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6/27 1:54:00
从紧张到愉悦脸是鱼身上一个明显不讨喜的部位。虽然我们不得不承认,鱼是地球上第一种真正出现了脸的动物,但它们的脸充其量只能算是嘴巴、鼻子、眼睛和额头(姑且把这个部位叫作额头好了),按照恰当的方式长在了一起而已。鱼既不会皱眉也不会笑。要是鱼能够做出这些表情,人们可能会对鱼表现出更多同情心。——布莱恩·柯蒂斯《鱼一生的故事》有个名叫洛丽的女人给我讲了两条鱼的故事。年底,她买了一个19升的鱼缸和三条金鱼,一条红狮头金鱼、一条黑龙睛金鱼和一条扇尾琉金金鱼。跟很多养鱼新手一样,洛丽几乎对照顾金鱼一无所知。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她买了几条鱼也死了几条鱼。不过最初买的扇尾琉金金鱼和黑龙睛金鱼都活了下来。洛丽给扇尾琉金金鱼起名叫“海饼干”,她丈夫给黑龙睛金鱼起名叫“小黑”。一天,洛丽回家吃午饭时,惊恐地发现小黑被困在了一个装饰用的宝塔里,那个宝塔是她亲自放在鱼缸里,用来给金鱼增添乐趣的。小黑挣扎着想逃出来,不停用自己的身体去撞那座塑料监狱,看上去十分虚弱。与此同时,海饼干疯狂地冲向小黑,在洛丽看来,它就像是努力要把小黑从宝塔中解救出来一样。洛丽小心翼翼地把手伸向宝塔,尽可能轻柔地用手指把小黑推了出来。它状态很差,身体一侧的鳞片和天鹅绒般的皮肤都蹭坏了,右眼肿胀,还擦破了皮。它无精打采地悬在鱼缸底部,几乎一动不动。洛丽觉得它大概活不了了。接下来的几天,海饼干一直待在小黑身边守护着它,这条小小的黑龙睛金鱼逐渐恢复了健康。它的眼睛痊愈了,身体受伤的一侧渐渐长出了全新的鱼鳞。从那时候起,洛丽发现小黑和海饼干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她看来:“之前海饼干专横跋扈,经常霸道地驱赶小黑,但是宝塔事件后,这种行为再也没有出现过。我开始觉得,鱼也是有情感、有个性的个体。”她把这两条鱼转移到了76升的鱼缸里,里面装了一个大过滤器以及很少的装饰品。小黑于年6月去世,只有6岁,一看就知道是因为过滤器故障而死的。海饼干仍然“苦苦支撑”,由一条从学校嘉年华救回来的名为“太多”的金鱼陪伴着。25年前发表在南非一份报纸上的另一个故事,跟洛丽的故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个故事里也有一条受伤严重到几乎无法游动的黑龙睛金鱼,它的名字也叫小黑。当小黑被放进另一个鱼缸,和一条更大的名为“大红”的红狮头金鱼在一起时,大红立刻对这位无助的“缸友”产生了兴趣。它也开始游到小黑身体下方施以援手。它们会像骑了双人自行车一样在鱼缸里一起游来游去,大红凭一己之力推着它们俩一起游,帮助小黑恢复行动能力,并且能吃到撒在水面上的食物。宠物店老板认为大红的行为是出于同情。情绪的硬件洛丽和南非宠物店老板的故事并没有多少科学说服力,因为它们都是独立存在的奇闻逸事,两条鱼背后的行为和情感也很难解读。比如,我们怎么知道海饼干并不是出于害怕或应激而攻击困在宝塔内的小黑呢?对我来说,两条鱼随后出现的持续性的关系变化更有说服力,这表明小黑的灾难是一个重大事件,让两条鱼的关系更亲密了。把奇闻逸事先放在一边,科学界对鱼类的情绪持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可以从鱼类大脑和身体中的“硬件组织”出发。情绪的产生需要脑回路,这种古老的结构在演化过程中一直存在,所有脊椎动物都有。前面章节中的内容告诉我们,即便是没有新皮质的大脑,也能感到目瞪口呆或火冒三丈。越来越多的专家相信,情绪是伴随着意识一同产生的。有时,能做出反应比思考本身更有用。想象自己是一只原始海洋生物,突然间遇到了捕食者,如果你得先默默想着“天哪,我最好赶紧离开这儿”,那你很快就会变成别人的美味大餐。感到惊慌后立刻逃跑才能保住性命,其他的可以之后再想。情绪与一类叫作“激素”的物质关系密切,它是由人体内腺体分泌出的化合物,能够影响人的生理和行为。