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符晓波
和大多数考古工作者从事陆上发掘不同,有一群考古工作者,他们的征途在水下。
深海瓷库浮出水面
福建平潭岛海域,渔民为何总会意外捞出精美瓷器?这些瓷器从何而来?去往何处?这块因捞起瓷碗居多而得名的“碗礁”的海域有着怎样的故事?随着水下考古工作者的海下发掘,一艘年前沉入海底的商船和船上承载的大量清代景德镇民窑瓷器浮出水面。
近期,福州市博物馆“至宝通洋外——‘碗礁Ⅰ号’沉船出水瓷器展”备受瞩目。展览上,水下考古工作者从多年前的沉船中打捞出的完整而精美的青花瓷惊艳众人。
此次展品中,清代康熙年间景德镇青花瓷品类齐全,有将*罐、大盘、花觚等,色泽明艳、层次丰富,保存的完好程度超乎人们想象。
“因被泥沙所覆盖,这些文物与外界海洋生物相隔绝,同时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保存相对完整。”参与“碗礁Ⅰ号”发掘工作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王新天介绍,碗礁Ⅰ号发现于年福建省平潭岛海域,因捞起瓷碗居多而得名。水下考古队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挖掘抢救工作,捞出沉船遗物余件。
随着年前的沉船浮出水面,水下考古工作者也开始被越来越多人知晓,令人好奇而向往。福州市博物馆内,“探宝”系统通过大屏幕沉浸式交互体验系统,观众纷纷化身潜水员,身临其境地进入水下沉船遗址场景中“探宝”。
不会摄影的潜水员不是合格的水下考古工作者
水下考古工作者是如何工作的?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水下考古工作者?如果非要用一句话形容,那只能是:不会摄影的潜水员不是合格的水下考古工作者。
视频制作:颉满斌
当然,摄影和潜水仅仅是一名水下考古工作者的基础技能,要完成水下发掘工作,水中探测、测绘、建模样样少不了。
王新天介绍,相比陆上考古,水下考古的难度超出上百倍。考古人员除了要身着厚重的潜水服,还要随身携带探测、拍摄等各类器材设备。
这些下水标配包括:潜水服、呼吸调节器、气瓶、蛙鞋、电脑表、配重等。
据悉,“碗礁Ⅰ号”发掘现场,考古工作者还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全面罩可通话呼吸器,可以实现水下与水上、水下与水下之间的无线通话。该装备是在“碗礁Ⅰ号”发掘时国内第一次投入使用,效果非常好。
不仅如此,和人们想象中的深邃、古老沉船横亘、五光十色的鱼儿围绕身旁的浪漫场景不同,“真正的水下考古环境是黑暗的,能见度几乎为0,人到水底没有方向感,对从业者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碗礁Ⅰ号”沉船发掘工作由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水下考古队员组成,是当时中国水下考古发掘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支队伍。
据当时的水下考古的潜水长张勇回忆,“在多天的水下考古中,历经5次台风,考古队员累计潜水人次,潜水时间3.7万分钟。”
海洋物探为海底沉船复盘
考古人员潜入水下后,在低温、低能见度情况下如何开展工作?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必不可少。
水下文物遗存的调查是水下考古工作的重要环节。而水下环境的复杂性和危险性,使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水下物探技术和相关设备才能完成。
“碗礁Ⅰ号”沉船遗址所在海域水深在13到15米间,海底为含沙淤泥土质。具体到实际工作主要分为两步,由考古专业人员清理舱部,进行测绘、拍照和录像,随后提取遗物;其他的潜水员则绕船体外侧抽泥,探摸船体的宽度及打捞舱外散落的遗物。
借助旁侧声呐、浅地层剖面仪等为代表的先进设备与技术,考古人员逐步揭开了“碗礁Ⅰ号”的容貌。王新天回忆,这艘船体掩埋于灰黑淤泥中,残长约13.5米,残宽3米,残高1米,多数隔舱板已损坏,船体发现十五道隔舱板及船底板、一条残断龙骨、少量残断的舷板。
除了打捞出惊艳于世人的大量青花瓷器,考古人员眼中更看重的是通过严谨的物探结果,探究沉船的年代、行径轨迹、沉船上器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这些信息相互印证,复盘那个曾经繁华的海上丝路。
王新天说,“碗礁Ⅰ号沉船遗址地处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也是景德镇瓷外销的一条重要的传统线路,出水文物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此次发掘,对于中国航海史、海外交通史、古陶瓷的外销等方面课题的研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考古学的一门分支,我国水下考古工作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壮大,现已发展为较为成熟的一门学科。
拥有丰富水下考古经历的王新天如今还从事着厦门大学海洋考古专业的理论教学工作。作为国内较早开始海洋考古教学与研究的高校,厦门大学已培养出一大批海洋考古方向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迄今都是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中坚力量。
我国有多万平方公里辽阔海疆,1.8万多公里海岸线和丰富内陆水域,曾经辉煌的航海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水下文化遗产。王新天说,“水下考古对进一步发展考古学和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研究人类历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学科正一步步揭开历史的谜底,越来越有魅力了。”
来源:科技日报文中图片均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考古学教研室提供
编辑:张琦琪
审核:朱丽
终审:刘海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