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周末读书还没有潜水看过珊瑚的,抓紧时
TUhjnbcbe - 2021/5/26 4:53:00
北京医院荨麻疹 site:pf.39.net http://m.39.net/pf/a_8505686.html

我們不曾經歷過的山河歲月

我們不能擁有的人生波瀾

我們不能明了的情感心緒

幸有讀書

借他人的眼

豐富了我們的見識寬度

也加厚了我們的思考深度

各位书友,今天我们继续分享蔡书腾老师推荐的《不宜居的地球》。

加速碳排放的森林火灾

上一集的最后,我们讲到,野火并不仅仅是美国人的烦恼,它是全球性的流行病。在冰天雪地的格陵兰岛,年的火灾面积是年的10倍;在瑞典,年,北极圈内的森林被大火烧毁。在地广人稀的高纬度地区发生火灾似乎是无害的,但它们的增长速度比低纬度地区要快得多,这让气候科学家们非常担忧。这些火灾带来的灰烬会落在冰盖上,使冰盖变黑,从而吸收更多的阳光,进而融化得更快。

年,俄罗斯和芬兰边境发生了另一起极地火灾,产生的浓烟一路蔓延到美国本土。同一个月,另一场野火席卷了希腊海滨,造成99人死亡:在一个度假胜地,数十名游客试图通过狭窄的石梯进入爱琴海以逃避大火,却在途中就被烈焰所吞没。

极地火灾会释放二氧化碳,并且对冻土带造成永久性损伤,还有各位最担心病*与史前超级细菌释放,比如年西伯利亚腹地就曾发生过牲畜感染炭疽病,而炭疽孢子则来自于永久冻土带融化露出的动物尸体!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26万至60万人死于森林大火产生的烟雾。年,加拿大西北地区被野火带来的烟雾所笼罩,因呼吸系统疾病而就诊的人数激增了42%。一名研究员后来说:“有一种无法逃脱的感觉。你要逃去哪里?到处都是浓烟。”

当树木死亡时,它们会向大气中释放储存在其中的碳,这就是为什么野火会导致温室效应的恶性循环。

当火灾破坏了生长于泥炭的森林时,它的影响会特别显著。例如,年印度尼西亚的泥炭地火灾释放了高达26亿吨的碳,占全球年平均排放量的四成。温室效应导致森林火灾增多,野火制造更多的碳排放,这意味着地球进一步变暖,从而导致森林火灾进一步增多。在加州,一场野火就可以完全抵消当年该州所有积极的环境*策所带来的碳排放收益。

大规模的火灾现在每年都会发生。仅年一年,亚马逊森林就发生了10万起火灾。

雪上加霜的还有人为的毁林行为。目前,亚马逊的树木每年吸纳了全球森林吸收的碳总量的四分之一。但在年,贾尔·博尔索纳罗当选巴西总统,他承诺开放雨林供采伐。科学家估计,这一*策一旦实施,相当于在未来十多年间释放出亿吨的碳,这相当于美国年全年碳排放总量的2-3倍。

在全球范围内,森林砍伐约占碳排放量的12%,森林大火则占到了25%。森林土壤吸收甲烷的能力在短短30年里下降了接近八成,一些研究热带森林砍伐率的科学家认为,即使化石燃料的排放立即停止,全球气温也会上升1.5度。

愤怒的气候

讲完了野火,我们再来看极端天气。

由于人类最近几十年肆意的挥霍与破坏,全球气候渐渐由温和转为愤怒,越来越夸张的超级飓风、越来越频繁的龙卷风、越来越大的冰雹,就是这种暴怒的具体表现。

年的夏季,北半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极端天气:大西洋接连出现三大飓风;加州的山火烧毁了超过多万英亩的土地;南亚的洪水使万人流离失所。

然而,年夏天破纪录的天气让年似乎算得上风调雨顺。席卷全球的热浪使洛杉矶的气温达到42度,巴基斯坦达到50度,阿尔及利亚达到了51度。而在海洋上,6个飓风和热带风暴一下子出现在雷达上,其中:席卷了菲律宾和珠三角的山竹台风,杀死将近一百人,造成十亿美元的损失,

在广东沿海长大的我从小就见过很多台风,但山竹的威力还是让我感到惊讶;另一个飓风佛罗伦萨,使北卡罗来纳州的年平均降雨量增加了一倍以上,造成五十多人死亡,并造成亿美元的损失。

同一年里,瑞典发生了野火,一直蔓延到北极圈;美国西部的大部分地区都在冒着浓烟。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也就是纪录片《徒手攀岩》里酋长岩的所在地——的部分地区被迫关闭了;美国冰川国家公园的部分地区也关闭了,那里的气温超过了37摄氏度。年,该地区有个冰川,如今只剩下26个,其他都融化了。

