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提供的是高考地理答题中易混淆的一些概念、并对它们加以区分说明,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一些自己最易混淆的概念记在最显眼处,以时刻提醒自己!
一、不同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1.同质概念(两个概念在外延上完全重合。)
岩溶地形──喀斯特地形
二者的外延,均指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的作用(溶蚀为主)所形成的地貌。
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
在外延上,两个概念所指的国家是一致的。
2.从属关系的概念(一个概念的外延被另一个概念的外延全部包含。)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是一种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是一种植被类型,热带雨林带是一种自然带类型。
3.交叉关系的概念两个概念的外延部分重合。
如:东西方向、东经度、西经度、东西半球、东西时区。
4.因果关系的概念(两概念内涵相近却不相同。)
稍不留意,就将某地农作物答成油菜籽、棕油,这样的错误屡见不鲜。或因粗心大意,或因缺少生产生活常识,应引起注意。
5.不相容并列关系的概念
如: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大豆、蚕豆、碗豆、绿豆、甘薯、马铃薯
经济作物:棉花、*麻、油菜、花生、芝麻、甘蔗、甜菜茶、咖啡、可可、人参、贝母等。
6.对立关系的概念:气旋与反气旋
二、具体概念区分
1.星际物质和行星际物质
星际物质是指存在于整个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星际物质则是指在太阳系中,广大的行星际空间分布着极其稀薄的气体和极少量的尘埃物质。故星际物质应包含行星际物质。
2.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是一个物理概念。
太阳辐射强度则是一个物理变量,是指一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上在一分钟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其大小随太阳高度角、纬度和时间而定,其中太阳高度角是主要因素。
太阳常数则是一个物理定量,是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上,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每平方米面积上,每分钟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其数值为8.16焦/平方厘米·分
3.降水、降雨
降水包括雨、雪、淞、雾、露、霜、霰、雹等多种形式,而降雨仅仅是降水中的一个主要类型而已。
4.流量、径流
流量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体的体积,如果测得断面平均流速,则流量等于平均流速与过水断面面积的乘积。多年平均流量,又称“正常径流量”,其大小基本上反映了过水断面以上流域内水资源的丰沛程度。
径流是指降水扣除蒸发量等损耗后沿地表、地下运动的水流。
5.永久性积雪、季节性积雪
永久性积雪、冰川是指分布在高纬度的两极地区或高山地区。一般只是在气温高的季节有稍许融化,可补给江河。
季节性积雪则是一般分布在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的温带和寒带地区,到次年春暖以后积雪可全部融化成水,使该地河流形成春汛,也可使土壤湿润,形成好的墒情,利于春播。
6.印度板块、印度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为全球六大板块之一,主要以大洋地壳为主,属大洋板块。
印度板块从属于印度洋板块,是它的一个子板块,为小板块,由陆壳组成,属大陆板块。
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板块(而非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两大陆板块碰撞产生的,故此处多地热、地震等地壳活动。
7.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两种。而地壳中的各种地质构造基本上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基本构造有褶皱和断层两种形式。
8.矿物、矿床、矿产
矿物是形成矿产和矿床的物质基础,矿物不等于矿产,只有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一些有用的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要求时,才成为矿产。矿产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有矿产不一定就叫矿产。矿产是在一定地质作用下,矿产的富集地段称为矿床。
9.土壤、土地、土地资源
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地是陆地的表层部分。土地比土壤内涵丰富,除土壤外,
还包括尚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的风化物。
土地资源指人类在目前和可预见到的将来能开发利用的各种类型的土地,它即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10.草原、草地、草场
草原指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旱生、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植被。
草地指被覆盖着草原、草甸等植被的土地。
草场指用于畜牧的草原、草甸等的统称。草地属于土地资源,而草原、草场属于生物资源。
11.森林覆盖率与林木蓄积量
前者是指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的占有情况。
后者则指森林面积上生长着的林木材蓄积总量,是测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总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12.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中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无任何人工加工。
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成人们需要的另一种形式的能源,如煤汽、焦炭、核电、水电等,都是一次能源转换成的二次能源形式。
13.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高
副热带高气压带:是七个气压带中的一个;
副高: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简称,对我国天气、气候及旱涝有较大影响。
14.东南丘陵与江南丘陵
东南丘陵是北至长江,南至两广,东至大海,西至云贵高原的大片低山和丘陵的总称。
南岭以北,西起武陵山,东至武夷山,湖南和江西两省以及安徽南部的丘陵称为江南丘陵。南岭以南,广东、广西的丘陵称两广丘陵。
浙闽边境的仙霞岭和闽赣边界的武夷山,是长江与东南沿海独流入海水系的分水岭,这一列东北—西南走向山脉以东、浙江和福建境内的丘陵,则称为浙闽丘陵。
15.地方时、区时、时区、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北京的地方时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地球上有无数个地方时。
时区: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将全球分成24个时区,其中东西12区各半个时区。
区时:国际上规定每一时区都采用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这就称为区时。
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的区时,即格林尼治时间.也即是0度经线的地方时.
