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2/6/10 15:51:00
作者:高麒麟来源:《坦克装甲车辆·新*事》年第12期---接从“康涅狄格”号撞山看现代潜艇战术与中国海*应对策略(上)---潜艇在实战中的战术抉择现代潜艇最大的优点就是其优越的隐蔽性,即使在反潜技术和装备已经高度发达的现代,潜艇的优越性也非常突出,鉴于前面叙述的声呐受水文参数影响较大,现代反潜作战中的进攻方一般会使用主动声呐和磁异探测器等高准确性的装备对可疑目标进行核实后才实际发射武器,这意味着就算潜艇的声音被捕捉到,如果潜艇冷静应对,采取各种办法迷惑敌人,也可以把目标耍得团团转。因此潜艇在作战过程中必须尽最大可能保持隐蔽,一艘无法判断位置或至少无法判断是否被击沉的潜艇,在海战中将是敌方舰队的心头大患。比如在上世纪英阿马岛战争期间,英*核潜艇用鱼雷击沉了阿根廷海*的“贝尔格拉诺”号巡洋舰,迫使阿方水面舰队在整场战争期间都不敢出港。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巴基斯坦“汉果尔”号潜艇在敌我兵力相差悬殊的条件下出港作战,击沉击伤印*护卫舰各一艘,迫使印*近60%海*兵力投入反潜作战中,极大扰乱了印*的作战计划。而相比于需要定时浮上水面充电的常规动力潜艇,核潜艇具有可以在整个战役期间保持隐蔽的强大能力,可以对敌方形成持久的威慑,并且在复杂的战斗中,核潜艇拥有充沛的动力可以进行长时间水下高速机动,在战术上也拥有巨大的先手优势。尽管现代先进常规潜艇已经可以安装AIP动力作为辅助动力设施,拥有以3~6节航速航行上千海里的续航能力,但仍旧缺乏能够与核潜艇相匹敌的自持力和动力,难以影响海战的整体战局,这是核潜艇相比常规动力潜艇来说最为巨大的优势。不过先进常规动力潜艇并非没有优点,受益于较小的吨位,先进常规动力潜艇在浅海地区作战时相对核潜艇拥有机动性优势,并且核潜艇的核反应堆需要时刻不停进行冷却剂循环,无法彻底消除动力系统噪音,而常规潜艇则可以以绝对静默状态在关键海域守株待兔,现代先进常规动力潜艇仍然是浅海地区的危险杀手。因此,潜艇在作战中的任何目的都应以保证自身隐蔽性为首要目标,就算是明知对方潜艇就在附近,也必须耐心等待敌方露出破绽而非主动出击。潜艇在作战时可以利用上文描述的各种水文现象增强自己的探测能力或隐蔽性。比如在探测后发现当地声速梯度为正梯度,即声波会向海面方向折射,潜艇为了隐蔽自己和最大化探测效率就应该下潜到深处水层,如果为负梯度就要上浮到浅水层,同时注意利用海底反射扩大探测范围;如果潜艇执行的是反舰作战,应注意利用汇聚区和水面声管扩大探测范围,现代先进拖拽线列声呐配合汇聚区可以探测到远达海里之外的水面目标,这已经超出了绝大多数对潜武器和舰载反潜直升机的航程。如果潜艇执行反潜作战,除了利用声速梯度扩大声呐探测范围之外,还可以尽量深潜,在下潜的同时注意声呐的反应,寻找可能存在的敌方潜艇噪声汇聚区,并抓住这一机会发现目标的存在。利用跃变层隐蔽自己也是重要的一环,上文中描述了跃变层的存在对水声探测的影响,在潜艇声呐眼中跃变层如同一面悬浮在水中的声学半透膜,可以极大削弱来自另一层水层的声波,因此潜艇在作战中经常根据形势利用跃变层隐蔽,比如在躲避敌方水面舰艇搜索时潜艇可以潜入跃变层下方,降低敌方接收到的声呐回波强度;在主动搜索敌方潜艇时,潜艇可以每隔几分钟就在温跃层两侧跳跃一次,同时接收跃变层两侧的信号并迷惑可能存在的敌方潜艇,遭受鱼雷攻击时也可以如法炮制。装备了先进拖拽线列声呐的现代潜艇还可以采取一种特殊战术,即在跃变层上表面保持5节以下的低速航行,利用跃变层稳定自己的深度,用艇艏和艇侧被动声呐阵列接收跃变层上层的信号,同时放出拖拽声呐,低速航行时拖拽声呐阵列会下沉到比本艇更深的水层,此时它就可以穿过跃变层进入深层海水,接收跃变层内和跃变层下的信号,这样就可以在不变化深度的情况下同时监听跃变层上中下三层的所有信号。