硬骨鱼和哺乳动物脑部形成“激素模式”,即所谓的神经内分泌反应的方式本质上是相同的。因此,这些模式在意识和情绪方面发挥的作用可能也是类似的,也就是说,这两类动物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也是类似的。催产素就能很好地证明这种相似性。它也被叫作“爱情灵药”,与建立亲密关系、性高潮、宫缩、哺乳以及坠入情网的体验有关。加拿大汉密尔顿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鱼类体内功能相同的异亮氨酸催产素,也能调节不同社交情境下的行为。研究人员给两组成年雄性美新亮丽鲷分别注射了异亮氨酸催产素和生理盐水,注射了生理盐水的美新亮丽鲷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行为变化,而注射了异亮氨酸催产素的美新亮丽鲷则变得更加情绪化。当被放到模拟争夺领地的情境中时,即便面对体形更大的对手,后者也会更具攻击性。令人意外的是,地位中等的美新亮丽鲷在注射了异亮氨酸催产素之后,会对鱼群中的其他个体表现出服从行为。论文作者推测,服从反应能够使这些高度社会化、彼此协作养育后代的美新亮丽鲷凝聚成更稳定的群体。这种情感可能不是爱情,但肯定是一种温和友好的反应。另一种研究鱼类情绪的方法是对比鱼类、鸟类和哺乳动物大脑中相似的杏仁核区域。这是一对构成大脑原始边缘系统的杏仁状结构,哺乳动物的杏仁核会影响情绪反应、记忆以及决策力。鱼类大脑中内侧脑皮层的功能和杏仁核一样,当这一区域被切断神经连接丧失了功能或接受了电力刺激后,鱼类就会出现攻击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跟接受了类似处理的陆生动物十分相似。以金鱼为实验对象的研究也表明,内侧脑皮层会参与针对可怕刺激的情绪应答。鱼怎样表现出恐惧呢?受到捕食者攻击时,它们又会作何反应?事实上,鱼类感到害怕时做出的反应跟我们的预期差不多。除了呼吸更加急促并释放出警示信息素以外,它们还会表现出陆生动物感到恐惧时的典型行为,比如逃跑、僵住、让自己看上去体形更大或者改变身体的颜色等。之后它们也会停止觅食,避免进入受到攻击的区域。如果给鱼用一些能够缓解人类焦虑的药物,它们能放松下来吗?奥沙西泮就是这样一种药物,它被广泛用于治疗人类的焦虑和失眠,且能够缓解戒酒时出现的其他症状。瑞典于默奥大学的约纳塔·克拉蒙德带领的研究团队,捕获了一些野生欧亚河鲈,并给它们用了奥沙西泮,在那之后,这些鲈鱼会变得更加活跃,生存率也更高。让人类放松的药物却会让鱼更加活跃,这似乎有些异常,但其实鲈鱼的反应正是其放松之后的状态,因为只有放松的鲈鱼才会更勇敢地探索周围环境。在这种状态下,使用了药物的鲈鱼会较少跟同伴聚在一起,而是花更多时间觅食,这可能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些鲈鱼在没有捕食者的环境中生存率更高。在安全的环境中,放松身心并没有什么坏处,但恐惧这种情绪的存在也并非全无道理:它能够让我们远离危险、躲避危险。鱼类有社交学习的能力,仅仅通过观察同类的反应,它们就能轻易学会畏惧某种事物。比如,最初在玻璃一侧的胖头并不畏惧陌生的捕食者,但观察到玻璃另一侧同伴对捕食者的恐惧反应后,它们就会很快学会躲避这些捕食者。胖头接触过同类释放出的报警物质(在讨论嗅觉的章节中提到过的警戒信息素)后也能学会躲避捕食者。对于暗示了潜在危险的气味线索和视觉线索,鱼类是否一样重视呢?显然不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的科学家会训练鱼类,让它们以为某种陌生的气味是安全的,因为这种气味出现的时候从来不会有坏事发生。但事实上,这种气味来自以胖头为食的危险捕食者狗鱼,只不过实验中胖头曾生活的地方没有狗鱼出没,研究人员据此推测它们并不知道狗鱼的气味以及隐藏的危险。对照组的胖头也接受了类似的训练,只不过其所用的水中没有狗鱼的气味。