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潜水游世界第次分享
文/格瑞普哥哥出处/氧分压环球潜旅
谈到现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女性潜水员,席薇娅?厄尔博士(Dr.SylviaEarle)无论是从潜水资历还是社会成就上,都可谓翘楚。
?潜龄超过50年
?女性恒压潜水世界纪录创造者
?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NOAA)首位女性首席科学家
这不过是席薇娅?厄尔一连串头衔中的一部分
不过,葡萄哥哥要说不过了:一方面毕竟席薇娅博士因为年龄的原因已经比较少亲自下水;另一方面其主要成就也集中在海洋环境研究和环保领域,对潜水技术和对未知水下空间的亲身探索不是她的主攻方向。
如果谈到目前仍然活跃在潜水第一线的女性技术潜水员/潜水教练的话,比席薇娅小了30岁、来自加拿大的吉尔?海涅什(JillHeinerth)可以算是全球范围内最为突出的人物之一(葡萄哥哥在本系列中第一次使用了"之一"这个词,是因为在后续内容中还有一至两位能够与吉尔?海涅什相提并论的潜水女神将要登场)。
吉尔?海涅什是活跃的水下洞穴探险家,参与过人类首个冰下洞穴潜水探索项目在内的众多洞潜项目、是女性洞潜深度世界记录创造者;
作为水下摄影师,曾在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多部影片中担任过水摄顾问;
技潜女神与大导演在佛罗里达州的吉尼泉(GinnieSpring)?JacquelineWindh
后面的故事里还有这个潜点的重要戏份
同时也在多个潜水培训组织担任教练、教练训练官、教练考试考官,主要教授洞穴、侧挂和CCR课程;
此外吉尔也是一名作家和视频博主,通过众多渠道为全球潜水员普及潜水技术知识:
今天的故事即根据她的新书《IntothePlanet》和同名的油管视频频道内容整理,同时感谢葡萄哥哥远在普利茅斯的小伙伴Michael在视频翻译中提供的帮助:
这是一道正式开始的分割线
年,为了参与在北佛罗里达州开展的Wakulla2探索项目,吉尔购买了一台
Cis-Lunar(地月)公司的MK5P型电脑控制循环呼吸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eCCR。
由美国航天工程师比尔?斯通(BillStone,下右)创立的CisLunar公司早在年即制造出全冗余设计的MK1型电动CCR。在年由于商业上的失败被更为著名的Poseidon公司收购之前,CisLunar共设计生产出从Mk1至Mk5这5款极有特色的eCCR。
而在被Poseidon收购之后,比尔?斯通被新老板挽留,并为其设计了最后一款CisLunar,即Mk6Discovery。
这也是为何日后Poseidon完全自主设计的CCR取了Se7en这个名字的由来。
今后有机会我们再来专门讲讲这些有趣的机器。
由于当时这是一款全新的设备,作为第一批用户的吉尔和她的小伙伴没有任何现成的教材可以学习参考,所以只能以相互教学的方式摸索掌握这台新型设备,并制定相关的培训内容。
沃库拉泉(WakullaSprings)在佛罗里达州西北部,虽然地表入水口看上去人畜无害甚至因其秀丽风光吸引了不少麻瓜游客,但它的地下河部分实际是大深度、低能见度、大流速的高难体验。历史上如USDCT、WKPP、GUE等著名潜水组织均曾来此开展探索项目,特别是和年的两次,由于本身是天才设计师和资深洞穴探险家的比尔?斯通的亲自参与,令其采用的探索手段、技术和装备至今看来都颇具科技含量。
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进一步来了解这两期探索项目。
?USDCT?WesSkiles?Floridacaves
