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正在消失」的论调,你也听说过吗?
去年,韩国出生率跌至全球最低,人口负增长。邻国友人身上的压力,光是影视作品中的冰山一角,都能让人两眼一黑。
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
我不禁想知道:在韩国,那些选择独居的女性,能活出啥花样?
专注记录韩国1-2人家庭居住百态的杂志《Directory》,让我大开眼界。在真实的胶片和访谈之中,这3位欧尼,治好了我的焦虑。
爱马仕橱窗设计师:
长租陋室,不想买房。
金允河()/33岁/艺术家/ins:
daitta金允河,一个小麦肤色的韩国欧尼。雕塑专业出身的她,做着一份「上档次」的工作——为爱马仕设计橱窗。
允河在乐天WorldTower的作品
工作中的允河,凭借一双巧手,将顶级奢侈品牌绚烂的概念变得立体又亲切。
允河在狎鸥亭Galleria百货的作品
可是一进家门,她便返璞归真,撒开了欢表达自我,纵容着家中大大小小的物件,让它们各自有故事,有位置,甚至有脾气。父母参观过后,满脸问号:「年纪轻轻,怎么住得不干不净。」
以装饰为事业,不仅锻炼了她不拘一格的审美,更使她从「装点他人空间」这件事中,获得了快感和灵感。因此,租房,租保留了木质元素的老房,成了她的执念。
允河一眼相中了木质吊顶
20多岁搬进来时,资金不足,家里很多东西都是亲手制作的,甚至捡来的。即便如此,光秃的灯泡也能风情万种,撕毁的日历也有喜怒哀乐。
至于日积月累闲置下来的东西,断舍离之余,她很乐意送给来家做客的有缘人。
允河的网名是daitta,韩文中「全都有」的意思。潜意识里,她觉得自己人如其名,是个物欲很强的人。
但她的物欲,不只是购买欲,更像是一种物归原处的瘾。她每天早上都要留出时间,把前一天用过的东西一一归位。这也是她随性的生活中,唯一且必要的规则。
入住7年,房间布局维持着最初的状态,不常用的餐具一摆就是7年,里面甚至积满灰尘。而曾经住在这样房子里的父母一代,早已搬进公寓,用上了高级的内置系统,玩起了时兴的空无一物。
她几年如一日,在外创造时尚、潜水、练舞,只做新鲜刺激的事。在家却守着过时的、粗线条的旧物,自得其乐。
与爱马仕零距离的女人,为什么不买个又大又新的房子?她坦言道:「现在拥有房子已经没多大意义了,我不相信世界上所谓约定俗成的事。」
潜水中的允河
允河的家
首尔/69㎡/三居室
保证金:万韩元(约11万人民币)
月租:60万韩元(约元人民币)
从6㎡搬进19㎡,
也是一种巨大成功。
May()/29岁/旅行作家/ins:
mihee_may房子太小,就有理由拖延、颓废、卧床不起?
考试院都险些租不起的旅行家May,第一个站出来反矫情。
旅途中第一张照片,年摄于印度
May早年也是打工人,辞职后带着5万多人民币(万韩元)的存款,穷游天,只身前往30个国家,走遍60座城市。
旅程第天,在玻利维亚乌尤尼
她的旅行基金,只有正常预算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为了省钱,她能饿肚子,敢搭便车,不浪费每一次能够露宿街头的机会,车站或机场,差不多就席地而睡。
在布拉格搭便车的May
环游一圈回到老家,因为难以如父母所愿「找份正经工作」,她带着所剩无几的钱离家出走,辗转于首尔房价最低的小区之间。可惜,最破的一居室也高攀不起,只能租一间男女混住的考试院(不用付保证金)。
再也拿不出旅行启动资金了,May准备一边出书,一边坚持在YouTube上更新考试院的日常。这里没有外窗,不见光,不通风,还屋漏偏逢连夜雨,出书的提案连续被十多家出版社拒绝,同龄朋友升职加薪的消息却不绝于耳。
只能每天吃同样的泡面
妈妈看到视频之后非常伤心,问她:「你住考试院,有什么可炫耀的?」可对于May来说,把事情搞得人尽皆知,才能自绝后路,硬着头皮向前。
《2坪的考试院实况》
YouTube播放量破90万
这段经历,使她的书没有落入俗套。她不鼓吹「看到这本书的你,现在马上出发吧」,而是强调:不要给旅行和日常生活之间划线,旅行的心态,适用于任何处境。
「考试院并不是人生失败者的大本营。备考的学生、职场新人、户外劳动的人……这里反而聚集了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尽最大努力生活的人,我也在此集中精力,专攻梦想。」
越来越多人爱上了温柔又强大的May,她在网上积累了足够的善意和影响力,也赢得了相关机构的旅行补贴。旅行和生活,同时跑动起来,她也终于租得起有厨房和独卫的一居室了。
刚搬来时,她躺在地上望向窗外,发自内心地感谢阳光,感谢风,为这扇窗感到骄傲。她说:「从四步走到头的房间,搬到了可以四处走动的房间,也算一种成功。」
May的家
首尔/19㎡/一居室
月租:35万韩元(约元人民币)
无业游民凭啥不焦虑?
没有wifi的房间治百病。
金奎林()/30岁/文具爱好者
家,是多少人自控力为零的场所?反正裸辞在家,风险太大。
金奎林离开了工作了四年的公司,打算当一年全职无业游民。最开始,她恐怕也不确定自己在家能搞出什么名堂。
她不喜欢自由职业者的头衔,毕竟自由职业,也得保持搞钱的自觉。她对家人宣称的是:休息一年,中断所有经济活动。毕竟一旦开始赚钱,就又停不下来了。
于是她画画、读书、拍摄视频,以小项目为单位,忙于做事,而非赚钱。
奎林像你我一样,不能一心多用。只要弹出信息,就会中断思路,然后慌神一阵。在没有KPI踹着走的情况下,坚持做事,其实需要一些技巧。
她决定构建一个断网的空间。事实证明,不上网,顾眼前,自尊心和上进心都能复活。
这个房间没有电脑,用于做一些必须专注的事情,比如写文章,或读一些需要聚精会神去啃的书。在这样的习惯训练中,她越来越了解自己,也更明白自己日后应该如何工作。
她故意选用了一些不太方便的家具,比如一张没有靠背的椅子。当人的身体不完全放松,反而更容易专注做事。
客厅信号正常,适合做线上工作,比如找参考资料,剪辑和发布视频,或干脆躺平。
家中C位,是这张大桌子,也是奎林身份改变后最先更换的家具。因为足够大,给了她一种可以大干一场的积极暗示。
这一年,最能刺激她的,就是给家花钱。不光给大家具改头换面,也购入了不少改变生活的小件,优胜劣汰,随手整理,与家产生互动的瞬间,总是振奋人心。
当然,奎林并不是一个想要用规则锁死自己的人。认为必要才去约束,其他情况,只要开心就好。毕竟no-wifi不是技术上的切断,更像是空间上自定的规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