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海洋荒地蝶变蓝色粮仓西海岸新区产的三
TUhjnbcbe - 2022/10/24 21:08:00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http://nb.ifeng.com/a/20180507/6557031_0.shtml

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的“深蓝一号”网箱。资料图片

半岛全媒体记者高芳实习生李佳欣

“这个月我们的海洋牧场一期基础建设已经完成,一共投放了20万空方的人工鱼礁,2~3年后就会像收庄稼一样,迎来鱼满仓的丰收了。”因为一直负责海洋牧场的建设项目,在人群中的肖辉有着和码头渔民一样的黝黑皮肤。与传统渔业不同,肖辉忙活的是新型渔业,“以前渔民打捞是靠海吃海,海洋牧场的理念则是养海富海”。日前,山东省*府为支持西海岸新区发展推出12条重大措施,其中一条就提到“加快建设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和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区”。

“筑巢引鱼”,海洋牧场“一鱼多吃”

“我们的海洋牧场旁边常年停靠着一艘大船,船上面24小时有人值班维护海洋牧场,现在都是些小的鱼群和鱼苗进来,怕有人撒网捕捞,破坏生态,所以需要看守维护。”青岛英豪集团智慧海洋创新产业综合体项目建设负责人肖辉介绍说:“海洋牧场就是在原来海里不长生物的贫瘠的地方,搭建鱼礁石、投放木头集装箱,这里就会慢慢长出海藻等海洋生物来,我们会投放一些鱼苗进去,先是小鱼入住,再是大鱼入住,慢慢这里就会形成良性的生态环境,和陆地上垦荒种庄稼一样,‘荒地’就变成了‘粮仓’。”对海洋牧场来说,放流鱼苗只是辅助手段,如果经营好它的生态圈,自然界里的鱼类就会源源不断地来这里繁衍栖息,到那时候海洋牧场就是一块“聚宝盆”。

“目前我们的维护成本还是很高的,每年海域的租金就有30多万元,但是我们看中的是远期效益,生态圈一旦形成,产出就是持续的。”

肖辉介绍说,他们建设的这个海洋牧场有多亩,是国家级规模的海洋牧场,“比如建设用块钱,国家的扶持*策会占到50元钱。”随着海洋捕捞的增多和近海环境的污染,海里的鱼类资源在逐年减少。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国家为了改善近海海洋环境也在积极地推进很多举措。以前多采用增殖放流的方式,就是向大海里投放小鱼苗,但是海洋资源已经被破坏,投放的鱼苗不一定能长成大鱼。近年来国家比较倾向于扶持海洋牧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把“海洋荒地”开垦成“蓝色粮仓”,这是一个非常能见到成效的方法。

“我们的海洋牧场上还有平方米大的微藻实验平台,房子里放的是实验器材、水文监测设备等。它可以常年漂浮在我们的海洋牧场,用于海洋生物研究。”肖辉介绍说,海上平台主要是为他们公司和*海研究所合作的海上科考服务的。

“海洋牧场不光可以养鱼,实现水产资源增收的价值。还可以发展旅游项目,潜水、海钓、海上餐厅等等,投资项目建成后可以‘一鱼多吃’,是可以有多项回报的项目。”肖辉介绍说,目前他们的海洋牧场潜水、休闲渔业项目已经开放,完善后可以与附近的琅琊台景区形成一站式联动的旅游项目。

10处海洋牧场共建“生态银行”

据了解,青岛西海岸新区已有国家级海洋牧场10处,总面积达8万余亩,已形成山东省最大规模的海洋牧场产业集群。年底,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单,其中,青岛西海岸新区两处海洋牧场名列其中。

海洋牧场像是一个“生态银行”,修复海洋生态,让银行的“存款”越来越多,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重丰收”。

《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牧场建设规划(~年)》提出,到年,新区海洋牧场建设再上一个台阶,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达到13~15处,海洋牧场产值突破14亿元。重点打造“海洋牧场+休闲海钓”融合发展模式,规划期内,新增省级以上休闲渔业基地2~3处,新建标准海钓船40~60艘,游客年接待能力达万人次,建设岸基“四个一”配套设施2~5处,多功能海上平台5~10处。

