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丛书集成续编(新文丰)》时,偶然见到《水衣全论》一文引起我的兴趣。本书笔述者叫徐寿(——),字生元,号雪村。如果您对于徐寿还比较陌生,那么您对于在中学所背诵的“化学元素周期表”还有记忆吧,而“化学元素周期表”就是徐寿翻译命名的。徐寿取化学元素的英文读音中的第一音节译成汉字,作为这个元素的汉字名称,配以标识元素常态的偏旁,例如,对固体金属元素的命名,一律用“金”字旁,创造了"锌"、"锰"、"镁"等元素的中文名称。这是非常重要的创新,大大简化了学习的复杂性。日本得知后,立即派学者来中国学习,并引回日本使用,徐寿对中国近代化学发展起着先驱的作用。
徐寿可是了不起的人物,徐寿一生创造了多项第一,建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鹄轮;建造了中国第一艘铁甲*舰“金瓯”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翻译馆,翻译了第一批化学翻译本;第一个为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符号确定中文名;主理中国第一个机器制造局——江南制造总局;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家庭化学实验室;创办了第一所科技学堂“格致书院”;创办了第一本科技期刊《格致汇编》;发表了我国第一篇在国际刊物《Nature》的文章《考证律吕说》。年《格致汇编》第7卷上发表的《考证律吕说》一文,3年后,该文被译成英文,以“声学在中国”为题,被英国著名科学杂志《自然》(《Nature》)刊载。也就是说一百四十年前第一个在《自然》发表文章的中国人就是徐寿。
《清史稿·徐寿传》对其有全面的记载和精当的评述:“寿与蘅芳及吴嘉廉、龚芸棠试造木质轮船,推求动理,测算汽机,蘅芳之力为多;造器罝机,皆出寿手制,不假西人,数年而成。长五十馀尺,每一时能行四十馀里,名之曰*鹄。国藩激赏之,招入幕府,以奇才异能荐。既而设制造局于上海,百事草创,寿于船炮枪弹,多所发明。自制强水棉花药、汞爆药。
创议翻译西书,以求制造根本。于是聘西士伟力亚利、傅兰雅、林乐知、金楷理等,寿与同志华蘅芳、李凤苞、王德均、赵元益孳孳研究,先后成书数百种。寿所译述者,曰西艺知新及续编,化学鉴原及续编、补编,化学考质,化学求数,物体遇热改易说,汽机发轫,营阵揭要,测地绘图,宝藏兴焉。法律、医学,刊行者凡十三种,西艺知新、化学鉴原二书,尤称善本。
同治末,与傅兰雅设格致书院于上海,风气渐开,成就甚众,寿名益播。山东、四川仿设机器局,争延聘寿主其事,以译书事尤急,皆谢不往,而使其子建寅、华封代行。大冶煤铁矿、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经始之际,寿皆为擘画规制。购器选匠,资其力焉。无锡产桑宜蚕,西商购茧夺民利,寿考求烘茧法,倡设烘灶,及机器缫丝法,育蚕者利骤增。”
清嘉庆二十三年徐寿出生于江苏无锡县社岗里一个比较贫苦的农民家庭。《清史稿·徐寿传》曰:“徐寿,字雪村,江苏无锡人。生於僻乡,幼孤,事母以孝闻。性质直无华。”徐寿的祖父审发务农的同时兼作商贩,家境日渐富裕。徐寿的父亲文标大概是徐家的第一个读书人,但不幸的是年仅26岁过早去世了,徐寿时年仅4岁。母亲宋氏含辛茹苦,将他和两个妹妹抚养成人。在他17岁那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近代前编》介绍说:徐寿早年也习举子业,"尝一应童子试,以为无裨实用,弃去"。显然,八股诗文无法解决他一家人的生计问题。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一面务农,一面经商,往上海贩运粮食。难能可贵的是,徐寿并没有就此放弃对知识的追求。生活的磨难和务农经商的实际经验,使他痛感时文词章毫无用处,因此,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转向了经世致用之学。那时正是鸦片战争前夜,清皇朝已经走向衰亡,社会矛盾日益突出,青年徐寿立下了"不二色,不妄语,接人以诚"和"毋谈无稽之言,毋谈不经之语,毋谈星命风水,毋谈巫觋谶纬"的座右铭,抱定了经世致用的宗旨,开始在经籍中学习研究有用之学。他研读《诗经》和《禹贡》等经书时,将书中记载的山川、物产等列之为表,研读《春秋》、《汉书》、《水经注》等历史、地理著作,则注意古今地理的沿革变迁。凡是有用之学,他无不喜好。
徐寿的家乡无锡不但是人所周知的鱼米之乡,同时也是闻名于世的手工业之乡。在这里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和钻研精神给年少的徐寿以深深的印记和影响。他从小就爱好工艺制作,“少好攻金之事,手制器械甚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手工艺的爱好使青年时代的徐寿由博览群书逐渐转而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