测试当天,两组胖头都接触到了狗鱼的气味,此外每组又分别接触到了(1)胖头的报警物质,(2)知道狗鱼的危险性、且会因狗鱼气味而感到恐惧的“典型”胖头。之前没有接触过狗鱼气味的胖头对警戒信息素和对受惊同伴的反应一样。但是,经过训练后认为狗鱼气味温和无害的胖头,对警戒信息素毫无反应,对惊恐不已的同伴则表现出了典型的恐惧行为(减少游动及觅食,同时寻找躲避之处)。因此,至少对胖头而言,恐惧的视觉信息比嗅觉信息更有说服力。这项实验也证明,对于判断捕食者是否有威胁,胖头更相信同伴的判断而不是自己的。哪怕虚惊一场也好过忽视了真正的威胁。正如人们常说的,宁可谨慎有余,不要追悔莫及。对抗压力从可怕的境遇中逃离出来,不仅能够保命,也有益于长期健康。针对老鼠、狗、猴子,以及饱受战争和其他困境折磨的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无法排解的压力会造成各种问题,比如焦虑、抑郁、免疫力低下等。面对压力时,我们的身体会释放出皮质醇。这种所谓的应激激素能够调节压力水平,在包括鱼类在内的其他脊椎动物体内也发挥着相同的作用。马克斯-普朗克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和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共同对体内缺少皮质醇的斑马鱼进行了研究。这些斑马鱼长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且在行为实验中表现出了抑郁的症状。正常斑马鱼进入新环境时,会在最开始的几分钟里显得有些畏缩,游动也很犹豫。但好奇心很快就会占据上风,它们会开始探索新鱼缸的环境。然而,高度应激状态下的斑马鱼则很难适应新环境,它们会更强烈地表现出独处倾向,待在鱼缸底部一动不动。不过,在水中加入抗焦虑药物地西泮(安定)或抗抑郁药物氟西汀(百忧解)后,这些斑马鱼的行为就会恢复正常。隔着鱼缸玻璃看到其他斑马鱼,以及其他多种社交行为,都能缓解它们的抑郁症状。如果鱼类也能感到抑郁和焦虑,那它们是否也会主动缓解,想方设法让自己冷静下来呢?年,一篇题为“亲爱的,冷静,让我摸摸你的鳍”的头版文章就说了这样一件事。由里斯本高等应用心理学研究所的玛尔塔·苏亚雷斯带领的研究小组推测,珊瑚礁鱼类受到清洁鱼的轻抚后会变得更愉快,应激状态也会有所缓解。为了验证这个想法,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他们训练了32只来自澳大利亚大堡礁的栉齿刺尾鱼。一旦它们适应了圈养生活,就会被随机分配到应激组或非应激组。被分到应激组的倒霉蛋要被放进水深只能刚好没过身体的水桶内待30分钟。这一步骤会增加鱼血液内的皮质醇,而它正是测试压力时的参照指数。在这之后,应激组和非应激组的鱼都会被单独放到不同的鱼缸中度过两个测试阶段,每个阶段时长一小时,且每个鱼缸中都有一条人工制成的高仿清洁鱼模型。模型的形状和颜色都和为刺尾鱼等客户提供清洁服务的裂唇鱼非常相似。一半数量鱼缸中的模型静止不动,另外一半鱼缸中的模型有特殊的机械装置,能够轻轻摇摆着移动。应激组的刺尾鱼会被移动的清洁鱼模型吸引,就像小孩见了糖果一样。它们会游到假清洁鱼旁边,把身体靠在清洁鱼身上。但它们只会对能轻抚它们的模型这么做。平均每条鱼会去找能移动的清洁鱼15次,但根本不理睬静止的清洁鱼模型。模型轻抚刺尾鱼也会缓解它们的压力,研究人员测量了所有刺尾鱼体内的皮质醇指数,和会动的清洁鱼同缸的刺尾鱼(包括应激组和非应激组)体内的皮质醇含量,比和静止清洁鱼同缸的鱼更低,皮质醇下降的幅度也和与模型相处的时间成正比。在科学家说话向来有所保留的前提下,玛尔塔·苏亚雷斯总结道:“我们知道鱼类能感觉到疼痛,因此它们可能也会感觉到愉悦。”虽然媒体对鱼类抚摸彼此鱼鳍的报道有矫揉造作之气,但并不代表这在科学上毫无借鉴意义。这篇报道揭示了社会生活以及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性。文章证明鱼类会出于愉悦身心的目的去找清洁鱼,虽然这些移动的模型并没有完成清除寄生虫等工作,但刺尾鱼仍会反复拜访它们。