北京时间:我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等同于东8区的区时,或东经度的地方时。
北京的地方时:指东经度的地方时。
16.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是表达昼夜状况的指标,大于0为白昼,小于0时为黑夜,等于0时在晨昏线上。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的分布特点是从直射点向四周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是太阳在上中天的高度或地方时为12点时的太阳高度
分布规律是: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17.节气与季节
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道上运行15。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
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道上运行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18.无霜期、积温、生长期、降水变率
无霜期:指一年中终霜之后到初霜之前的一段时间。一般在我国由南向北,沿海向内陆逐渐缩短,它与生长期(作物生长的时期)的长短呈正相关。
生长期:作物可能生长的时期或作物从播种到成熟的时期,前者称气候生长期,纬度高地区生长期短,后者称作物生长期,同一农作物在高纬高山地区生长期长。
积温:日平均气温高出某一特定的温度期间的温度的累积总和。
降水变率:表明降水平均变化情况的量。以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降水变率越大表示降水量不稳定,旱涝频率越高。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
19.锋面与气团
气团:大范围性质均一的空气。根据与流经地区气温的对比,可以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锋面: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界处。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明朗,气团交界处天气多变。
20.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均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季风性湿润气候没有季风气候典型,也就是夏季气温可能没有季风气候高,降水也没有季风气候集中,冬季气温稍高,降水也稍多。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东亚,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的东岸
21.台风与飓风、气旋与反气旋、锋面气旋、热带气旋
台风与飓风:均是热带气旋中最强的一级。因所处海域不同而名称各异。分布于西北太平洋上的称为台风,分布于印度洋和大西洋的称为飓风。
气旋与反气旋:分别是低气压与高气压空气的运动状况。
锋面气旋:是含有锋面的气旋,锋面发育在低压槽中。
热带气旋:是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形成的一种气旋,当其中心附近风力达到12级或以上时称为台风或飓风。
22.焚风与干热风
焚风:沿着背风山坡向下吹的热干风叫焚风。当气流越过山脉时,在迎风坡上升冷却,起初按干绝热直减率(即1℃/米)降温,当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气温就按湿绝热直减率(即0.6-0.8℃/米)下降,大部分水分在山前降落。过山顶后,空气沿山坡下降,并基本上按干绝热直减率(即1℃/米)上升,导致山地背风坡气温高于迎风坡,因而形成焚风。
干热风:是一种高温干燥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
23.气候的要素与气候形成因子
气候的要素指气温、降水、气压和风,其中主要是气温和降水。气候的形成因子指影响气候的要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和人类活动等。
24.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是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状况,将全球气候划分的若干种类型。而气候特征则是某种气候类型在气温和降水方面长期稳定的基本特征。
25.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候
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
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引起的一种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
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对比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分布的才是季风气候。
26.积温与气温
积温是指日平均气温≥10℃的植物持续生长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的累积,它反映一地生长期内
温度的高低和热量的多少。
气温是指一地大气温度的反映。
27.断裂与断层:
断层是岩石在断裂变形阶段产生的,只有当岩石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移动时,才能称断层。形
成断层,岩石必定断裂,但岩石产生断裂,未必一定形成断层,关键在于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
28.洪灾与涝灾
涝灾:由于本地降水过多,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除,农田积水深度过大,时间过长,使土壤
中的空气相继排出,超过作物耐淹能力,造成作物根部氧气不足,根系呼吸困难,并产生乙醇等有*有害物质,影响作物生长,造成作物死亡,农业减产的灾害。
洪灾:由于江、河、湖、库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使客水入境而造成的灾害。洪灾除对农业造成重大灾害外,还会造成工业甚至人员生命财产的损失。洪水是一种峰高量大、水位急剧上涨的自然现象。洪水按其成因可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和雨雪混合洪水等。
29.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
风化和侵蚀都是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但风化作用相对侵蚀作用来说,是在静态下比较缓慢地进行的,短时间内不易被人们觉察。而侵蚀是在较为明显的动力作用下进行的,易于察觉。
30.增长率增减与数量增减
人口增长率降低≠人口数量减少,人口增长率为负值时,人口数量才减少。