极端天气对经济的致命打击

不过,假如在年回望年,你可能又会觉得当年的日子怎么那么美好,简直充满了田园风光。因为随着气候变暖,各种极端天气将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剧烈。

根据欧洲科学院科学顾问委员会的数据,自年以来,风暴的数量已经翻了一倍;另据估计,从现在起,纽约市每25年将遭受一次原本“年一遇”的洪水。

气候对于极端降水事件的影响,甚至比飓风的影响更明显,原因很简单:温暖的空气比寒冷的空气能保持更多的水分。与上个世纪中期相比,美国的暴雨强度已经增加了40%。而在美国东北部,这个数字是71%。

年最严重的暴雨的强度比年大了四分之三,而且还在不断增大。年4月,一场由气候变化引发的降雨袭击了美国,几乎破坏了雨量计,美国国家气象局不得不给出一个估算:24小时内1.27米的降雨量。

说到极端天气,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在美国,雷雨这种灾害自80年代以来已经增加了7倍多。自年以来,风暴造成的停电已经翻了一倍。当飓风“厄玛”首次出现时,它的强度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一些气象学家建议为它创造一个全新的飓风类别——6级。

紧接着,飓风玛利亚又来了,它横扫了加勒比海,在一周内第二次摧毁了一连串的岛屿。原本一两代人才可能遇到一次的超级飓风就这样接踵而至。

在波多黎各,玛丽亚摧毁了岛上大部分地区的电力与自来水长达数月,洪水淹没了岛上的农田,以至于农民预测该岛第二年将颗粒无收。

在今年夏天的洪灾中,很多人的家园都倾覆在洪水中,我至今还记得一个中年男人,看着自家楼房倒塌在水中,掩面失声的样子。

玛利亚也向我们展示了人类自身的丑陋一面。波多黎各人是美国公民,他们住在离美国大陆不远的一个岛上,有数百万美国人曾亲自到过这个岛。然而,当气候灾难袭击那里时,美国人的总体态度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飓风登陆之后的一周时间里,特朗普几乎没有提到过波多黎各,周日的脱口秀节目也不例外。

在未来,所有这些前所未有的事情很快就会变成例行公事。到本世纪末,飓风桑迪带来的洪水这种级别的灾害在纽约发生的频率预计是现在的17倍,而卡特里娜级飓风的频率将增加一倍。

从全球范围来看,只要变暖1度,4级和5级的飓风就会增加25%到30%。仅在年至年间,菲律宾就遭受了75场自然灾害。在过去40年里,亚洲地区4级和5级风暴的比例增加了一倍,部分地区增加了两倍。到年,亚洲特大城市可能因风暴损失高达35万亿美元的资产,是年的10倍以上。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来抵御这些风暴,甚至还在助长风暴,比如,美国人在休斯顿和新奥尔良脆弱的海岸上铺设混凝土,混凝土堵住了自然排水系统,从而延长了每一次的洪水。

极端天气不止降临到海岸线附近,它会覆盖住地球上每一个人的生命,不管离海岸线有多远。例如,北极越暖和,北纬地区的暴风雪就越猛烈,这就是美国东北部年遭遇“末日暴雪”、年遭遇“雪魔末日”以及年遭遇“雪斯拉”的原因。今年一月,加拿大东部各省遭遇了三十多年来最大的暴风雪,显然也与温室效应有关。

气候变化对内陆的影响在更温暖的季节也能感受到。年4月,仅仅一个月就有个龙卷风席卷了美国乡村。此前4月份的最高纪录是个,其他月份的最高纪录是个。接下来的一个月,又出现第二波龙卷风的侵袭,导致乔普林市人死亡。

在短短三十年间,所谓的美国“龙卷风走廊”已经移动了公里。虽然从技术上讲,科学家们并不确定气候变化是否增加了龙卷风的数量,但龙卷风留下的破坏路径正越来越长与越来越宽;根据一项评估,龙卷风是由雷暴引起的,而雷暴正由于温室效应而不断增加。

即使我们认为自然灾害是天气的一个常规特征,它们所带来的破坏范围也不会缩小。这里也存在我们之前提及的级联效应,例如,在飓风“哈维”来临之前,德克萨斯州切断了休斯顿的空气质量监测器,因为担心它们会遭到破坏;结果,将近5亿加仑的工业废水从一座石化工厂流入加尔维斯顿湾,却无人察觉。总而言之,这场风暴产生了一百多起“有*物质排放”事件,包括46万加仑汽油,23.6吨原油,以及四分之一英里宽的氯化氢排放,当它与湿气混合时,就会变成令人窒息与死亡的盐酸。

在新奥尔良的沿海地区,暴风雨的袭击并不那么直接,但风暴之后,由于没有足够的排水系统,这座城市瘫痪了。年,新奥尔良有48万居民,年遭到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后,这一数字降低到了23万,还不到原来的一半。