为了奖赏让个体生命不息、基因得以顺利传递的“好”的行为,动物演化出了愉悦这种感受。因此,我们在吃东西、玩耍、姿势舒服或发生性行为时会感觉良好。直到不久前,人们还觉得甚至仅仅推测鱼类感受到的是什么情绪都是不科学的。因此,大多数讨论只能局限在所谓的奖赏,即动物愿意付出一定努力得到某种东西的生理机制内。对于哺乳动物来说,多巴胺系统在奖赏生理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老鼠在玩耍时,大脑会释放出大量多巴胺和阿片类物质,而给它们使用了能阻断这些化学物质受体的药物后,它们就会失去对正常情况下会喜欢的甜食的兴趣(人类也是如此)。鱼类体内也存在多巴胺系统。如果给金鱼使用能够刺激其脑部多巴胺释放的化合物——比如安非他命或阿扑吗啡——金鱼就会表现出奖赏行为:受到安非他命影响的金鱼更喜欢在含有安非他命的区域内活动,而使用了戊巴比妥这种“愉悦抑制剂”的金鱼则能学会躲避它。在猴子、老鼠和人类体内,安非他命能够通过提高中央奖赏系统中多巴胺受体的效率形成奖赏效应。由于金鱼脑部也存在含有多巴胺的细胞,因此人们推测安非他命也能通过相同的机制在金鱼体内产生奖赏效应。和某些哺乳动物一样,鱼类也容易滥用难以抵挡诱惑的安非他命和可卡因。但是那些悄悄游到会动的清洁鱼模型旁边寻求抚摸的刺尾鱼并不会成瘾,那不过是一条鱼对愉悦保健按摩的渴求而已。[3]鱼类的游戏如果你曾得过奖、从三分线外投篮命中,或者见过家长玩闹着把孩子追得高兴地尖声叫喊,那你肯定知道快乐是怎么一回事。游戏就是一种能够产生快乐的行为。它对于动物,尤其是那些需要增强身体力量和协调性、学习重要生存及社交技巧的幼年动物来说非常重要。不仅如此,游戏也会产生心理影响:它会让游戏者觉得有趣。科学家已经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动物的游戏行为,德国哲学家卡尔·古鲁斯早在年便出版了《动物的游戏》(ThePlayofAnimals)一书。想要研究动物的游戏并非易事。这是一种自发的活动,参与者会在游戏中感到轻松、愉快。人类观察到的大多数动物游戏都是偶然间发现的。这对于田纳西大学的动物行为学家,长相酷似达尔文的戈登·M.布格哈特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他从事动物行为学研究近60年,发表了上千篇学术论文,在其学术生涯中从不放过那些有挑战性的课题,其中就包括你不奢望能发现的动物游戏,或者用他写在自己网站上的话来说,是“‘不会玩耍的’动物的玩耍行为”。年,布格哈特发表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动物游戏研究成果。《动物游戏起源》(TheGenesisofAnimalPlay)一书的封面上是一条热带鱼,一条养在鱼缸中且正用鼻子触碰水中温度计的雄性灰体蓝首鱼。布格哈特和弗拉基米尔·迪内兹、詹姆斯·B.墨菲两位同事发表了关于三条雄性灰体蓝首鱼与温度计互动的研究。这支11厘米长的玻璃管温度计底部加了重物,能够垂直悬浮在水中。在12次实验过程中,研究小组记录到温度计被这三条鱼推了多次,而每次实验中三条鱼都是被单独放进鱼缸中的。每条鱼都有自己的风格。1号鱼主要“攻击”温度计顶部,让温度计左右摇摆,最后停在垂直位置。2号鱼喜欢围着温度计转圈,转的过程中时不时碰一下。3号鱼会随意顶撞温度计底部、中部或顶部任意位置,这条鱼撞击时最用力,会让温度计在鱼缸里上下跳动,有时候还会卡在角落里,在隔壁房间都能听到温度计撞在玻璃壁上的巨大声响。这算是游戏吗?布格哈特认为,游戏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这种行为不会让动物达到任何明确的生存目的,比如交配、觅食或争斗;2.这种行为是自愿的、自发的或者有益的;3.这种行为跟典型的功能性行为(性行为、领地行为、捕食行为、自卫行为、觅食行为)在形式、目的或时机上有明显的不同;4.这种行为会反复出现,但并不是神经质行为;5.