31.比重变化和绝对数量变化
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石油的消费比重下降并不等于消费量下降。
32.农业生产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
按生产对象分类通常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按投入多少分类为粗放农业(投入少)和密集农业(投入多);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发展中国家)和商品农业(发达国家)。
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在一定地域内的较稳定的、区域性的多种农业地域类型。世界主要有六种:
(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2)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3)种植园农业: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美国南部以及萨哈拉以南非洲
(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5)混合农业: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6)乳畜业: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
33.暴雨与风暴潮、海啸
暴雨:24小时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的降雨称为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风暴潮:由于风暴或台风等引起的海水迅速上升的现象。
海啸:由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或海底地震造成的海面恶浪并伴随巨响的现象。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34.降水、降雨
降水包括雨、雪、淞、雾、露、霜、霰、雹等多种形式,而降雨仅仅是降水中的一个主要类型而已。
35.工业结构与产业结构
指各工业部门组成及其在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常指部门结构、轻重工业结构和采掘—原材料—制造工业结构三种。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
36.潜水、承压水、自流盆地
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的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潜水面的绝对标高
为潜水位。潜水面至地面的距离称为潜水的埋藏深度。大气降水与地表水可直接补给潜水,故潜水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承压水:布满上下隔水层之间的无自由水面并承受一定静水压的地下水。当承压水位高于地面高程时形成自流水。
自流盆地:由承压含水层参与构成的向斜和构造盆地。在自流盆地的补给区,含水层出露地表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及潜水的补给,在承压水位高于地面时承压水自行流出地表形成上升泉。
37.永久性积雪、季节性积雪
永久性积雪、冰川:是指分布在高纬度的两极地区或高山地区。一般只是在气温高的季
节有稍许融化,可补给江河。
季节性积雪:则是一般分布在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的温带和寒带地区,到次年春暖以后积雪可全部融化成水,使该地河流形成春汛,也可使土壤湿润,形成好的墒情,利于春播。
38.河流的水系特征与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回答的关键点位“两期(结冰期、汛期)、两量(含沙量、流量)、
两水(水位、水量)”
河流的水系特征则需要回答: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水系的形状、河网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
39.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厄尔尼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高的现象。
拉尼娜: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低的现象。
两者都会引起世界各地的气候异常,如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南太平洋东岸降水偏多,西岸降水偏少。
40.汛期与洪水期
汛期是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雨或冰雪融水引起定时水位上涨的现象。
洪水期则指江河湖泊中水位超过正常水位达到洪峰水位及其以上的时期。
41.地形和地势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如山地、平原、高原等。它不仅包括地势的高低
起伏,而且包括范围的大小、坡度的陡缓等不同状况
地势:仅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例如我国地形特征包括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和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两个方面而地势特征仅为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42.地形和地貌
地形是地表起伏和地物的总称,地形起伏的大势一般称为地势。五大地形为: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各种面貌,是不同的地质条件造就的,各种内外力作用后的结果。根据形态分类则可以划分出五大地形;根据成因分类则有喀斯特地貌、流水地貌、风蚀地貌、雅丹地貌等。所以说,地貌的概念其实比地形要大。
43.地形类型和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是指人们对地表形态划分的基本类型,一般分为五种,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
地形特征则是指在地表形态高低、起伏、大小等方面基本特点。例如,华北平原的地形类型是平原,地形特征是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44.地形与地质构造
地形指地表的形态,而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在地壳中留下的足迹,是地表之下的岩层发生变形和变位。
45.地形和地形区:
基本地形有5种: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而地形区要写具体名称。例如,在答题时,问青藏高原的地形应该答高原,而问地形区应该答青藏高原。
