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上海首家体育文化产业园从双减儿童到退休
TUhjnbcbe - 2021/12/9 17:18:00

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蓬勃,国民健身意识逐渐觉醒,使得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据央视财经今年公布的数据,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7.2%,人均体育消费金额也在持续提升,年同比增长超过30%。老百姓对体育锻炼需求的增长,也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我国年和年分别新增超万和万家与体育相关的企业,今年上半年已新增超万家体育相关企业,同比增长54%。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年)》。《计划》提出,到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

位于宝山区江杨南路号的“三邻桥体育文化园”,是上海市首家以体育文化为主题的产业园。其前身是上海日硝保温瓶胆厂,经过改造后,浓厚的工业遗存气息与城市发展活力交织相融,近年来成为了深受欢迎的“时尚打卡地”。

老厂房“变身”成为体育文化园,里面有怎样多姿多彩的运动体验呢?让我们在走进三邻桥,看看体育消费如何升级。

三邻桥体育文化园由上海日硝保温瓶胆厂改造而成,是上海首家体育文化产业园。园区内体育场馆覆盖全年龄段,今年还引进上海首家老年人健身馆。

一座保暖瓶胆老厂房的大变身

对于老宝山人来说,“三邻桥”这个名字或许还有点陌生,但说起“上海日硝保温瓶胆厂”许多人应该还有不少的记忆。

上海日硝保温瓶胆厂,最早叫作“上海葵花保温瓶胆厂”,坐落在宝山区高境镇内,占地亩,隶属于上海保温容器有限公司,曾为国内成千上万个家庭提供了热水瓶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便顺应当时的改革开放*策,与日方尼普洛株式会社等企业组建合资公司,更名为“上海日硝保温瓶胆厂”,产品远销口海外,辉煌一时。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保温瓶胆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上海日硝保温瓶胆厂也在年停产闲置。年从日方收回股权后,日硝公司转为国有企业,曾经的保温瓶胆厂只留下了一片老厂房。

三邻桥体育文化园的前身是“上海日硝保温瓶胆厂”。

“我们去考察了很多次,保温瓶胆厂的建筑还是比较有特色的,印象比较深的是里面有两根50米的大烟囱。”启客公司执行董事倪伟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年,宝山区及高境镇*府决定对关闭多年的老厂房进行全新的升级改造,曾参与打造“8号桥”创意产业园的启客公司承接了这项改造任务。

“因为之前‘8号桥’的案例,我们对老厂房怎么处理,怎么匹配新的业态,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对这个园区进行调研后,我们发现结果非常糟糕,没有一家企业对它有兴趣。”

倪伟源说,‘8号桥’的成功经验无法复制,是因为保温瓶胆厂所在的园区有三个缺陷:第一,地理位置不具备轨道交通优势,东、西侧虽然有1号线和3号线,但直线距离都在1.5公里以上,同时公交车也不多;第二,周边商务办公氛围弱,基本没有什么办公楼,也聚集不了企业;第三,原来建筑破旧,结构安全问题严重。这些都给改造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保温瓶胆厂标志性的大烟囱

虽然缺陷很多,但改造团队仍然发现了园区一个不容忽视的优势:周边住宅多,3公里半径内有70多万人口,人口密度几乎与市区相当。

“所以我们就在想,有什么B2C领域是需要人去参与、同时技术含量比较高、产业特性比较明显的行业。当时有几个方向:一个是互联网消费,但通过调研发现互联网公司虽然C端客户遍布全国各地甚至全球,但办公都选在市中心;第二我们调研了各种商场,发现商场里面会零星引进一些健身中心或者儿童运动,但是对商场来说它不是主题,只是吸引人流的一个元素。不过,从这些分散、分布的体育项目看,体育消费已经日渐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倪伟源介绍道。

旧仓库

体育消费虽然听上去有些“小众”,但近年来*府的相关*策非常支持体育产业的发展,如提倡全民运动、全民健身,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体育设施的投入与建设,鼓励充分利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闲置资源,改造建设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等等。

于是,改造团队最后决定,打造一个以“体育消费”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园。而在对老厂房的改造过程中也发现,这些厂房虽然破旧,但有很多无柱、高挑空的大空间,非常适合体育业态进入。就这样,原本的“劣势”都一一转化成了“优势”。

厂房虽然破旧,但有很多无柱、高挑空的大空间。

从“双减”儿童到退休长者,三邻桥吸引了什么人?

之所以命名为“三邻桥”,是因为园区地处宝山、虹口、静安三区相邻处,有三区为“邻”的寓意。再以“桥”为媒介,连接工业遗存与现代文明,连接体育产业与消费市场。

改造后的“三邻桥体育文化园”

如今走进“三邻桥”,可以看到,工业遗存的风韵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也成为园区独具特色的景观。过去空旷的车间、仓库都被巧妙地利用,改造成了一间间商铺,入驻了篮球、室内高尔夫、攀岩、潜水馆、搏击、室内马术等各色各样的运动项目。户外还特别建造了一座平方米的大会堂和平方米的中央广场,用来举办各类文体活动。

专门从事青少儿运动培训的特色机构——“小小特工”。

“小小特工”是园区内一家专门从事青少儿运动培训的特色机构。下午五点,记者走进“小小特工”,大厅内坐满了人,都是正在等候孩子下课的家长。正前方的墙上,数块显示屏直播着不同区域内孩子们的运动画面,涉及的项目有游泳、篮球、平衡车、拳击、体适能训练等等。

“我们的课程大多是针对3~12岁的青少儿,但也有细分的启蒙阶段,比如最小两岁半就可以开始在泳池里学游泳,还有一对一的平衡车私教课,可以培养小孩的平衡感和专注力。”

各种各样的少儿体育项目。

“小小特工”的负责人郑盼曾是山东省体工队的一名职业射箭运动员,退役后开始从事少儿运动教育培训。他告诉记者,每年暑假是培训的高峰期,今年由于‘双减’*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为孩子在体育运动上进行消费,需求明显比往年增加了不少。

家住在附近的王小姐是这里的“老会员”。她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几乎参加过所有的课程。

“小朋友之前学习压力蛮大的,到这里第一是可以锻炼小朋友的身体,第二是寓教于乐,小朋友也比较开心。现在‘双减’*策也出来了,国家对儿童的体育教育特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首家体育文化产业园从双减儿童到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