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成立周年,为了弘扬*员先锋模范精神,发挥典型引路作用,激励公司更多的干部职工为推动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本期开始,我们推出“最美珊溪人故事会”系列人物报道,为您讲述我们身边的优秀干部职工的感人故事。
62.85公里长的赵山渡引水渠系横亘在温瑞平原上,成为通向温州城市的供水“生命大动脉”,为了它的安全畅通,许多人无私奉献,尽心守护,赵山渡引水渠系管理处水工科科长、共产*员张士銮就是其中一位。混凝土结构的建筑遇到天气冷热变化,往往会出现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引水渡槽也不例外,由此导致的渡槽伸缩缝渗漏点若不及时维补,直接影响到保供水工作。多年来,张士銮与同事们一起,坚守渡槽一线,消除安全隐患,彰显了一名*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本色。
跟班自学,苦练基本功对于补漏工作,张士銮并非科班出身。
早在年进入赵山渡引水管理处之前,张士銮目睹过华东院施工队在渡槽上补漏的场景。由于引水管理处缺乏技术力量,渡槽伸缩缝一旦出现渗漏,无论漏点大小,都要靠外部技术力量前来“支援”。
年,张士銮进入引水管理处水工科,针对渗漏现象,他想,如果科室人员也能掌握补漏技术,一旦出现小的渗漏点,就可以自行解决。于是后来,每当外请技术人员前来补漏施工,张士銮率领科室年轻人配合施工的同时,都会仔细观察渡槽补漏技术要领,为此积累了不少渗漏点修补经验。
为了解决渡槽伸缩缝渗漏难题,创新补漏技术,张士銮还与同事一起钻研创新补漏技术,摸索出一项“顶升补漏”技术,这些年来应用到渡槽补漏中,有效解决了渡槽渗漏修补难题。
抢修漏点,无畏“冷水浴”只有从事过渡槽伸缩缝补漏的人,才知道补漏工作有多辛苦。渡槽伸缩缝遇到气温变化出现漏点,漏点小,漏水不大,漏点大,水从缝隙中喷涌而出,颇具力量,冲在皮肤上,如同针刺。一次高楼渡槽伸缩缝底部出现渗漏点,张士銮和同事前去修补。高楼渡槽为简支梁结构,底部伸缩缝与桩基承台空间仅为50厘米,搭起梯子上到漏点处,人只能侧身作业,前后背被混凝土建筑物尖尖的棱角夹着,头顶着哗哗流水进行补漏作业,一举一动相当艰难。这些年的补漏作业中,有的渡槽距离地面很近,墩高只有五六十厘米,全程都要半蹲着作业。常常补完一处漏点出来,因长时间跪蹲,肢体早已麻木地失去了知觉。“夏天补漏情况会好些,一旦遇到冬天,漏点处喷涌而出的冰凉彻骨的水淋湿了全身衣服,寒风中衣服紧贴皮肤,那种难受无法用言语形容。”张士銮说,“后来在网络上查找了很久,购买了一种潜水服,才解决了“冷水浴”的痛苦。”进入水工科至今,张士銮参与过大小50多次补漏作业。艰难的磨砺中,他掌握了娴熟的补漏技术,并运用到渡槽保供水工作中,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默默引路,当好“老师傅”
在水工科,伸缩缝补漏技术是一门必学活。因为一旦渡槽突发漏点,需要随时展开维修。科室年轻人非科班出身,如何让他们掌握补漏技术?张士銮认真抓好年轻人的技术提升工作,成为他们的“补漏引路人”。
文图|苏康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