46.地形类型、地形特征、土地利用类型:
地形类型是指人们对地表形态划分的基本类型,一般分为五种,即:山地、平原、高原、
盆地、丘陵等。
地形特征则是指在地表形态高低、起伏、大小等方面基本特点。例如,华北平原的地形
类型是平原,地形特征是海拔50米以下,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土地利用类型分耕地(水田和旱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等。
47.山地和山区
山地是山所盘踞的地面,一般海拔米以上,地表崎岖不平。
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总称山区。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48.山前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三者都属于由于流水的沉积作用,但位置有所不同.山前冲积扇一般在河流的出山口附近;冲积平原一般在河流的中下游;河口三角洲则是在河流的入海口附近。
49.峡谷、峡湾
峡谷:V形谷的一种,是狭而深的河谷,多发育于地壳抬升的山区,河流强烈下切而成。
峡湾:冰川槽谷被海水淹没形成的狭窄的海湾。特点是狭长、曲折、岸壁陡峭,世界最深的峡湾在南美的巴塔哥尼亚海岸,还有挪威的西海岸。
50.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
雅丹:是由平行相间排列的吹蚀沟槽与垄岗组成的崎岖破碎的地面。通常发育在干旱的湖积平原上由泥质岩层经定向风沿裂隙不断吹蚀形成。以*罗布泊雅丹附近最为典型。故名。
丹霞:发育于红色砂、砾岩层之上,沿岩层垂直节理由水流侵蚀及风化剥落和崩塌后退,形成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丹崖赤壁地貌称丹霞地貌。世界上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我国分布最广。
51.地壳、软流层与岩石圈
地壳的范围是在地表以下、莫霍界面以上。
软流层位于地慢上部,在地下约60千米—千米至千米处。
岩石圈则从软流层以上直到地表。三者的关系可表示为:岩石圈=地壳十上地慢顶部
=软流层以上部分。
52.耕作制度、复种指数与垦殖指数
耕作制度是指农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及与之相配套的农技措施的总称,是指一年内在同一耕地上种植作物的次数。
复种指数是一农业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
垦殖指数则是一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与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别反映出某地农业生产力水平、耕地重复利用和开发的程度。
53.农作物与农产品
54.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
55.农业生产结构与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生产结构:农业中各生产部门或各生产种类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
农业地域类型: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在一定地域内的较稳定的、区域性的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56.农业类型与土地利用类型
农业类型一般包括立体农业、绿洲农业、河谷农业、坝子农业、基塘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业、灌溉农业、订单农业等。
土地利用类型分为: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及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类。
附录: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特色
西北地区的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的灌溉农业
*地区的绿洲农业;
西南地区云贵高原的坝子农业;
横断山区的垂直农业或立体农业;
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或高寒农业;
城市,矿区周围的乳畜业;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南方季风区的水稻种植业;
*淮海中低产田的鱼塘—台田模式;
内蒙古高原为草原牧场;
*天山为山地牧场;
青藏高原为高寒牧场。
农业分类:
按生产对象分按投入-产出分按产品用途分
57.自然资源和能源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质和能源,包括土地、阳光、水、空气、矿藏等。
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热、光和动力等能量的物质资源,如太阳光、煤、石油、天然气、电、水、风等。能源仅是自然资源中的一部分,能源一定是资源,资源不一定是能源。
58.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盐碱化
荒漠化是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等造成的)的影响而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是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过程。
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形成盐碱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另一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我国典型地区:*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9.岛屿类型区分
大类陆岛:原来是大陆的一部分,后来与大陆分离了,可能是陆地下沉,海水入侵,也可能是由于断裂,海水沉没了断裂凹地。大陆岛的地质构造,生物界都与原来分离的大陆相似。如格陵兰岛,台湾岛,海南岛等。
火山岛:由火山自海底喷发而形成的岛屿。一般面积小,高度较高。如:夏威夷群岛、亚速尔群岛,冰岛,阿留申群岛,斐济岛等。
冲积岛:又称“堆积岛”“沙岛”一般位于大河流的出口、平原海岸以外由河流的泥沙或海中的泥沙堆积而成。如“崇明岛”
珊瑚岛:热带或亚热带浅海中,珊瑚虫死亡后石灰质骨骼积累下来,常年累月堆积在水下形成珊瑚礁,地壳上升露出海面即成为珊瑚岛。如:大堡礁、马尔代夫、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
60.干旱与旱灾
学生往往认为气候干旱就是旱灾,其实气候干旱的地区不一定发生旱灾,例如西北地区比华北地区干旱,但是华北地区旱灾严重。
61.光照与热量
光照强不一定就热量高,例如青藏高原光照强但是热量却不足,四川盆地光照弱但是热量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