在不明确敌方潜艇位置时潜艇应该以较低速度航行,保证自身的隐蔽性,如果需要赶路的同时不确认周边海域是否存在敌方目标,拥有充沛动力的核潜艇可以进行冲刺-漂流机动,即先进行5分钟的高速航行,然后进行5分钟的低速航行,高速航行时的核潜艇虽然嘈杂,但在航行时间足够短的情况下敌方不一定能获得核潜艇的准确位置,核潜艇进入低速航行阶段时敌方也将失去声呐跟踪,而如果敌方贸然发起鱼雷攻击,鱼雷发射的声音非常典型,高速运转的鱼雷本身也相当吵闹,核潜艇即使在高速航行时也可以接收到,此时可以根据鱼雷的距离选择高速规避或转入低速航行隐蔽摆脱跟踪。除非紧急规避逼近的鱼雷,否则核潜艇很少进行15节速度以上的航行,这主要是预防空泡现象的发生和保证自己的隐蔽性与探测能力。在一定深度下,当螺旋桨的转速超过一定限度后,叶片旋转的能量会导致自己表面的水压降低,使水气化形成大量气泡,这就是空泡现象。这些气泡离开推进器后会由于周围压力升高而崩溃,这些气泡的核心温度可高达数千度,破裂时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冲击,长期积累会给潜艇的螺旋桨造成损伤,而且它们还会制造明显的噪声,导致潜艇轻易被被动声呐探测到。空泡现象的强度与水压线性相关,也与潜艇的螺旋桨设计有关,在一定深度以下潜艇以最大速度航行也不会产生空泡现象,比如美*“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在水深米以下时就不会产生空泡现象,但此时高速运动的艇壳与周围静止的海水摩擦会产生巨大的湍流噪声,容易被敌方潜艇发现,而且这种噪声还会彻底掩盖来自外界的声音,让己方被动声呐失效,潜艇此时只能依靠主动声呐探测目标,如果探测不及时,就会发生年美*核潜艇撞山那样的惨剧。以上是关于潜艇本身借助水文现象隐蔽自己攻击目标的战术,在实战中潜艇也可以借助搭载的各种载荷帮助自己达成目的。现代潜艇的武器主要有鱼雷、反舰导弹、反潜导弹三种,辅助装备主要有无人潜航器、诱饵鱼雷和反鱼雷系统,其中鱼雷导引装置主要分为主被动声呐和尾流制导两种,声呐导引头可以同时跟踪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艇,尾流制导只能打击水面目标,带有线导装置的鱼雷还可以接受潜艇的遥控。鱼雷的声音特征也会受水文条件影响,但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比如潜艇发射鱼雷时的声音较大,潜艇鱼雷发射装置将鱼雷推出发射管时需要在短时间内向发射管内泵入大量水或空气,产生巨大而典型的噪声,因为鱼雷需要一定初速保证发射后弹道的稳定和不与潜艇自己相撞,很多热动力鱼雷的发动机也需要借助发射装置提供的初始压力完成启动过程,敌方潜艇一听就可以判断有鱼雷发射。在航行时鱼雷产生的噪声也较大,潜艇低速航行时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听见,因此潜艇一般只会在有较大把握后才发射鱼雷,以免判断失误导致自己陷入被动。鱼雷发射时的噪声也可以利用战术动作减弱,比如在跃变层另一层发射,或是将航向改变到背向目标后发射。反潜导弹其实是一个安装有火箭发动机的轻型鱼雷,这种武器通常在浅水发射,离开鱼雷发射管后自主上浮到水面点火,在飞行到目标点上空后会将携带的轻型鱼雷释放,随后鱼雷将开机并独自完成搜索攻击,这种武器发射时的噪声相对小一些,因为它通常不需要拥有较高的初速。在辅助装备中,无人潜航器和诱饵鱼雷较为重要,无人潜航器搭载有动力系统和小型声呐,通常还拥有和潜艇的光纤连接,可以将探测到的数据传回潜艇,无人潜航器可以和潜艇进行联合探测,用三角定位的原理直接定位敌方潜艇位置,或是在潜艇高速航行规避敌方鱼雷时帮助潜艇了解外部情况等。