如果一个*治稳定、财力雄厚的地区每50年就会遭遇一场特大风暴,那么即使短时间内满目疮痍,这个地区也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灾后重建、最终恢复繁荣景象。但如果这个地区每10年或20年就会遭遇一场特大风暴,那么即使像美国或休斯敦这么富裕的国家或城市来说,也是十分艰难的事情。卡特里娜飓风已经过去了15年,新奥尔良仍然深受这场飓风的影响,其下九区的人口仅为风暴前的1/3;路易斯安那州的整个海岸线都被海水吞噬,已经消失了平方英里;而在佛罗里达群岛,有英里的道路需要抬高以保持在海平面之上,每英里的成本高达万美元,总计高达10亿美元。而该地区年的道路预算仅为2万美元。

对于世界上的穷人来说,从卡特里娜飓风、厄玛飓风、哈维飓风等越来越频繁的风暴中恢复过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好的选择往往就是离开。在飓风摧毁波多黎各后的几个月里,成千上万的岛民来到了佛罗里达,他们认为这可能是一件好事。但其实,佛罗里达也正在消失。

正在死去的海洋

下面我们来看温室效应的第六个子危机,那就是正在死去的海洋。

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70%的领域,它对人类的意义非凡。一方面,海洋是我们重要的食物来源。在全球范围内,海鲜占人类饮食中所有动物蛋白的近五分之一;另一方面,海洋通过洋流维持着地球的季节、调节着地球的温度,吸收了太阳的大部分热量。

遗憾的是,全球变暖正在严重削弱海洋的这些功能。

为了寻找更冷的水域,鱼群已经向北迁移了数百公里,例如,比目鱼已经离开美国东海岸公里,鲭鱼也已经远离了它们的家园。

一项追踪人类对海洋生物影响的研究发现,目前只有13%的海洋尚未遭到破坏,而北极的部分地区由于气候变暖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尽管海平面上升和沿海的洪水已经主导了我们对气候变化的担忧,但我们需要担心的远不止这些。

目前,人类排放的碳有超过四分之一被海洋吸收。在过去的五十年里,海洋吸收了全球变暖九成的多余热量。今天的海洋携带的热量比年至少多了15%,在这短短20年里,海洋吸收的额外能量是整个地球上化石燃料储量的三倍。

所有这些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就是所谓的“海洋酸化”,也就是海水正在逐渐变酸。海水酸化通过对浮游植物的影响,可能会使气温上升0.25到0.5度。

你可能听说过“珊瑚白化”,也就是珊瑚死亡。珊瑚依赖体内的微型共生海藻生存,海藻通过光合作用向珊瑚提供能量。如果共生藻离开或死亡,珊瑚就会变白,最终因失去营养供应而死。由于海洋温度不断升高,致使珊瑚所依赖的海藻减少,珊瑚也因此更易受到白化的影响。

三十年前,大规模的珊瑚白化现象比较罕见,但近年来却越来越多的出现。自年以来,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有一半都以这种方式消失了。

近年来,珊瑚的数量已经减少了很多。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预测,到年,海洋变暖和酸化将威胁到90%的珊瑚礁。

这是一个非常坏的消息,因为珊瑚礁支撑着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并为5亿人提供食物和收入。它们还能抵御风暴潮带来的洪水,这一功能价值数十亿美元。另外,海洋酸化还将直接损害鱼类种群。

在酸性水域中,牡蛎和贻贝难以长出外壳,而且不断上升的碳含量会削弱鱼类的嗅觉,由此降低它们的生存能力。在澳大利亚沿海地区,鱼类种群在短短十年内估计就减少了32%。

这些还不包括人为的海洋污染,比如塑化、污水排放、核污染等等。

在过去五十年里,全球没有氧气的海水容量翻了四倍,形成四百多个“死亡区域”;缺氧的海洋区域增加了数百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整个欧洲的面积。除了直接的污染,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温室效应导致的,因为温暖的海水只能携带较少的氧气。

此外,“海洋传送带”可能也会因气候变暖而减速。“海洋传送带”是由墨西哥湾暖流和其他洋流组成的巨大的循环系统,是地球调节区域温度的主要方式。

上世纪80年代,海洋传送带开始成为科学家的研究对象,当时就有海洋学家担心它可能会关闭,从而导致地球气候的急剧失衡,热的地方变得更热,冷的地方变得更冷。

传送带关闭将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性后果,最极端的场景《后天》那部电影已经用戏剧化的方式为我们展现出来了,当然我们暂时还不用担心这种可能性,但传送带的放缓则是另外一回事。气候变化已经使墨西哥湾流的速度降低了15%,这一现象被科学家称为“过去一千年中史无前例的事件”。

年,有两篇主要论文引发了人们对传送带的新一轮

1
查看完整版本: 周末读书还没有潜水看过珊瑚的,抓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