这种行为只会在没有饥饿、疾病、拥挤或捕食者等应激源的情况下出现。灰体蓝首鱼的行为符合以上所有标准。它们并不是捕食性鱼类,对温度计的攻击跟典型的觅食行为完全不同。有没有食物对它们用温度计寻乐的行为没有明显影响。性行为的可能性也可以排除。灰体蓝首鱼跟温度计的互动与它们快速猛击对手的行为有些类似,但重复次数更多——更像是拳手在打沙包练习,而且只有这些鱼在非应激状态,甚至可能是缺少刺激的情况下独处时才会出现。实验用的鱼缸中还存在其他物体,比如小棍、植物和鹅卵石,为什么这些鱼单单攻击温度计呢?研究人员推测,灰体蓝首鱼可能是被物体被碰到后会反弹的特性吸引,就像那种底部系上重物、真人大小的充气小丑玩具,对着它打两下便又弹回到直立状态。动物行为学家尽力从动物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布格哈特把温度计的反弹解读为“对手被激怒后永远不会成功的反击”。这是实体游戏的例子,生物学家把两个个体你来我往的玩闹称为社交游戏。美国弗吉尼亚州动物避难所的前员工就讲了这样一个例子。她曾经和丈夫、几只猫以及一条独霸鱼缸的哥伦比亚英丽鱼一起生活。这条鱼跟家里的几只猫慢慢玩起了一种游戏,这几只猫偶尔会踮起脚爬到书架上喝鱼缸里面的水。而这条领地意识很强的英丽鱼会藏在鱼缸一角的芦苇丛后面,埋伏起来静静等候这些毛茸茸的入侵者露面。过往的经历教会这些猫先向水里看一看是否存在埋伏,但是英丽鱼知道这一点,因此会保持安静。只有当猫的舌头伸入水中的那一刻它才会突然行动,像小鱼雷一样从芦苇后面冲出来,铁了心要从那条粗拉拉的舌头上扯下一块肉来。如果猫感到水下有异动,就会趁舌头还没被鱼碰到时撒腿就跑。这种猫鱼智斗游戏的参与者的表现表明,这只是安静室内生活中一点受欢迎的小插曲。游戏的任何一方都不会流一滴血,有时候,猫甚至会立刻扬着脑袋、闪着狡黠的眼光回来参与这场游戏。这不仅仅是社交游戏,也是物种间的社交游戏。游戏的第三个变体是独自游戏。年,一位名叫亚历桑德拉·赖希德的德国语言治疗师去斯图加特市参观艺术之屋的展览时,亲眼见到了独自游戏的鱼。她把这场名为“艺术生活”的展览形容为一个由全国所有博物馆中隐藏珍宝组成起来的了不起的混合体。其中就有一个来自卡尔斯鲁厄市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大型水族箱,这个精致的展品容量约为升,里面生活着五彩斑斓、充满异域风情的各种鱼类。身为爱鱼之人,亚历桑德拉在水族箱前花了很长一段时间观察玻璃那一侧发生的事情。她很快就注意到一条小小的、优雅的杏仁形的鱼,这条鱼的身体是华美的紫色,上面点缀着*色和铁青色的斑纹。(她之后辨认出这是一条原产于亚洲海域的静拟花。)这条鱼看上去似乎有目的地。它会在水族箱底部向一个方向游,碰到水族箱一端的玻璃壁后,就会突然向上游到水面。到达水面后,它会遇到从水泵中流出的水流,这个小旅行者就被水流推着像火箭一样回到水族箱的另一端。之后,它又潜回到水族箱底,再次踏上旅行。赖希德对我说:“有趣的是,我认为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种圈养导致的刻板行为。但是这条小鱼看上去从中得到了很多乐趣。”我问她为什么觉得有趣。“其他鱼大部分都只是没有特定目的地游来游去,而这条鱼看上去似乎铁了心要找些乐子。我特别想让其他鱼跟它一起跟着人工制造的水流享受疯狂之旅。”无独有偶,布格哈特也曾在高大的柱状水族箱中观察到,其中的海洋鱼类会反复“骑着”水箱底部增氧气石中冒出来的气泡到达水面。他认为这对鱼来说是一种乐趣,对人类来说可能也一样。跳跃使鱼快乐?如果驾着气泡对鱼来说是件乐事,那它们是否也会跳跃着寻开心呢?如果你有过泛舟、垂钓或在湖畔河边观鸟的经历,那很可能见过鱼跃出水面的场景。我自己就见过很多次。根据平均律,这种事情往往发生在我朝另一个方向看的时候,而我将目光转回来时恰好只看到一丝水花。偶尔,我也能幸运地看到鱼的身体,比如我就曾见过30厘米长的大鱼和小小的2.5厘米左右的小鱼,它们跃出水面的距离超过自己的体长。