兴趣的动力是巨大而持久的,如同《论语》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徐寿在科技方面的兴趣极为广泛,举凡数学、天文历法、物理、音律、医学、矿学等等,他无一不喜,无一不好。他不仅潜心研究中国历代的科技典籍,对于明末清初从欧洲翻译过来的西方科技著作也认真加以研究。例如英国医生合信编著的《博物新编》的中译本就引起徐寿极大的兴趣,他认为工艺制造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而科学的原理又借工艺制造体现出来,他说“格致之理纤且微,非借制器不克显其用”。
鸦片战争失败的耻辱,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促使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兴起一股兴办洋务的热潮,所谓洋务运动实质上是一场自救。洋务运动主要指导思想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八个字,“师夷制夷”是其基本的策略,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道路。于是购买洋枪洋炮、兵船战舰,学习西方的办法兴建工厂、开发矿山、修筑铁路、办学堂等等。可是作为封建官僚权贵,洋务派大都不懂这些洋学问。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博学多才的徐寿自然会引起了洋务派的重视,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都很赏识他。
年3月,徐寿和华蘅芳进入了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械所。眼看当时外国轮船在中国的内河横冲直撞,十分愤慨,他们通力合作,决心为中国制造蒸汽机。但是,一无图纸,二无资料,仅仅从《博物新编》这本书上看到一张蒸汽机的略图,又到停泊在安庆长江边的一艘外国小轮船上观察一天,经过反复研究,精心设计,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在年7月制成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这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
年4月,在徐寿、华蘅芳主持下,南京金陵机器制造局(今晨光机器厂)制造出中国海*的第一艘蒸汽动力船一一“*鹄”号。曾国藩、曾纪泽父子出席了“*鹄号”首航仪式。在解释船名的意义时,曾国藩说:“古书说,*鹄,大鸟也,一举千里者。”中国*队的第一艘蒸汽船,中国近代的造船工业正是从这里启航。
年底,李鸿章、曾国藩要在上海兴建主要从事*工生产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徐寿因其出众的才识,被派到上海襄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徐寿到任后,根据自己的认识,提出了办好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四项建议:“一为译书,二为采煤炼铁,三为自造枪炮,四为操练轮船水师。”
徐寿的才学得到了清廷的赞许和认同,同治帝钦赐牌匾:“天下第一巧匠”。李鸿章、丁宝桢、丁日昌等官僚都争相以高官厚禄来邀请他去主持他们自己操办的企业,但是徐寿都婉言谢绝了,他决心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译书和传播科技知识的工作中去。
年徐寿病逝在上海格致书院,享年67岁。徐寿一生不图科举功名,不求显官厚禄,勤勤恳恳地致力于引进和传播国外的科学技术,对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不愧为科学家的一生、近代化学的启蒙者。
傅兰雅(JohnFryer)(——),英国人,是本书的口译者。傅兰雅出生于苏格兰,自幼受作为传教士父亲的影响,经常跟着父亲去听从中国回来的商人、传教士举行的报告会。从孩提时代起就十分向往中国。他在自传中回忆道:“在我的孩提时代,没有什么东西能比阅读我千方百计搞到的有关中国的书,更令我愉快。我太想去中国了,因而同学们给我取了一个绰号‘中国迷’。”
在洋务运动中,英国人傅兰雅口译各种科学著作达种,是在华外国人中翻译西方书籍最多的一人。他以传教士传教布道一样的热忱和执着向中国人介绍、宣传科技知识,以至被传教士们称为"传科学之教的教士"。他把他最好的年华献给了中国。他说:“半生心血,惟望中国多兴西法,推广格致,自强自富。”
徐寿与傅兰雅可谓是志同道合的合作者,徐寿年长傅兰雅20岁,是徐寿发现和提携了傅兰雅,年,徐寿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内专门设立了翻译馆,在江南造船博物馆里,仍保存着一份由江南机器制造局总管徐寿签发给傅兰雅的聘书,聘期为3年,然而,傅兰雅在翻译馆工作了漫长的28年。傅兰雅创办格致书院,创刊科学杂志《格致汇编》的举动正是在翻译馆期间完成的。徐寿父子经常在《格致汇编》上发表科技专论和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傅兰雅在把西方近代科技知识输入中国的历史进程中经常会看到徐寿的身影。
