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mt的那个时候就发现潜水乐趣于我而言,不仅限于跟我的鱼儿们sayhi、悬浮自由和隔绝喧闹。
看我前方潜水员的各式各样的姿态,像看show一样很有趣,让我经常很想笑,这些人怎么可以那么可爱!
但比较烦躁的事情是,既要对经常往上飘的潜水员时刻保持警惕,又要担心那些时常触底扬沙的家伙会伤着我的珊瑚们。
跪珊瑚上!好想打他
那些千奇百怪的姿态,还有kicking的方式,都多多少少跟中性浮力很多毛钱的关系:
在海里呆着舒不舒服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性浮力
潜水时间有多长?
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中性浮力
耗气量怎么那么大!
呼吸节奏不对,中性不好,BCD充放频繁
……
刚入门的OW,可能潜的次数不多,连跟海水的契合度都还没摸到感觉,更搞不清楚自己在中性浮力上到了什么水平。
但瓶数的增加和对潜水的了解,会慢慢意识到自己的中性浮力、踢水和姿态方面的问题。
看看这文。
然后在接下来的一次潜水中,认真想想,尝试去做,有问题就问,问教练也好问DM也好跟buddy讨论也好,这样的进步会特别大。
毕竟,我们是心甘情愿地自行服下这蓝*。
有且只能:好好的潜水,好好的看水下的世界,好好的解*。
废话有点多,提个大纲:
1、中性浮力到底是什么*?
2、我的中性浮力到底有多不好?为什么会这样?
3、怎么办才好?
①正确调整装备及配重
②克服意识层面上的影响
③克服客观因素
中性浮力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中性浮力?
在潜水中,可以有控制地任意悬停在水中任何位置,我们可以称之为好的中性浮力。
常在安利朋友来潜水的时候,老说在水里「无重力」。
我检讨,这是不对的,但「无重力」确实形容的是一种身体的直观感受。在水里其实并不是无重力的,在水底和陆地上所受到的地心引力其实是一样的。
负浮力:在水里打麻将
但确实潜水能给我们类似无重力的体验,因为水中的浮力好比重力的反作用力。
简而言之,浮力的大小就是向上作用力的大小,作用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重量及其质量。
阿基米德放满一浴缸的水准备洗澡,进去后发现水溢出来,溢出水的重量,就是他的浮力。
浮力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不同流质的浮力特性不一样,在水里不同的姿态浮力的大小也不一样,不同的体重形态浮力不一样。
①我们浮在水面上时的状态,为正浮力;
②在水中,不断下沉,称之为负浮力;
③在水中央悬浮,不浮不沉为中性浮力。
这个技巧看起来真的太傻了
在水里,最省事省力省气的潜水,就是能够随时切换成不浮不沉的状态。
为什么嘞,怎么修炼才成?
每一个潜水员的中性浮力都是不一样的:
体积、体重、装备自重(BCD、调节器、气瓶及内部气体的重量、配重、潜水服、蛙鞋靴子等等)、深度(压力)、甚至身体姿态是水平还是直立(截断面阻力)等等,都会对浮力调整产生影响。
1
装备的影响
①装备气瓶大小及高度、BCD尺寸
气瓶的大小及安装高度,会影响身体重心,从而影响身体姿态。
BCD的尺寸要合身,整套装备最好能呈流线型固定于你的body上。
关键:
装备要合身!有助于浮力的调整与控制
②配重
如何判断?
步骤一-在水面把BCD的空气全部放掉,水面是否与眼睛位置相对齐平?