当然,鱼类为了躲避捕食者,走投无路时也会主动从水中离开。而海豚恰好会利用鱼类这种行为,它们会围成一圈,捕食半空中惊慌失措的鱼。但是正如人类也会为了好玩或者出于害怕而全力奔跑一样,不同的情绪也可能会促使鱼跃出水面。蝠鲼会让自己庞大的躯体(宽度达5米,体重达1吨)向上跃出3米再落回水面发出巨大声响,这种行为并不是出于恐惧。世界上有10种已知的蝠鲼,它们的空中绝技给自己赢得了“飞毯”的称号。蝠鲼还会成百上千集结成群,一起跃出水面。它们在跃出水面时大多计算好了会肚皮朝下落回水面,但有时它们也会向前空翻背部入水。雄性看上去是这种行为的发起者,因此有些人推测这可能是一种求爱行为。其他科学家认为也有可能是为了除掉寄生虫。不过,不管这种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我都觉得蝠鲼这么做的时候非常开心。在佛罗里达州查萨霍维茨卡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清澈的水面上玩皮划艇时,我曾看到几群鲻鱼排列成优美的队形在水中游动,每一群都有50条甚至更多。鲻鱼是这里常见又漂亮的鱼类,它们尾巴边缘和身体后方的鱼鳍呈乳白色,背部有金属光泽,腹部为白色,两者之间的交界部位微微泛*。它们喜欢跃出水面,且跃出时非常明显。大多数时候我能看到一条鱼连续跳一两次,不过有一次,我看到了七连跳。每次跳跃时,鲻鱼都能跃出水面约30厘米,跳跃长度达60~90厘米。世界上有8种鲻鱼,没人确定它们为什么会飞出水面。它们往往侧身落回水中,因此有理论认为,鲻鱼是在尝试甩掉皮肤表面的寄生虫,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它们这样做是为了吸氧。水中氧含量低的时候,鲻鱼会出现更多的跳跃行为,这支持了这种所谓的“空中呼吸理论”,但是跳跃本身消耗的能量可能比吞空气带来的能量更多,因此无疑也降低了这种理论的说服力。这些鱼跃出水面会不会也是为了好玩,就像一种游戏呢?戈登·M.布格哈特曾公布过十多种鱼类反复跳跃空翻的事例,有时它们会越过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比如木棍、芦苇、晒太阳的海龟,甚至是死鱼,而它们做这些事,除了自我娱乐外并没有明确的原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用科学实验的方法验证这一有趣的可能性。也许有人应该抓几条聪明的鱼,把它们放进包括各种有趣设施,比如浪漫的音乐和会动的清洁鱼模型的豪华鱼缸里,然后在里面放上漂浮在水面上的能跳过去的物体。半条泳衣让我来讲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关于感觉的小故事。当我们经过事故现场、拿到一份包装精美的礼物,或在餐馆里偷听到一场争论时,内心都会产生这种感觉。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好奇。阿拉斯加的一位科学家告诉我,她去牙买加度蜜月,在人烟稀少的海滩上游泳时遇到了好奇的鱼。当时她和丈夫正沿着一块礁石浮潜。她丈夫的水性很好,但沮丧地发现自己的新娘不会潜水。在试图指导她学习潜水失败后,他尝试了更为激烈的方法:他使劲扯掉我身上一半的泳衣,然后向水下游去,把它挂在距离水面约4.5米处的一截珊瑚枝杈上。他大笑着告诉我,你当然想把泳衣取回来。我天生不是个裸体主义者,即便我们周围没有其他人,我也会感到不适。我不断努力潜入水下,试图取回衣服,但都是徒劳。所有这些疯狂的行为对附近的珊瑚礁鱼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它们不仅没有躲起来,反而开始在我们身边聚集。我发现鲍勃的情绪也有所变化,嗯,很私密的变化。他朝我游过来,想要满足心底的欲望,可惜我的浮力太大,难以成人之美。不过,我们却对鱼的反应惊愕不已。小蓝鱼、刺盖鱼等生活在礁石附近的各种颜色、形状和大小的鱼都凑了过来,围着我们组成了一个闭合的环,面对着我们,看着我们。