一下这个网络身份安全的问题。作者的建议是给teens一段实习时间,就是允许他在家长自己手机上设置账号、发帖,这样他每次操作之前都可以得到家长的指点和授权来学会balance。等到teens有了自己的手机之后,家长也必须要求取得所有账号和密码信息。很吃惊吧?我不知道有多少家长没有意识到这点,不过我家我是一直这么要求的:我们之间没有秘密,直到成人之后才可以真正独立。当然家长随时抽查之前需要告知并且这个监控措施事先需要得到teens的理解和同意,这是另一面。
那么teens总觉得自己、自己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虽然他知道不可以酒驾以及酒驾有什么危险后果,他仍然会去做,因为他认为这种不良后果不会发生在他身上。当你向他指出游戏上瘾的坏处时,即便数据详实有说服力,他仍然会认为成自己绩下降、老师告状并不是玩游戏上瘾带来的结果,而且他一定会很快catchup上的,itdoesnotapplytome.当你提醒他网络安全,要明白很多网络上的陌生人并不是像他说的那样,他会认为自己足够聪明不会被假象欺骗。
这种迷之自信常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那作者的意思就是,除了不厌其烦地提醒,有效的约束(clearrules+firmattitude),最后就是要让他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他都可以过来跟家长说明,然后一起解决的。如果他一时无法启齿,可以托信得过的朋友或者双方信任的人来传话。没有什么事是不可原谅的,解决不了的。这里作者提醒家长不要动不动就没收手机或者删游戏,因为对teens来说这些都是社交死亡,有时候就会为了避免这样的惩罚就铤而走险、撒谎、隐瞒、试图自己解决超过自己能力的问题。
那peerspressure对社交媒体的影响是什么呢?作者提到自己小时候跟同学做傻事,她爸爸就说了一句:你们俩在一起,1+1不等于2。就是再聪明、清醒的teens在同辈人的起哄下都会做傻事。有时候是因为有人壮胆,有时候是因为有样学样,有时候是骑虎难下。
所以作者的意思是,物以类聚,在青少年集体出动时,不妨先了解一下同行的teens在这方面的houserules是什么,是否跟自己的家教、三观冲突。如果是,即便不能够拒绝同行也可以事先打好预防针,做一些预演和备选方案。
另外,作者还特别提到了网络暴力。什么样的人比较容易成为攻击对象?十三到十四岁的女性占了大部分。以及本身网上言行比较有攻击性的人、自身有特别需要的少数派,比如有自闭症、特殊性向的人、超过平均使用网络和社交媒体量的人。遇到网络暴力,最好在block之前截屏保留证据。
关于游戏,家长不仅要审核游戏内容,还要注意游戏以什么方式互动,跟谁chat,chat的内容是什么。
任何时候、场合下都不可以发自己身体隐私部位照片。如果收到这样的照片需要立刻告知家长。虽然teens发性感照片并不意味着就已经有了性行为,但是这无疑是一种暗示说“我准备好了”“我在意这方面的兴趣”,所以家长的态度很重要,既不要大惊小怪但绝对也不应该鼓励。
不可以查看色情内容。色情不是性教育。因为色情内容里往往物化女性,并且夸大、扭曲真实的两性关系引发不谙世故的teens对现实的两性交往不满、焦虑。并且在大数据的影响下会提供更多的相关链接,久闻不觉其臭,增加提前发生性行为的可能性。
当然,家长的rolemodel仍然是每本parenting的书都要提到的要点。每个人不妨回想一下自己跟电子产品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最后要说的是,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并不是洪水猛兽,它像一把双刃剑,让善于利用的人更加无往不利。比如,数据显示这种社交方式对生性害羞的人来说有一种缓解作用,不必像面对面那么尴尬。而且也帮助总觉得自己跟四周格格不入的人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同类。
因为作者也是个blogger,所以她提到的这点我特别同意。就像我在这里share自己观点、看法、思索、探讨,是overshare吗?我的小孩长大后看到这些会怎么想?有表达就有误会,当别人在你的文字中看到了完全不是你想表达的意思,你又作何感想?但是,事情的另一面是,即便你把自己包裹得很紧,你仍然会被误会~坐在你身边的人也许跟你情投意合却因为没有表达和倾听而错过互相激发灵感、互相学习的机会。所以网络、社交媒体只是一个新兴的表达工具,我们都需要在不断试错中学习,找到平衡点,既保护好自己又能利用这个工具满足自己作为人类的社会性需要。
Rosamiracle开心就赏个铜板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