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考命题研究专家王涛老师提出的“三元方法论”为核心,针对本系列教程,现面向全国高中学校招募教学型教研实验班。以学科专家内部教学指导、内部资料共享、内部互动教研的形式,开展直接服务高中写作教学的大型公益活动。
“实践”在作文教学中的意义何在?
昨天下午,一个作文题目在“三元写作”教研群里,引起了老师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题目如下:
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他们天天同水相处,七岁时就能蹚水,十岁就能游水,十五岁就会潜水了。那些会潜水的难道是随随便便就学会的吗?这必定要有对水性的了解。每天跟水相处,那么十五岁就可以精通水性了。生来从不了解水性的,那么即使长到壮年看到船也是害怕的。所以北方勇敢的人,向会潜水的人求教,问他潜水的方法,按他的话到河里去试,没有不淹死的。(摘译自《苏轼文集》)
上述叙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给合材料、联系现象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
这个题目来自王涛老师的分享,是某重点中学清北班的模考特训作文。这个题目如何审题?怎么写?主旨是什么?在教研群里炸开了锅,老师们一时间讨论的不亦乐乎。
有的老师说:作文主旨是讨论做事情要想成功,不仅要有方法,还要充分了解对象。有的老师说:作文主旨是理论再完美,也不如亲自实践来得牢固。有的老师说:反复实践,循序渐进,方成就能力。还有老师说:作文主旨是讨论一万个小时法则的。
讨论众说纷纭,思维如信马由缰,但是作文主旨究竟是什么,老师们却莫衷一是,未有定论。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审题才能精准立意呢?还是得回到审题的原点,“三元审题”方法的审题判断依据是题目中的“白纸黑字”。所以首先要对材料进行层次划分。材料问号之前可以划分为一部分,讲的是一种现象,在问号之后“这必定要有对水性的了解”这句话给这种现象下了一个结论,而且还用“必定”这样的字眼对这个结论加以强调,可见“了解水性”就是材料的核心议题。这句话后面都是对“了解水性”进行的一系列的阐释。说了解水性的人如何如何,不了解水性的人如何如何,这都是对于“了解水性”这个核心概念的一系列的阐发,所谓“了解水性”,就是在习得事物的本质属性之后,进而熟习、熟悉水性,最终驾驭之,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可见,这个作文核心立意应该讲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说,一个理论的习得,不能仅仅停留在纸上,而是要经过实践,才能最终转换为自身的能力与素养,才能在新的、陌生的环境中融汇贯通,不被“淹死”。
就拿实验班活动来举例,或许有的学生会觉得听了王涛老师的讲座,瞬间茅塞顿开,就觉得万事大吉,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写作的诀窍,无需再购入教程。可如若不在实践中躬行,仔细揣摩“三元写作”的真谛,并在具体的作文题目中详加训练,并辅之以专家的针对性讲评,考场上,看到作文,虽有满脑子理论却都是别人的东西,胸中空有千策而笔下却无一言,最终依然会被“淹死”在考场之上。
一生笔耕不辍,绝知躬行的苏轼自然是知道这个道理的,所以才在文章的最后,用“按他的话到河里去试,没有不淹死的。”这样颇为风趣的结尾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重要性,别人的知识永远都是别人的,如果想要变成自己的,只有通过不断地揣摩、钻研、实践、躬行,才能有所成就,妄图浅尝辄止,只学理论而不进行实践,自然落得一个“淹死”的下场。不经一番寒彻骨,又怎得梅花扑鼻香呢?
实验班教研实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