它们的身体和尾巴左右摇摆,看上去就像一个闪闪发亮的整体。最终,那位丈夫可怜妻子,帮她取回了泳衣。随着热情渐渐消逝,鱼儿们也失去了兴趣,它们组成的圈子慢慢散了。两个笨手笨脚打算一享鱼水之欢的人被一群好事的鱼儿围起来这件事却让她觉得有趣。她好奇那些鱼是怎么想的,它们是否感受到了人类卿卿我我产生的能量。由于鱼类在水中对感官刺激非常敏感,有些理论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些鱼成了偷窥狂。作为视觉动物,我们直觉上会推测它们是被这对年轻恋人的举动吸引过来的,但也许是这两个人形成的电场或身体中的化学物质之类的东西勾起了鱼的好奇心。还有,可能那些鱼当时并不是出于善意的好奇,而是出于不安,在监视这对潜在的捕食者。这当然也可以视为另一种好奇,尤其是这两个人并不是它们熟悉的入侵者。当鱼注意到人类时,我们就进入生物的另一种意识世界了。这件事会让人感到兴奋。毫无疑问,研究鱼类的情绪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科学尝试。但正如我们所知,研究鱼类的情感也是有方法可循的,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某些鱼类会有各种情绪,比如恐惧、紧张、愉悦、快乐和好奇。研究鱼类的思维要比试图研究它们的感受简单一些,接下来我们会看到,鱼类认知领域中的很多研究成果都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注解:[1] 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即为实验组,没有进行处理的是对照组。在这一实验中,对照组是第三组和第四组。[2] 曲马多为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3] 原注:我得高兴地指出,实验结束之后研究人员将这些刺尾鱼放回了大堡礁的家中。第四章鱼的思想只要符合自然规律,任何匪夷所思的事都是真实的。——迈克尔·法拉第鱼鳍、鱼鳞和智力每一种我们认为愚蠢无聊的动物都有令人惊叹的秘密,只是没人发现罢了。——弗拉基米尔·迪内兹《龙之歌》随着时间流逝,演化必定会让动物精通那些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事。人类不会像黑猩猩一样善于攀爬,它们的上肢力量是我们的4~5倍。我们不会像猎豹一样跑得飞快,或者像袋鼠一样跳得那么远。如果让迈克尔·菲尔普斯和游得飞快的旗鱼比赛,菲尔普斯还没来得及换气,旗鱼就已经到达米终点了。快速行动对于它们生存的重要性远大于人类,自然选择机制决定了速度更快的个体更有可能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心智方面也遵循相同的原理。如果大自然设置了一个智力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会带来巨大优势,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生物就会获得认知能力,虽然我们会因为它们体形小或者与人类亲缘关系疏远便以为它们并不能掌握这些技能。现代认知生态学认为,智慧是由动物日常生活所面临的种种生存需求塑造出来的。因此,有些鸟类能够记住它们把成千上万颗坚果和种子埋在了哪里,以便能在漫漫严冬中果腹;会打洞的啮齿类动物能够在两天之内将由数百条通道构成的复杂地下迷宫了熟于心;鳄鱼能够镇定地顶着树枝来到苍鹭筑巢地的下方,然后趁粗心的鸟儿俯冲下来收集筑巢材料时猛扑过去。如果你不知道爬行动物拥有计划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也不用觉得自己落伍,毕竟,在年相关论文发表并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