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海南将立足建设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全国体育改革先行示范区、“一带一路”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中心的核心目标,立足自由贸易港发展愿景,用好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独特体育资源,用好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特殊*策,在*府主导下,积极推进体育改革发展,充分释放社会、市场活力,通过国际化、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式,引入国际国内资本,逐步形成集体育、旅游、教育、文化、康养、产业为一体的融合型体育发展模式,逐步把海南打造成为国际级的体育训练基地、转训基地、赛事中心,推动形成*府指导有力、市场规范有序、全民互动参与、组织科学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的海南体育发展新格局。
为建设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海南将事业产业并举,围绕“全面提升体育事业水平、构建特色体育产业体系、深化体育和旅游融合、推动体育改革创新工作”四大方面发力。
一
全面提升体育事业水平
(一)、全面落实国家战略,提升群众体育发展水平。
1、丰富群众体育健身产品供给。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鼓励各市县大力发展传统体育赛事活动,举办海南省全民健身运动会、海南三对三篮球联赛、海南武术公开赛、体育下乡等丰富多样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支持举办足球、篮球、排球等大众广泛参与的体育赛事活动。重点打造高尔夫、马拉松、自行车、帆船、帆板、冲浪、沙滩运动等品牌体育赛事。争取到年,培育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群众体育赛事品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体育赛事,提升海南整体体育品牌影响力。发挥品牌赛事引领作用,持续办好海南高尔夫公开赛、海南三亚马拉松赛、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世锦赛等系列品牌赛事。在沙滩运动集聚城市开展多种形式、不同主题的“沙滩运动嘉年华”活动,促进沙滩运动形成“一市县一品一特色”。持续培育特色赛事,支持旅游景区拓展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登山、徒步、露营、热带雨林穿越等休闲体育运动项目,鼓励国内旅行社结合休闲体育项目和体育赛事活动设计开发旅游产品和路线。扶持推广海南少数民族民间民俗传统运动项目,积极培育龙舟、陀螺、射弩、打狗归坡等民族民俗体育赛事活动,传承弘扬海南黎族苗族民族民俗体育文化。做强竹竿舞、渡水腰舟、赛龙舟、武术等品牌民俗项目。通过举办海南少数民族运动会、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节庆活动,形成特色品牌。
2、进一步营造崇尚体育健身氛围。加大终身体育参与和运动促进健康理念的宣传推广力度,广泛开展体质健康与健身知识普及,如广场舞、排球、篮球、象棋、桥牌等,养成常态化的大众健身习惯。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及保障机制,鼓励市民参加1-2项健身活动,制定专业和业余相统一的运动等级标准,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以举办全民健身系列公开赛、全民健身运动会等体育赛事活动为抓手,多角度宣传体育休闲,营造全民健身文化氛围、创新全民健身理念。
群众体育事业重点项目:加强特色全民健身赛事打造:提升海南高尔夫公开赛、海南三亚马拉松赛、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世锦赛、海南亲水运动季、“越山向海”人车接力赛等系列品牌赛事;逐步引进国际、国内适应海南特色的高附加值的体育赛事,打造水上、山地、雨林、滨海、自行车、徒步等新颖而群众化的体育项目;积极推广海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竹竿舞、渡水腰舟、赛龙舟、武术等品牌民俗项目。
(二)、深化竞技体育改革,实现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有效转变。
1、创建一核多点南方国家训练基地。以建设国家南方训练基地为抓手,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高点定位,海南特色,打造一核多点、一城一品、一馆多用、体教融合、体医结合、体旅融合的体育综合体。力争新建国家级琼中女足基地(含足球学校等)、五指山自行车基地、东方航空运动基地、东方海钓基地、文昌长驰手曲棒垒基地、琼海棒垒球和击剑基地、昌江围棋基地、保亭极限运动基地等。