吉尔后来一直感叹她和她的小伙伴们在使用MK5P的最初岁月里没有挂掉,真是老天爷的眷顾和自己的狗屎运。
而吉尔最常谈及的一次危险经历甚至不是发生在水下,而是在潜店的教室里。可能有些老板看到这里会问:CCR在教室里造成的危险,难道它会爆炸吗?还是从桌子上掉下来砸到谁的脚了?然而都不是。具体故事是这样的:
当时吉尔和她的第一任丈夫保罗?海涅什(PaulHeinerth)在佛州北部经营着一家潜店,而他们的朋友安德鲁?普尔(AndrewPoole)和约翰?范德里斯特(JohnVanderleest)也从澳大利亚赶来,协助制订这款CCR的培训教程。
保罗?海涅什于年起开始洞穴潜水,年成为洞潜教练,曾创造过洞潜深度世界纪录。
吉尔虽然于年再婚,但仍然保留海涅什作为自己的姓氏。
保罗的第一任妻子夏侬也曾经是一名洞穴潜水员。吉尔称夏侬是少数能理解她的女性知音之一。
左:约翰?范德里斯特,当时是一名市*潜水员,即“粪潜”员,后成为澳大利亚洞潜协会主席
右:安德鲁?普尔,年成为持证潜水员,4年后成为当时澳大利亚最年轻的潜水教练,年成为全洞穴潜水员,后来常年从事CCR教学
这张照片中二人均身背CisLunarMk5?BarbaraAnneamEnde
缺氧症状(hypoxia)及其应对成为了他们在课程制订过程中的一个焦点话题,因为四人组中的约翰?范德里斯特分享了他此前使用的Drager(一种mCCR)的恒定流量孔发生故障,导致其供氧不足而在水下出现黑视(blackout)的经历。
左:Dr?gerLAR右:Dr?gerFGT
Dr?gerwerk是一家成立于德国的医疗与安全设备公司,它唯二的两款CCR都为*用产品。
在那次事故中,幸亏潜伴安德鲁眼疾手快且有很高的环境警觉性,约翰才得以逃过一劫,而危险的经历令两人都难以忘怀。
因此四人组着重研究讨论了在eCCR中,哪些故障可能导致设备供氧不足,进而使潜水员出现缺氧,以及潜水员是否能提前发现故障并避免可怕的黑视出现。
危险的实验
为了寻找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四人组决定进行一次陆地实验:曾经在水下挽救缺氧潜伴的安德鲁自告奋勇,作为实验对象坐在地上,然后开始用关闭了氧气供应的CCR进行呼吸,同时在笔记本上记录自己的感受。注意此时CCR虽然不再补充氧气,但呼吸环路中的气体量仍然能让实验对象进行轻松的呼吸。
实验的目的是对CCR可能在水下发生的供氧故障进行模拟,实验对象所呼吸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即氧分压,PPO2)将逐渐下降,而实验对象将记录他当时的身体感受。四人组希望通过这样的实验了解到氧分压逐渐下降时身体会收到哪些警告信号,以便指导未来的教学和实际潜水。
作为实验对象的安德鲁事先了解实验的全部内容,包括他呼吸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做好了准备,连续记录自己身体接下来将要出现的症状。而一旦他感觉身体已经开始缺氧,他将如同在水下一样执行逃生程序,主动切换到安全气体(注意:CisLunarMK5P虽然是一台上世纪的CCR,但咬嘴上的单向阀已经具备BOV功能,只需转动咬嘴上的旋钮即可切换逃生气体,这一点会在接下来的故事里凸显其意义)。
实验开始前,四人组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潜水员到底能否提前预判身体出现的组织缺氧,并进而预防黑视的出现?”
可能有的老板看到这里又要问了:那么让实验对象记录自己的缺氧症状和执行逃生程序(切换安全气体)不是相互矛盾的吗?到底是要坚持还是要逃跑?其实四人组的计划是:一旦小白鼠安德鲁感觉指挥自己的右手进行书写变得困难的时候,他就应当拧动单向阀上的旋钮,切换至逃生气体。
为了确保实验的安全,吉尔就坐在安德鲁身边,负责在关闭纯氧瓶之后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