过去人们称民国译者林纾为“不会外文的翻译家”,其实徐寿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徐寿他们译书的过程,开始时大多是根据西文的较新版本,由傅雅兰口述,徐寿笔译。即傅雅兰把书中原意讲出来,徐寿用适当的汉语表达出来。《水衣全论》正是他们合作的产物。
《水衣全论》我并没有找到其他版本,可惜刻图十分模糊杂乱。已知本书还有江南制造局本
上图为《水衣全论》之目录,我们从第一节得到许多潜水由来的信息,“入水源流”部分简明扼要地叙述了人类探索海底世界的艰难历程。
自古以来有人入水,或取出沉船之财货,或取得断链之铁猫,或觅得宝物并珍珠海绒等物。古人不用器具而裸体入水,习惯者固专能其事,然专家难得,故必设法而使无人不能入水,始为得之,但古书尚未言及者。
另有法能穿甲入水工作,……一千五百十一年,有战法书内画此图,其入水之人,头上戴大帽,并有长皮管通出水面。
西国初兴通商贸易之事,尚无指南针,故行船不敢离岸甚远。设有船沉没,亦不难入水取物。但必常常出水吸气。以致水内工作甚少,所以必设器具,方能久在水内呼吸,即可工作甚多。”“约在一千五百年时,创制泳气锺。人在此锺之内入水工作。或云自古以来能知此法。即如古之希腊人,名阿里斯托托,著书曾言:当时之入水者,用器如水壶,能久在水底。又有英国格致家名培根,约在一千二百年时,制器令人在水底工作,或即疑为泳气锺。
所谓的“泳气锺”,据记载“其器系水壶之形”,这在当时十分新奇,使用时常引起轰动,万人空巷,“一千五百三十八年,西班牙国拖里陀地方有希腊人两名,在国王之前,用器入水。旁观者有万余人。”这说明可能在中国的宋元时期,国外已出现潜水服,明朝时已投入使用。
风平浪静的陆地生活不是比波浪汹涌的大海更舒适吗?到底是什么吸引着人类非要到海中呢?书中给出的答案是:“希腊国王名阿利散达,围攻太尔城之时,使人入水毁坏河边码头与墙等物,又西拉古司人,特使入水者在敌船之底凿孔坏船。
又路弟亚人有旧例,凡入水觅物者必依其物价给钱,如十二尺深者给价三分之一,如三十尺深者给半价,若近于海边而深不过一二尺者给价十分之一。
约在一千六百七十年后,西国因知沉没载银之船甚多,故多人设法入水。”“一千六百八十七年,美国巴司敦有铁匠之子,名非普斯,闻知以斯班尼亚拉地方相近处有西班牙船多载银两沉没,设法入水查验,所得之物,不足补其费用。后再设法,始得金银,共值三十万圆。”
看来,是战争与财富驱使人类到水下去冒险,战争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掠夺,财富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目标,归根结底是利益的动能驱动人们走向海底。在潜水服发明之后,其功能不断扩大,舰船的底部清理,岸边设施的维修,水下救援、甚至矿山煤窑等都离不开“水衣”。
水下考古自然也是如此,从探查抚仙湖水下古城,到南海一号,再到南澳一号,水下考古既离不开经验丰富的考古队员,也离不开潜水服。水下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水下考古事业,年底,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正式诞生。
本书中进一步描述了穿甲入水的具体方法:“入水之人头上戴大帽,并有长皮管通出水面”。“一千六百六十九年,有人名布来里,用红铜套颈约二尺套在人头,面前镶玻璃片,又用山羊皮做衣服,与人身同形,身上带抽气筒能通入铜套内,并有管自套通入空气,脚上有薄皮如鸭掌,便于水内行走并出水”,而且“入水有绳,便于拉记号”。
看了这样的描述,会觉得三百多年前的水衣与现在的潜水服基本无异,而依我来看“泳气锺”不过是一种小型的潜水器。当然所谓“基本无异”是指外观而言,现在的潜水服无论从材料还是性能上来说都与古代水衣不可同日而语。
为了潜得更深,呆得更久,人类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地改进技术,一步步走进更深的海底,一点点在海底获得更多的时间。最初人类不用器具仅能在浅水中呆上六七分钟,“考究人体之理者,始知人身在水内之时刻再不能多于前数矣。”人类逐步认识到,“人在水内时刻甚长者,如真有其事,必用法与器。”书中记载有荷兰人能在水中呆上一刻钟,已是奇人。
如何在水中获得氧气呆得更久,人类也动了不少心思。“当年又有人名西门子,在英之南疆做器如小船,请众人看入水之事,沉至河底待三刻之久而出,亦不受害。”到了年,英国人使用“泳气锺”已经“能居水底八点钟至十点钟”。法国化学家派尔那“欲以化学之法令人呼出之气变好,不必水面上空气相同”,这也许就是最早的压缩空气。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书中也不乏失败的记录。常有“不合用”、“不可用”、“心亦糊涂,鼻与耳皆欲流血”、“不知其人如何”的字眼。
此外还有一条记载涉及中国:一千八百三十七年,英国兵船吞大触石受大伤,即驶至沙滩免其沉没。已酌定将其船上之物料送至岸上,而将船壳拆开,偶忆有入水衣在船内,木匠即著而入水,二十分时修好其孔。当时其船在一百二十尺深之水面修理,而开往中国。如无此水衣,定必沉没。
纵观有关潜水内容的古籍,可以清晰地看出人类摸索、探求、改进、提高的步伐和脉络,这是人类不断进步的一个缩影。
《天工开物》崇祯年版本图
《天工开物》翻刻版本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