2、引入国际国内资本,形成单个项目产业集群。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在每个城市打造一个体育重点品牌、一个国家级比赛场馆、多个训练场地,形成教育、培训、体能康复等配套完善的体教融合学校,满足多支队伍同时驻训,多支队伍同时转训,教学培训与青训完美契合的体育综合体,形成常训常赛,不同城市不同风格的体育环境,解决资源同质化的问题,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国际级的体育训练基地、转训基地、赛事中心。
3、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开展科研合作。通过与引进的国际单项运动组织开展深度合作,获得各单项运动的顶级教学资源,与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合作,从高度、深度、广度出发,培养高水平教练员,开展体育职业培训,培养高水平从业人员、研发人才、管理人才和执行人才,从而使海南体育教育与世界同步。
4、深化竞技体育改革,创新推动协调发展。鼓励市县、高校、企业、协会及其他社会力量重点发展符合本地区实际、具有区域特点的竞技体育项目,促进海南竞技体育快速发展。进一步转变*府职能,着力构建目标明确、责任到位、措施得当、管理规范、评价有据、奖罚分明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优化项目结构,做好重大赛事的备战与参赛工作。强化优势竞技体育项目,在冲浪、高尔夫、举重、拳击等海南优势项目上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加强田径、沙滩排球、跆拳道等传统项目发展。积极探索省队市(县)办、协会办、俱乐部办等多种形式的省级运动队办队路径。狠抓备战工作的综合协调组织保障。加强体育科研基础条件建设,优化科研服务功能,建立以运动项目为中心,以重大比赛为导向的“训、科、医、教”一体化管理模式。
6、做好重大赛事筹办创办工作,培育本土品牌赛事。做好重大赛事筹办创办工作,全力创办首届世界水上运动会,积极筹办年第六届海南省运动会,全力筹办好第六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年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培育本土品牌赛事,全面提升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拉力赛、海南高尔夫球公开赛、海南万宁国际冲浪赛等海南主要品牌赛事的社会影响力,重点打造沙滩排球、帆船、帆板、冲浪、拳击、国际象棋等职业化体育赛事品牌。设立海南省重点培育品牌体育赛事名录库,根据综合评估给予重点扶持。着力打造景观体育赛事、冬训体育赛事、海岛体育赛事和体育博彩体育赛事。
7、完善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保障体系。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机构设置,配备足够教师,为运动员九年义务教育及高职体育教育提供保障。继续完善运动员收入分配、激励保障机制。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加强职业转换辅导和技能培训,依托全民健身服务、青少年体育、健康培训、体育产业机构,为运动员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8、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长期合作,提升职业赛事的国际化水平。建立以职业赛青少年赛、业余赛为主,以巡回推广赛、配套活动为辅的赛事体系,以品牌体育赛事为核心,培育职业体育赛事和职业体育俱乐部。促进各市县形成“一市一赛”格局,逐步打造出海南独有的高水平国际化赛事。
9、推动海南足球事业良性发展。加快推进中国足球学院南方分院建设。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足球俱乐部,进一步提高足球人口比例。强化足球教练和后备人才培养,建成国家重要的足球人才培养和输送基地。优化全省各类足球场地设施,吸引众多国内外职业球队来琼冬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借助博鳌亚洲论坛体育分论坛等相关活动平台和资源,助力海南国际足球交流基地建设。
竞技体育事业重点项目:
提升竞技体育成绩:年第十四届全运会确保夺金,年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力争金牌,年巴黎奥运会确保取得参赛资格,年第十五届全运会取得大突破。
做好重大赛事创(筹)办工作和品牌赛事培育:全力创办首届世界水上运动会,积极筹办年第六届海南省运动会,全力筹办好第六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年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提升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海南万宁国际冲浪赛等重大体育赛事的办赛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提升“一带一路杯”海口国际沙滩足球邀请赛、海口国际沙滩马拉松赛、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总决赛的影响力。
