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眩晕的疾病—耳石症
前段时间,田庄镇的张大爷得了一种怪病,一活动就眩晕,特别是起床与翻身时明显,眩晕时伴有心慌恶心呕吐,张大爷只能躺在床上,不敢活动。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接诊的史大夫详细询问了病情,然后让病人躺在床上,轻柔的转动病人头部,经过几个动作以后,最后让病人站起来试试效果咋样,张大爷转转身,弯弯腰,头竟然不晕了。
那张大爷得的究竟是啥病呀?原来张大爷得的是一种叫耳石症的病,也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这种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原来在人的耳朵里有个叫前庭器的地方,由于缺血、外伤等原因导致里面的耳石脱落沉积于半规管,半规管是人的平衡器,几块小石子在人的平衡器里来回活动,刺激人的平衡器的感觉细胞,所以人就感到眩晕了。耳石病最重要和突出的症状,表现为与体位变化相关的眩晕,左右翻身,抬头或低头,起床或卧床时均可出现剧烈眩晕,停止活动后可逐渐缓解,伴有心慌恶心出虚汗、平衡障碍或站立不稳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濒死感,一般不伴耳鸣或耳聋。此病为眩晕症最常见的病因,大多数可自愈,故被称为良性位置性眩晕,诊断此病除病史症状之外,确诊还需Dix-Hallpike位置试验阳性。此病药物治疗无效,只能通过手法复位治疗,手法复位是借助定向的头位活动及摆动,使管石依靠自身重力作用逐步从半规管重新回到椭圆囊,而不再影响半规管的动力学作用,从而使头晕症状得到缓解。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该病采取手法复位效果肯定,费用低廉,具有很大实用价值。
眩晕是临床上的最常见症状之一,占门诊常见症状的第三位,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有此种经历。眩晕是由于空间定位觉障碍产生的一种运动的幻觉或错觉,患者能明确叙述自身转动或周围环境转动,包括旋转、翻滚、倾倒、摇摆等感觉。眩晕根据病因可分为两大类:1周围性眩晕,周围性眩晕指从前庭到神经根入脑干处病变所致眩晕,约占眩晕总数85%;2.中枢性眩晕:指脑干和小脑病变引起的眩晕,常伴有局灶神经缺陷,比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约占眩晕总数的15%。据有关统计,在门诊眩晕病人中,周围性眩晕占50%,中枢性占10%,不明原因占40%。周围性眩晕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占50%,前庭神经元炎占25%,美尼尔氏病(Meniere病)占10%,其他为迷路炎、耳*性药物中*、其他耳科疾病(迷路瘘、自身免疫性)等。
由于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不够,对眩晕的诊疗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对耳石症认识不够,很多病人被误诊为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梅尼埃病等,往往是花费了大量金钱,而治疗效果却不理想。有些大夫在遇到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人时,不去进行Dix-Hallpike位置试验,从而导致很多耳石症性眩晕的漏诊;此外,在治疗过程中,不懂得前庭康复的重要性,过量及过长时间应用前庭抑制剂,延缓了前庭功能的恢复,使很多病人恢复效果不理想;还有一些确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人,由于各种原因,未使用或不能正确使用手法复位,使病人遭受了不必要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