首批三文鱼36小时可达全国

年6月21日,在离青岛西海岸新区多海里的*海冷水团海域,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的“深蓝一号”网箱中的三文鱼正式收鱼。此次“深蓝一号”网箱收鱼活动是国内首次规模化收鱼,平均体重超过4kg/条,成活率达到80%,品质达到欧盟出口标准,标志着我国首次规模化养殖高价值鱼类取得成功。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养殖试验取得重大突破,全球首次低纬度远海养殖三文鱼获得技术成功;第一批成品三文鱼走上国民餐桌,中国人终于吃上了自主养殖的优质三文鱼产品。

活蹦乱跳的三文鱼,经过加工船吸鱼泵的传送,从击晕处理开始,到进入运输用HDPE保温箱,只需要短短45分钟时间,鱼体温度控制在0℃~4℃。全程冷链控制下的冰鲜三文鱼,最快需要12小时,就可以送到西海岸新区老百姓餐桌上,36小时送到全国百姓家,远低于国外运输配送时间。负责“深蓝一号”养殖的万泽丰渔业一位销售人员介绍:“目前三文鱼都在陆续出海,最近几天都忙到凌晨,订单多,鱼都不够卖的,很多客户都追着我们要鱼。”

以往我国三文鱼的需求主要靠进口满足,受全球疫情大环境影响,进口冷冻食品检验检疫手续增加,进口食品运输周期拉长,使得三文鱼供应出现短缺。供应生切的三文鱼保鲜期只有10天左右,运输时间上必须争分夺秒。此次“深蓝一号”深海网箱养殖的三文鱼一改我国三文鱼依赖进口、动辄四五天的时间跨度,国产深远海三文鱼最大限度保证了“鲜”度。“而且省去了一些运输成本等,价格上也比国外的三文鱼要便宜15%左右。”万泽丰渔业的销售人员介绍。

延伸

蓝色粮仓,向海图强

年起,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携手中国海洋大学董双林专家团队,开启了养殖探索和装备制造的双重探索。然而跨出的每一小步,都步履维艰。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养殖试验取得重大突破,全球首次低纬度远海养殖三文鱼获得技术成功;第一批成品三文鱼走上国民餐桌,中国人终于吃上了自主养殖的优质三文鱼产品。

利用“深蓝一号”在*海冷水团养殖的三文鱼,预计每年可收获30万条成品三文鱼,产量超过0吨,年产值超过一亿元。

年8月,农业农村部渔业渔*管理局正式批复同意建设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这一项目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年2月24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与山东海洋集团、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就共建试验区项目签署合作框架协议,5月17日,山东海洋集团全资设立了山东深远海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6月底,山东深远海发展有限公司、山东万泽丰集团、青岛海洋投资集团三方将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成为试验区开发建设的运营管理主体,进一步加快推进试验区开发建设。

山东海洋集团将整合现有在船舶运营管理、海工装备开发、苗种繁育、海洋牧场、冷链仓储、加工运输、水产品贸易、线上线下销售、供应链金融、对外合作等方面优势,在育苗、养殖、装备、资金等深远海养殖关键环节中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打造依托大型养殖装备的全新深远海养殖现代渔业产业模式,在全国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中发挥创新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渔业产业转型升级与规模发展。

试验区着眼于项目园区化、产业集群化,以陆上、近海、远海接力养殖为基础,建设“陆基产业园区+深远海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新模式。其中,陆基产业园区建设苗种培育产业园区、海水驯化及精深加工产业园区、科技研发园区三类产业园区;深远海产业园区采取“1+N”全新养殖模式,即“1个中央综合管理平台+N个分布式网箱”。

预计到年,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建造海上中央综合管理平台,建成一批大型深水智能网箱,实现海上规模化养殖,打造百亿级深远海绿色养殖产业集群。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洋荒地蝶变蓝色粮仓西海岸新区产的三