提升海南足球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各类足球场地设施,推动海口建设国家级高水平足球训练基地,打造三亚、儋州、万宁、澄迈省级足球训练基地,建设琼中女足训练基地;支持成立不少于家各级民间足球俱乐部;推进琼中全国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建设。
(三)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开创青少年体育工作新局面。
1、构建青少年体育发展新体系,实现青少年体育人才达标率、成材率、输送率“三率”提升。普遍提高青少年体育素养及参与意识,实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体育活动条件改善、体育组织网络更加完善。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策优势,积极开展青少年体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在青少年运动交流、合作办学、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推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户外营地建设。健全青少年体育风险管理体系,完善校外青少年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提供青少年体育培训及体育中介服务,开展青少年专项运动技能培训。
2、基本形成海南特色体教融合体系。构建体教融合新模式,围绕“一城一品”的体育综合体,引进国内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以琼中女足为突破口,形成体教融合发展的体育人才培养新机制。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体育课。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推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完善青少年体育训练和竞赛体系,搭建由省业余体校、市县级业余体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及普通中小学组成的训练网,打造省、市县二级学生竞赛体系。深化竞赛体制机制改革,共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构建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上升通道。实施体教融合计划,全面实施“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建设,普及实施中小学生体育教程,积极推动户外运动进课堂,完善体育课程设置,开发新颖多样的体育活动形式,开展足球、篮球、排球、冲浪、徒步等特色化户外课程,竹竿舞、武术等传统民族体育活动。深化体育发展理念,全面激发学生体育运动活力。
3、全力打造海南特色青少年体育品牌活动体系。打造“营在海南”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品牌,以各类冬令营、夏令营、假日营为载体,推动体育营地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加强青少年社会体育俱乐部创建、管理、运营、评价等方面工作的指导与支持,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建立一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做好中小学校内体育服务工作。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策优势,积极开展青少年体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
构建特色体育产业体系
制定海南体育产业发展计划和*策,打造体育产业园区,成立海南体育产业交易中心,创新体育产业国际化发展模式。构建旅游、文化、商务、口岸等一体化一站式的便捷服务通道,带动文化、体育、旅游及特色产业板块发展,打造产业集群,丰富园区业态,确保体育产业发展的高起点、高效率和高收益,利用产业发展盈利资金反哺体育事业发展。
(一)夯实体育本体产业基础
