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鸦雀无声的课堂,潜水的学生,老师你怯了吗
TUhjnbcbe - 2021/4/9 15:07:00
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一位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的老师说,一二年级时,课堂热闹活跃,一提问讲台下全是小手掌;到五六年级,世界整个安静了,老师一人在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在台下做小动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问个问题,鸦雀无声,伸起来的手掌不比葛优的头发多多少。好多次被校长点名,说班里气氛不好。压抑的课堂让他喘不过气,加上教学成绩平平,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老师,教了2年高年级后,甚至动了辞职的念头。

那么高年级学生为什么课堂上会如此高冷,上课爱潜水呢?是老师的原因?还是学生的原因?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词:《渔歌子》,这是词牌名,“子”读第三声“zǐ”,一起读课题。这首词是张志和写的,张志和是个怎样的人,谁来介绍一下。

生:(沉默)

生:(默看资料)

这是教学中很典型的一幕,不难看出,课堂气氛有赖于师生的默契配合,不活跃的课堂老师和学生方面都有原因。

学生方面

学生为什么不回答问题

当老师提问时,学生在想什么?

我不确定我的答案对不对,教室里那么多人,答错了多丢脸,现在的外号就是答错题得来的。

小时候答错了被罚站,虽然是老师辅助记忆的方式,可是后来就不喜欢回答问题了。

回答问题时,老师目光灼灼盯着我,压力山大

我只要知道自己会就行了,没必要举手。同学会说我爱出风头,博老师喜欢的。

那么多人,自己又不是最好的,为什么轮到我回答呢?总有人回答的

学生又为什么不问问题?

不知道我的问题可不可以问?

不知道我的问题会不会很蠢?

不知道现在适不适合问问题?

不知道我的问题跟大家有没有关系?

我的问题刚才已经有人问过,我可不可以再细问一次?

01青春期的学生的闭锁心理——不想答

初高中学生正值青春期,正是划清自我边界的关键时期,你是你,我是我。他们不再愿意与父母老师等分享他们的想法、烦恼、秘密等。

喜欢用一些“恩”“啊”“好”等简短的话结束沟通。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爱表现,学会掩饰、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出现心理“闭锁”的特点。如果学生和老师关系一般,老师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02自尊心强又容易自卑——怕答错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认识自我、寻找自我的时期,但又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这时期的孩子脆弱敏感,自尊心极强,害怕出糗丢脸。如果被嘲笑、轻视或侮辱又容易产生自卑感,否定自己。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他们在课堂上往往选择沉默。

03确实不懂或思考时间少来不及回答——不会答

有些学生确实是不知道答案,没有找到答题的方向,自然不会举手。

还有的情况是,老师提完问题后,要求立刻回答,没有给足思考的时间。有些问题自己也在独立思考,甚至有了初步的答案,就是速度上慢了一拍。

老师方面

01教师备课不充分,没有吃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准确

如果老师备课不走心,没有吃透教材,就难以对教学内容有所升华及艺术化包装,提升趣味,学生容易感觉单调乏味。教学目标不准确同样影响教学效果。目标太高,学生难以达到从而产生失败感;目标太低,课程内容太容易,没有挑战性,学生没有成就感。

02没有以学生为主体,缺少互动性

“一块屏幕、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这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法,虽然备受批判,但是依然普遍地存在于课堂上。老师教学内容安排太过饱和,采取教师主讲,学生听、记的单向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提问讨论,疏于钻研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难免一潭死水。

03师生关系不够融洽

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在一定层面上是师生配合程度的反应。那些与老师关系融洽的班级往往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有的老师性格太过内向,严肃,缺少幽默感,平时缺少于学生沟通。那学生就会与老师产生距离感,或害怕老师,学生自然对老师的课无感。

课堂气氛沉闷是很多中学生课堂的通病,一直困扰着老师(尤其是新老师)。不过老师也不必心理压力太大,仔细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结合丰富的教学方法,一定能让一言堂变成众学堂,在观点的碰撞中共同学习。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鸦雀无声的课堂,潜水的学生,老师你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