步骤二-在一的基础上吐掉肺里的空气,是否会缓缓下沉
步骤三-潜水结束时,当气瓶只剩30bar气体的时候,能否进行5米三分钟稳稳停留。
关键:
判断及选择合适自己的配重
2
主观因素主导的浮力控制
①深度变化
在浅水区域,由于水的压力小,潜水员自身的浮力很容易就抵消掉上述重力。
在深度下,压力增大,同时湿衣及空腔受到挤压,自身浮力变小,这时就需要使用BCD进行中性浮力的补偿。
全力诠释水里负浮力谈恋爱不优雅,
单身狗负浮力吃土看起来更像五体投翔。
关键:
培养深度变化敏感度A、养成频繁看潜水深度的习惯(电脑表很重要)
B、找到参照物来判断深度变化(珊瑚、沙地、色彩变化及鱼类)
C、用鼓膜感受深度变化(若是负浮力你会时常感受到鼓膜受挤压)
②TRIM(身体姿态)
由于重力的影响,下潜时水中反作用力是向上的。
当往上升的时候,反作用力向下,所以在水中如何控制体表面积很重要,也就是身体姿态(Trim)的调整。
身体姿态不好,经常破坏平衡,踢动没有效率,都会造成阻力增大,过度耗力使得二氧化碳堆积过多,呼吸急促,且容易改变深度,压力改变致使BCD内气体发生变化,影响浮力。
关键:
潜水巡游过程中:
水平方向,初学者建议自由踢,并保持身体呈水平流线型平趴,视线朝下。
下潜过程中:
竖直方向,减少用脚蹼向下踢水维持深度,尽量通过BCD及呼吸调整浮力。
③调整呼吸频率
由于身体状态、精神状态及海洋状况等原因,呼吸急促,造成肺部气体一直膨胀,无法控制微调。
关键:
调整状态,缓慢并深长的呼吸。
A把嘴抿起,避免大口呼吸,进行调节呼吸。
B监测当前深度的耗气量,合理分配气体使用量。
④BCD浮力控制
在恰当的配重及装备配置下,在浅水区域,由于水与大气的压力差还不至于过大,水压较小,潜水员比较好利用自身浮力进行浮力控制;但在深度下,压力增大,同时湿衣及空腔受到挤压,自身浮力变小,这时就需要使用BCD进行中性浮力的补偿。
哥们儿点充BCD,带着负浮力的自行车就能成直升飞车了
潜水的时候,大多数我们都是在长时间多层深度潜水,所以利用BCD来调整浮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性浮力绝大部分是要靠BCD来调节的,长时间深度变化一定要调节BCD,其中短时间小幅度深度变化可以用呼吸来调节。
关键:
BCD的使用
A上升时,平滑释放BCD的空气,到达水面,长按充气阀;
B充气时,在水下,请以点按微调浮力并与长按、节奏按结合起来
C排气时,尽量减少体位变化
⑤经验
关键:
潜
多潜
经常潜
感觉就来了
3
潜水过程,客观因素影响的浮力控制
①心里压力太大
由于天气状况、身体状况、长时间没下水等原因引起的对潜水状况的担忧,潜水体验感觉差,这个时候要开始考虑是否继续潜水了。
②调节器问题
呼吸嘴咬嘴硬,割嘴,嘴累,可换合适的咬嘴
③面镜问题
过程中总是起雾、进水,需检查修理必要时需更换合适的面镜;或是潜水员不能自如的面镜排水,唯一途径就是多加联系了。
④水温、能见度等因素影响
若水温较冷,可加湿衣(配重也相应增加);或换干衣;能见度差,要保持冷静并放松心情,有buddy在,一切好说。但无论怎么说,都是要多潜找感觉。
如若判断不了自身中性浮力的好坏或是不知如何提升控制水平,可以在潜水前跟教练多加交流,也有相关的课程可以参加。
总结以上,欢迎大家码起。
潜水就是谈恋爱
中性就是找感觉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点击了解更多
从30米到55米,应该怎么潜?技潜也就这么回事儿
潜水界新星、新鲜的教练们成功入海
ScubaCrw
PADIIDC教练班水摄应该怎么入门?——达拉盖地开水摄课了
你确定要考DM吗?考完救援真的只能考DM?
「潜导」O(∩_∩)O潜水教练预备役,换个活儿法
只要你是持证潜水员,我免费请你来Fundiv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