1、提升体育赛事规模与品牌影响力,打造以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等赛事为主,以生态四项6原创赛事、红色体育原创赛事等赛事为辅的体育赛事产品。力争将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世锦赛、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总决赛等赛事打造成为固定赛事,力争将NBL全国男子篮球联赛、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总决赛等赛事永久落户海南。
2、打造专项体育休闲产品,构建以水上、滨海、沙滩、越野、骑行、登山、马拉松、低空等运动为主题,以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休闲公园、体育运动基地、户外精品线路为载体的常规化体育休闲产品。
3、大力发展体育训练培训产品,以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为依托,拓展体育冬训服务;形成以足球、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帆船、帆板、冲浪、高尔夫、拳击、跆拳道、举重、沙滩排球、田径、游泳、潜水、海钓、攀岩、手球、滑板、街舞、桥牌和传统武术项目等为主的专项体育俱乐部产品;鼓励引进并持续推进国际体育机构落户海南。
体育本体产业重点项目:
提升类体育赛事竞演项目: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拉力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海南高尔夫球公开赛、海南国际马拉松赛、海南万宁国际冲浪大赛、琼中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越山向海人车接力海南巅峰赛、海南国际象棋国际公开赛、国际海钓大赛、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总决赛、“一带一路杯”海口国际沙滩足球邀请赛、海口国际沙滩马拉松赛、儋州国际马拉松赛、定安“双雄争霸”职业(中国区)拳王争霸赛、陵水沙滩马拉松赛、棋子湾中国围棋冠*邀请赛。
策划类体育赛事竞演项目:国际铁人三项公开赛、世界水上运动会、中国乡村运动比赛、生态四项原创赛事、红色体育原创赛事、中国公开水域游泳邀请赛。
体育训练培训类项目:足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排球俱乐部、网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羽毛球俱乐部、帆船俱乐部、帆板俱乐部、冲浪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拳击俱乐部、跆拳道俱乐部、举重俱乐部、沙滩排球俱乐部、田径俱乐部、游泳俱乐部、铁人三项俱乐部、潜水俱乐部、海钓俱乐部、跳伞俱乐部、轮滑俱乐部、攀岩俱乐部、桥牌俱乐部。
体育运动基地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澄迈智力运动产业基地;提升观澜湖国际运动康复基地、日月湾冲浪基地、五指山体育训练基地、陵水分界洲潜水运动基地;新建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暨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海口国际滨海及海上运动示范基地、三亚国际滨海及海上运动示范基地、三亚低空飞行试点基地、文昌低空飞行试点基地、万宁正门岭滑翔伞基地乐东潜水基地、陵水红角岭滑翔伞基地、昌江潜水运动基地、琼中青少年足球运动康复基地、中国拳击协会白沙训练基地、中国登山协会白沙攀岩训练基地、中国现代五项运动协会白沙训练基地、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白沙训练基地、中国拳击协会白沙MMA综合格斗训练基地。
(二)发展体育康养特色产业
1、巩固“健体型”运动健康路径,扶持健身、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田径等专项运动俱乐部,山地探险、定向越野、户外拓展、水域横渡等户外运动俱乐部,高尔夫、冲浪、帆船帆板、海钓、龙舟、低空飞行、攀岩等专项运动以及其他相关健身健康产业发展。
2、打通“康体型”运动健康路径,结合海南黎族、苗族传统中医药资源,发展中医药康养产业,重点针对“候鸟”群体以及亚健康群体,发展以水疗理疗、康复医疗、温泉瑜伽、森林氧吧、禅修度假、阳光海岛型慢性疾病运动康复中心为特色的海南康养产业。
3、创新“科技型”运动健康路径,立足国家训练基地,依托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学院等相关院校专业技术支撑,发展以运动医学、专业运动康复训练、肌肉骨骼康复、水上运动防护为核心的专业化运动康复产业体系。结合海口生物医药和转化医学基地、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医疗资源,重点研发关于运动损伤、监督监测、运动营养等一系列运动医学药品与服务产品,积极打造全国健康产业先行先试试验区。
体育康养产业重点项目:
“健体型”项目:海口江东新区城市高端休闲运动示范区、琼海健康运动旅游度假区、文昌乐骑乡村休闲运动区、陵水群英乡骑行健身区、昌江休闲运动区、昌江棋子湾休闲运动旅游区、琼中什寒乡村骑行健身区。