诱饵鱼雷是一种安装有特殊声音发生器的潜航器,发射后它可以按预先设置的程序自动发射和己方潜艇声纹类似的声波,迷惑敌方潜艇或鱼雷的探测。中美潜艇在南海的体系化较量此次美*“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在南海撞山事件并不算出人意料,毕竟南海一直是亚洲最重要的一片海域,特别是二战结束全球航运业大发展之后,南海是重要的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线,目前全球每年都有数千亿美元的出口商品要途径南海航线运输,中国60%以上的进出口货物经过南海航线,南海的安全直接关乎中国的国家安全。而这十几年中国的海*实力突飞猛进,对南海的控制能力大幅提升,美*自然要经常派出潜艇等力量前来试探中国的虚实,顺便记录当地的水文信息以备未来的潜艇战斗使用。在潜艇作战方面,南海的主要特点是水文特征复杂,民用商船来往频繁,给潜艇作战提出了较为复杂的要求,在水文特征方面,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南海的海况都不太好,浅层噪声较强,汇聚区探测远处目标的能力较差;南海的跃变层深度经常变化,海洋内波活动较为剧烈,特别是在中国台湾与菲律宾巴丹群岛之间的吕宋海峡附近,太平洋潮水的倒灌与当地海底断层的共同作用会产生规模巨大的海洋内波,影响范围可达数百千米,甚至在太空中的卫星都能拍摄到剧烈的内波活动在海面造成的波纹,这会给潜艇在当地的活动造成巨大威胁;南海靠近大陆架的海域水深不到米,海底地形多为泥质和礁石混合,对声呐信号的吸收和散射作用都很强烈,潜艇无法利用海底反射探测目标;南海是重要的国际贸易航线,每年都会有数量巨大的商船通过南海,并且南海渔业资源丰富,潜艇必须逐个辨认声纹以防误击或错过目标。在这种情况较为复杂的海域作战,潜艇必须在战前就掌握当地的跃变层深度等水文信息,否则就很容易在战斗中陷入劣势地位,同时具体的战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前文所述的内容是潜艇的一般情况或单打独斗时的战术选择,而具体到南海和中美两国,因为中美海*如今都拥有较为强大的海*实力,南海也布置有双方的大量海*力量,两国潜艇在南海显然不会单打独斗,而是依托各自的海*作战体系行动。在可预见的中美对抗里,美*核潜艇的主要使命是作为攻击方潜入南海猎杀中国战略导弹核潜艇,配合水面舰队战斗或切断中国的海上贸易,而中国核潜艇的使命则正好相反:在美海*和核潜艇的威胁下保护中国的战略目标。在这种对抗背景下中国核潜艇占据着优势地位,在作战时中国核潜艇可以获得海*水面战舰反潜力量和岸基航空反潜力量支持,可以利用体系化作战弥补自身在技术水平上的差距,美*海空力量则受制于中国的区域拒止能力,难以进入南海深处协助潜艇作战,因此美*核潜艇虽然具备性能和数量优势,但需要面对中国由海底声呐阵列、各型核潜艇与常规潜艇、大量拥有先进拖曳线列声呐的A与A、“高新”8号固定翼反潜机与直8、直20反潜直升机,以及太空中的海洋监视卫星共同组成的庞大反潜作战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中国反潜力量同时具备数量和质量的优势,如今中国装备的/A系列轻型护卫舰数量超过70艘,其中装备了先进拖曳线列声呐的型号超过40艘,战时可以投入南海方向执行反潜巡逻任务的可多达20多艘,如此之多的A配合A足以覆盖所有重点目标附近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