“康体型”项目:观澜湖国际运动康复基地、医院、三亚国际友好中医疗养院、三亚南田温泉运动康复区、海棠湾·上工谷中医药康养特色小镇、三亚半岭生命健康休闲小镇、儋州蓝洋温泉养生休闲小镇、松涛天湖疗养休闲生态园区、琼海官塘温泉健康养生小镇、万宁兴隆温泉养生旅游区、五指山山地运动基地、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南丽湖康体疗养体验式度假旅游区、乌坡南药养生风情小镇、陵水南平健康养生产业园、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保亭七仙岭温泉、黎母山国家森林公园、琼中东五指山仕阶温泉康氧小镇、琼中足球小镇、鹦哥岭户外运动基地、黎苗等民族医药健康产业园、慢性疾病运动康复中心、中医康养产业园。
“科技型”项目:海口生物医药和转化医学基地、三亚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琼中乘坡河谷康养小镇、琼中飞水岭南药养生基地、南药产业园、气候治疗与特殊治疗中心、运动健康研究中心。
(三)树立体育教育产业标杆
1、创新开设产业化非学历专项教育培训课程,探索建立中国体育商学院,以高净值商业精英群体为目标群体,提供高端化、品质化的运动课程。
2、打造体育类国家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建立运动科普研学基地,开发运动研学产品,开设潜水、冲浪、帆船、低空飞行、山地户外、铁人三项、攀岩、定向越野等专项运动精品认证课程,并推进完善其国际资格认证体系。
3、加强与体育高校的合作,加快推进国内外一流体育院校落户海南,开设体育产业发展研究院,打造新时代中国体育教育和体育产业研究的新高地。
4、建立海南省体育智库,引进国内外顶尖体育人才共谋海南体育未来发展图景。
5、强化“一核多点”建设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工作,结合海南“全岛同城、多规合一”等发展实际,推进“一核多点”打造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工作,其中“一核”位于海口,“多点”分布在全省各市县,形成各市县单项基地多点支撑、满足不同项目国家集训队冬训的格局,将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打造成为具备有效营收手段的、能吸引国外队伍集训的高水平训练基地以及体育对外高水平开放平台。
体育教育培训产业重点项目:
体育教育培训项目:体育老年大学、沙滩运动学院、中国体育商学院、体育产业发展研究院、青少年(校园)足球培训学校、海南省体育智库、专项运动技术课程国际资格认证。
户外科普研学项目:海南热带动植物园科普基地、东寨港红树林博物馆、海南海洋生态考察基地、海口火山公园考察基地、海口体育科技体验中心、南天热带植物园科普基地、三亚体育科技体验中心、兴隆植物科普基地、五指山热带雨林科考基地、吊罗山科普基地、霸王岭科普基地、七仙岭热带雨林科普基地、百花岭热带雨林科普基地、黎母山科普基地。
(四)培育体育文化消费产品
1、鼓励体育赛事直播平台、线上体育培训等新业态发展,发展体育综艺、直播、电竞、体育文化交流等项目,创新体育客户端,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体验。
2、繁荣体育文化艺术商业创作,以体育为主题内容,以小说、影视、音乐、话剧等文化作品为载体,将体育健身上升成为文化层面的上层建筑。
3、征集海南体育品牌形象,集中征集体育品牌形象LOGO,开发VI视觉系统,设计体育IP文创产品,推出海南体育礼物,开设海南体育纪念品专营店,强化海南体育品牌形象。
体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
文化艺术创作项目:体育影视作品拍摄基地、“动感海南”摄影大赛、原创体育音乐创作大赛、体育摄影大赛、海南体育赛事直播平台。
体育文化推广项目:海南体育logo征集大赛。
少数民族体育传承项目:黎族苗族“三月三”体育文化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五)抢占体育金融商贸先机
1、在海口、三亚、儋州、白沙等地建立大型体育用品免税店,打造全国最大的体育免税中心,依托现有的海口机场免税店、海口日月广场店、三亚机场免税店、三亚海棠湾免税店、琼海博鳌免税店5家免税店,加大体育用品销售的种类和规模。在儋州、白沙等地新建体育用品免税城,将海南打造成为体育购物天堂。
2、加快发展体育中介服务平台,加快培育推广公司、广告公司、文化传播公司、会计事务所等体育旅游中介公司。探索设立海南国际体育产权交易中心,建设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国家级海南国际电竞资产登记中心。
3、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发展体育金融产品,开发卡路里银行、公里兑换、体育赛事金融理财等产品,完善体育金融服务产品体系。
体育商贸金融产业重点项目:
体育免税店项目:海口体育免税店(新建、提升)、三亚体育免税店(新建、提升)、儋州体育免税商贸城(新建)、琼海免税店(提升)、白沙体育免税城(新建)。
交易平台项目:海南国际体育产权交易中心、海南国际电竞资产登记中心、海南自贸港体育产业集团。
(六)打造国际体育会展高地
创新举办中国(海南)体育用品和装备进口博览会,建立多个体育用品免税区。依托博鳌国际会展中心、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二期项目等海南国际会展资源,在现有会展设施的基础上植入体育功能,建设以体育为主题的接待设施,完善体育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打造海口体育会展业发展集群、博鳌体育会展产业集聚区。
持续举办、承办博鳌亚洲论坛体育分论坛、海南国际旅游装备博览会、海南进口体育用品装备博览会、海南国际旅游岛休闲体育大会、海南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论坛等国际大型体育展会、高峰论坛、国际会议。参照博鳌亚洲论坛体育分论坛的方式,组织举办海南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海南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中国(海南)国际海洋产业博览会等各大相关领域会议会展的分会。
体育会展业重点项目:
体育会展项目:博鳌亚洲论坛体育分论坛、海南国际旅游装备博览会、海南进口体育用品装备博览会、国际水上运动体育用品装备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论坛、琼中(国际)青少年足球发展论坛、海南国际旅游岛休闲体育大会、海口体育会展业发展集群、博鳌体育会展产业集聚区。
(七)提档升级体育制造产业
1、大力发展体育装备制造业。充分运用自由贸易港相关免税*策,采取原料和市场均在海外,在自由港内生产加工的发展方式,建设多个体育产业园区,提升传统体育用品的质量水平,打造海南体育装备品牌。
2、积极培育运动器材制造业。围绕岛内冲浪基地、高尔夫球场及沿海地区的垂钓区等,培育发展高端滑水板、冲浪板、帆板、高尔夫用具、钓鱼用具等运动器材制造。
3、从“高端制造”到“高端智造”的崛起之路。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支持企业研发自行车、帆船、帆板等体育装备,提高航空航海模型、潜水装置等高端器材装备的制造水平,打造技术密集型产业。
体育制造产业重点项目:
体育工业产业园区:三亚国际体育产业园、东方临港产业园、临高金牌港临港产业园、洋浦经济开发区。
(八)创新体育彩票品类玩法
尝试探索体彩与精品赛事结合,探索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构建多元化多层次渠道体系,加快推进海南国际体育彩票娱乐体验区建设。深化公益公信品牌宣传,使体彩公益公信形象更加彰显。贯彻品牌宣传与产品营销的统筹思路,发挥各产品优势,统筹各产品发展。
三
深化体育和旅游融合
(一)丰富体育旅游产品类型
明确“沙滩+水上”两大优先发展产品,丰富沙滩休闲运动类型,发展沙滩马拉松、沙滩足球、沙滩排球、沙滩越野、沙滩摩托、沙滩卡巴迪等运动项目,并举办各类沙滩运动节。丰富水上休闲运动产品,发展帆船、帆板、潜水、摩托艇、漂流、龙舟、皮划艇等水上项目,开设水上运动培训基地,做大做强以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为引领的系列水上赛事。
重点开发八大产品体系:
一是全力发展滨海体育休闲龙头产品;
二是扶持发展以竹竿舞、渡水腰舟、赛龙舟、武术等项目为主的体育民俗产品;
三是规范发展以热带雨林探险、定向运动、海洋探险、登山探险、野外生存为主的体育探险产品;
四是大力发展以运动康复基地、疗养休闲生态园区、国家级健身步道、康体疗养体验式度假旅游区、养生风情小镇为主的体育健康产品;
五是创新发展以体育科普基地、科技体验中心为载体的体育科技科普产品;
六是适度发展以低空飞行、潜水冲浪、山地自行车、滑翔跳伞、溯溪漂流、攀岩、定向运动为主的户外极限运动产品;
七是重点发展以博鳌亚洲论坛体育分论坛、海南进口体育用品装备博览会为主的体育旅游会展产品;
八是品质发展大型水上运动实景演出、室内极限激光秀场、电竞舞台等体育旅游演艺产品。
(二)推进体育旅游项目及活动落地
在海口、三亚、儋州打造大型体育综合体。探索推进海口观澜湖体育健康特色小镇、三亚海棠湾体育旅游小镇、万宁冲浪小镇、澄迈智力运动小镇、琼中足球小镇等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鼓励景区开展体育活动体验,鼓励有条件的高A级旅游景区拓展体育功能,引进体育运动项目,形成景区体育旅游发展“一地一品”“一地多品”格局。
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重点项目:
精品体育旅游区工程:海口江东新区城市高端休闲运动示范区、南渡江徒步休闲区、F1摩托艇及水上运动乐园、三亚海棠湾体育休闲公园、三亚低空飞行试点基地、三亚ARENA体育竞技文化乐园、国际汽联FE赛车主题公园、琼海白石岭登山运动休闲区、琼海文化体育公园、琼海低空飞行试点基地、琼海乡村户外拓展基地、文昌铜鼓岭国际生态运动旅游区、文昌乐骑乡村休闲运动区、文昌罗豆体育旅游综合体、文昌南海航空电竞城、文昌低空飞行试点基地、海南(文昌)国际现代五项城市体育公园、海南国际赛车运动与汽车文化主题公园项目、万宁和乐龙舟渔家小镇、日月湾冲浪基地、万宁低空飞行、万宁石梅湾海上游览观光、东方俄贤岭户外运动区、五指山热带雨林运动区、五指山山地户外运动基地、乐东潜水运动基地、屯昌木色湖体育休闲公园、屯昌加乐潭水上运动乐园、陵水红角岭木棉登山运动休闲区、陵水群英乡骑行健身区、陵水光坡骑行健身区、陵水分界洲岛潜水运动基地、昌江潜水运动基地、琼中青少年足球运动与训练基地、琼中奔格内乡村旅游休闲运动区、琼中百花岭登山运动休闲区、国际电竞港、昌化江休闲运动区。
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工程:儋州海花岛海上运动休闲度假区、海南高尔夫球公开赛。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海口观澜湖体育健康特色小镇、海口帆船小镇、三亚海棠湾体育旅游小镇、三亚游艇小镇、海棠湾·上工谷中医药康养特色小镇、三亚半岭生命健康休闲小镇、儋州蓝洋温泉养生休闲小镇、琼海万泉河水上运动风情小镇、琼海官塘温泉健康养生小镇、文昌翁田体育运动小镇、文昌航天康养小镇、万宁冲浪小镇、万宁和乐龙舟小镇、万宁兴隆健康养生小镇、澄迈智力运动小镇、屯昌新兴康养小镇、乌坡南药养生风情小镇、霸王岭森林健康养生小镇、保亭七仙岭温泉养生度假小镇、琼中足球小镇、琼中黎母文化特色旅游小镇、琼中上安仕阶温泉小镇、木棉湖国际养生休闲小镇。
“体育活动进景区”开展景区:海口假日海滩、海口观澜湖旅游度假区、大小洞天旅游区、南山文化旅游区、蜈支洲岛旅游区、鹿回头风景区、天涯海角游览区、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三亚西岛海洋文化旅游区、三亚大东海旅游区、分界洲岛旅游区、清水湾旅游区、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海南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百花岭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
城市运动休闲综合体:海口、三亚、澄迈、陵水。
四
推动体育改革创新工作
(一)构建*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驱动、社会参与、专业运营的体育新格局。
1、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对标国际、国内体育发展,结合海南特色优势、短板和劣势,对海南体育发展进行战略设计。
2、组建海南省体育产业集团、打造体育产业园区,成立海南体育产业集团,统筹规划全省体育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聚集研发、培训、策划、营销、票务、场地、装备、康复、衍生品、版权、经纪等专业机构,形成多个国际化、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运作的体育产业集群新业态。
3、设立海南体育发展基金,搭建体育产权交易及投融资平台,引入社会企业资本,为体育事业发展募集资金。
(二)加快发展全民健身社会组织,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1、推动群众体育工作发展模式创新与制度创新,推进海南体育总会和各单项协会改革,形成“*府管、总会办、协会干”的工作架构,“以海南省体育总会为枢纽、省级单项体育运动协会和体育类民非组织为主干、基层体育社团为枝叶”的群众体育事业发展体系,推动海南体育产业链发展。
2、加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加快推进社区体育俱乐部、体育指导站点等基层群众体育组织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组织群众性体育赛事。加强全民健身公益性健身指导服务,社会体育指导员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达到2‰。
(三)加强职业体育建设,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1、加快职业体育项目建设,积极探索专业训练和职业体育有机结合的发展方式,支持足球、篮球、排球、高尔夫等海南特色优势体育项目拓展职业化发展空间,推动职业化训练改革健康发展。
2、加强竞技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知名体育俱乐部展开战略合作,科学引进国外先进的青少年训练体系,引进国际高水平教练员和裁判员。充分发挥学校作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建立健全各类体育人才库,建立多元化教练员和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后备人才培养的组织运行机制。
(四)探索制度创新,构建青少年体育师资队伍发展新模式。
推进学校设立体育教练员岗位,探索“体育教师+体育教练员”岗位设置模式,广泛培养吸纳各类体育人才,鼓励优秀退役运动员从事体育学校工作,打通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入校园通道,加强体育教师和教练队伍等青少年师资队伍建设。
长按识别或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